每一次通信技术迭代,都意味着老巨头的掉队和新巨人的崛起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不信邪,大概就是当下中小手机厂商的心声。

  华为、vivo、OPPO、小米等紧急备战5G市场的当口,曾经在4G浪潮中倒下的中小手机厂商,不乏卷土重来之势。

  先是字节跳动悄悄复活了“锤子商城”,据说新的产品也在酝酿当中;即使是在华市场份额每况愈下的三星,也在中国市场推出了首款5G手机;而金立重回手机市场,组织代理商举办圆桌会议的消息,彻底暴露了中小手机厂商之于5G的野心。

  正如坊间所盛行的一条法则:每一次通信技术迭代,都意味着老巨头的掉队和新巨人的崛起,3G、4G时代都未能逃脱这样的宿命,到了5G来临的前夜,自然有一些人试图潜龙奋起,寻找取代老牌厂商的可能。

  技术迭代的魔咒

  在通信技术迭代的魔咒面前,所有人都变得小心谨慎。

  如果说诺基亚在3G时代的轰然倒塌,错在战略判断,没能抓住Android的快车,反倒与微软遗恨结盟,最终给了苹果和三星抢跑的时机;中兴、酷派、联想的掉队,直接原因是与运营商渠道紧密绑定,未能专注线下和互联网渠道的红利。如今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华米OV,多半不愿让悲剧第三次重演。

  就像雷军在近期的业绩电话会议上坦陈,“5G爆发前时间点很难把握,每一次通讯技术换代总有手机厂商掉队,小米认识到这样的风险,团队内部有做好应对策略。”与诺基亚、联想们的“放松警惕”不同,这一代的掌舵者无疑多了几分忧患意识。

  而比喊口号更能表明态度的,是华米OV的行动力。中兴Axon 10 Pro的5G版上市不久,华为就正式开卖Mate 20 X 5G,另一家老牌厂商vivo则直接将5G手机的价格拉低到了4000元以下。不出意外的话,OPPO、小米等也将在今年下半年发布第一款5G产品,在时间上已经抢跑于5G时代的潜伏者。

  不止如此,在4G红利末期市场容量出现开始负增长的时候,老牌巨头们早早开始准备“第二手牌”,一是在研发、生产、营销、渠道等领域加速布局,极力补齐自身的每一个短板;二是借助子品牌、新系列的方式,覆盖了时尚手机、游戏手机、拍照手机、商务手机等多个维度,并尽可能多的进行资源投入。

  特别是在整体市场销量有减无增的大背景下,老牌厂商们正竭力挤压“小而美”的生存空间,进攻态势远远多于防守,与3G和4G初期有着截然不同的局面。而在老牌厂商的“铜墙铁壁”面前,仅仅以5G作为进攻的武器,或者原地等待对方犯错,似乎并不能满足中小手机厂商逆天改命的诉求。

  况且还有一个伪命题:既然巨头都存在淘汰掉队的可能,为何抓住机会的是中小手机厂商?事实似乎恰恰相反。

  红利窗口被折叠

  诸葛亮在《将苑》中提出了“兵势有三”的说法,也就是后来屡被提及的天时地利人和,沿着这样的出发点思考,中小厂商的机会窗口并不乐观。

  不久前的中国联通2019年度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王晓初直言中国联通没有考虑对5G手机补贴,早期以功能包的形式进行推广,比如每月190元的最低套餐,长远将将谋求根据用户的质量、速度的不同,尝试差异化定价。

  毕竟从手机厂商们的表现来看,运营商并不焦虑没有厂商为5G买单。两三个月前还流行着5G手机动辄上万的说法,现在却可能会出现价格战的趋势,对于品牌、产品、渠道均不占优势的中小手机厂商,自然不是个好消息。

  何况5G的先天设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性价比策略的生存空间。

  一方面,无论是骁龙855、Exynos 9820还是麒麟980,并没有内置对5G网络的支持,需要外挂骁龙X50、Exynos 5100、巴龙5000等基带来实现5G功能,无形中增加了手机的功耗。此外目前的5G终端采用的是Massive MIMO天线技术,需要在手机里内置至少8根天线,同样会产生较大的功耗。在电池技术的瓶颈尚未解决的前提下,5G手机的体验取决于手机厂商的软硬件优化能力。

  另一方面,5G的高带宽意味着在同等时间内需要处理比4G更多的任务,也在变相增加手机的功耗和处理能力。为了解决这一不足,手机厂商们不得不使用新材料、配置性能强悍的芯片、采用AMOLED屏幕等保障用户体验,加上软硬件优化的研发成本,短时间内很难上演低价收割市场的戏码。对于那些不愿意冒“赔本赚吆喝”风险的中小手机厂商而言,5G有着足够大的诱惑,却也是一块烫手山芋。

  简而言之,纯粹在手机赛道上与老牌巨头们硬碰硬,俨然不是个聪明的选择。在5G手机方兴未艾,5G手机的营销价值大于盈利,运营商和上下游产业链都还刚刚起步的时候,押注5G打起销量弯道超车的算盘,可能并不是个好主意。

  等待杀手级应用

  没有人会怀疑5G即将带来的变革。

  IoT、自动驾驶、VR……几乎所有贴上5G标签的新兴技术,都足以讲出一个刷新人们认知的新故事。可智能手机在5G时代将出现什么样的革命性变化,至今尚未出现令人信服的答案,即便是已经开始试水的玩家们。

  甚至说,在5G的杀手级应用出现之前,所有的动作和布局都不过是在自以为正确的方向上的探索。诺基亚当初为何会拒绝安卓选择微软,“中华酷联”为何为了补贴深度捆绑运营商渠道,与眼下发生的景象别无二致。

  只是巨头们并不缺少试错的资本,有如vivo推出的“一主三辅”的发展战略,将5G场景入口从手机进一步拓展到AR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耳机等等;华为的消费者BG也在手机之外先后推出了智能眼镜、智慧屏等产品,一旦手机这样的主力业务判断失误,仍然有机会凭借品牌、渠道、资本优势进入新的战场。

  中小手机厂商却不同,就像我们只记住了诺基亚的悲剧,当年效仿诺基亚,乃至幻想在同一赛道里打败诺基亚的玩家,大多已经被人们所遗忘。类似的一幕,那些指望在5G红利下东山再起的手机厂商,是否陷入了同样的陷阱,眼睛盯着老对手们在手机业务上的一举一动,并思考其中存在的破绽,反而忽略了5G的其他应用场景。

  相比于金立为代表的落寞手机厂商,腾讯们的动作似乎更值得警惕。有别于4G出现时插足做手机的说法,腾讯频频出现在各大手机厂商们的合作名单内,瞄准的是可能被5G彻底引爆的云游戏。参照任天堂打造Switch的路径,假如云游戏被印证是5G场景中的杀手级应用之一,何尝不存在软硬一体化的机会。

  当然,也不排除哪家中小厂商有幸成为5G时代的滥觞者。然而仅仅看到5G所引发的换机红利,就试图余烬复起从中分一杯羹,就当下的局面而言:虽然5G的商用即将在9月1号拉开帷幕,虽然舆论对5G的热议持续升温,虽然5G引发的换机潮是不争的事实,但5G的红利期尚未出现,这个时候选择一场豪赌,不过是加速消亡的“毒奶”罢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