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物联网如何带动农业市场的发展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2018年,中国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800万亩,设施大棚共计约3000万架,高端果蔬经济作物设施每年以15%速度扩建,围绕设施农业全产业链形成的市场规模超万亿。

  但设施大棚农业依旧面临盲目生产、肥料和农药施用不合理、产品品质无法保障、流通销售环节不透明、人工投入大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科学的生产种植标准、有效的物联网设备来解放劳动力,通过手机和农业AI操作系统来实现设施农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作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农业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商,云洋数据以设施农业为切入点,提供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解决方案,以产中环节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打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致力于构建智慧种植生态体系。近日,云洋数据联合创始人晏峰接受了35斗的采访,向记者介绍了云洋数据的发展历程。

  “贴地皮的奔跑者”

  作为中国舰船研究院计算机硕士和北京大学光华EMBA硕士,晏峰曾就职于汉王科技,并带领团队在智能图像识别系统与智能视频大数据应用系统方面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7年,晏峰萌生了创业的想法,技术出身的他看好利用“AI+IoT”为产业赋能。2018年,晏峰在北大攻读EMBA时结识了云洋数据创始人赵洪啟,此时赵洪啟正在开拓智慧农业领域,通过物联网智能设备为设施农业提供AIoT解决方案。

  但在晏峰当时的认知中,农业太低端,“不就是养猪种地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晏峰跟着赵洪啟去了山东寿光。

  经过近半年的实地考察,晏峰发现,中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即使是在寿光这个设施农业应用最广泛的地区,智能农业信息化与机械化也尚未普及;而“AI+IoT”的模式正好能结合到农业生产中,解决生产效率低、产品缺乏标准、过程无法追溯等问题。

  云洋数据打造的AIoT智慧农场管理系统,以作物生长需求和农业生产管理为核心,利用AI算法实现智慧物联设施的智能控制,实现“系统智能决策、设备替代人工”的智能生产目标,可以为农场节约人工成本 50%、农药和化肥投入减少30%、品质提升收入增加30%。

  三维温室

  通过这套解决方案,云洋数据希望能够解决传统农业的痛点。“中国农业整体来说,还是以分散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云洋数据想要通过IoT技术解决设施农业的数字化问题,通过互联网技术解决信息化、流程化、标准化的问题,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解决智能化、自动化的问题。”晏峰对35斗记者说道。

  除了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晏峰认为,强大的技术创新团队也是云洋数据的另一大竞争优势。创始人赵洪啟是北大光华EMBA硕士研究生,曾服务于华为、大唐,历经产品研发、质量、服务及市场等高级职位,多年深耕通信、智慧农业物联网体系。联合创始人兼CMO李志慧,是河北经贸大学MBA和北京大学光华EMBA,多年从事销售管理工作,曾带领团队获最佳业绩荣誉,年销售收入70亿。

  联合创始人兼CTO陈志,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历,互联网行业从业15年,曾服务于腾讯、雅虎、360等企业。联合创始人兼发展战略总监鲁锡峰,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曾先后供职于西门子、和君咨询和农信互联,在智慧农业与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此外,云洋数据还拥有强大的外部农业农学顾问团队提供作物种植管理指导。基于团队的技术优势,云洋数据希望对传统农业进行数字化、流程化、标准化的改造,助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智慧农业的践行者”

  作为智慧农业一体化运营服务商,云洋数据一直致力于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将AIoT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深度融合,实现降本增效、提质增收。

  云洋数据的智能化产品分为智能硬件和软件两大类。硬件方面,智能监测器用于感知环境条件,比如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EC值、光照强度、病虫害。另一类则是智能控制器,包括智能放风系统、智能卷帘控制系统、智能雾化水肥一体机等。

  软件方面,云洋数据通过云洋云数据平台和手机端的云洋益农,为用户提供种植服务,比如环境监测、设施控制、农事管理、栽培种植模型等。此外,云洋数据还为企业提供SaaS服务,解决农资管理、人员管理的问题。

  35斗记者了解到,2019年上半年,云洋数据的团队进行了重组,这一转变也为企业融入了新的发展理念。新团队认为农业的下一步会往工业化和标准化发展,所以他们从技术底层出发,将整个系统架构进行了全面升级。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农户希望数字化产品至少能有五年的使用期限,但是市面上相关产品的使用寿命却非常短。加上设施农业的环境复杂,高温高湿环境对于电子产品的性能要求很高,所以研发团队引入了工业化设计理念,系统集成度更高,可靠性更强,平均无故障时间三年,远高于行业水平。”晏峰解释道。

  其次,云洋数据推出的硬件是真正的嵌入式产品,整合度高、功耗低,能有效降低成本。而分布式计算的引入,也让系统级智能控制与智能运维更加便捷可靠。

  在软件产品方面,晏峰表示,“新产品更多考虑了用户体验和使用便捷化的问题,将很多专业知识过程可视化,实现真正的‘傻瓜式’操作,降低有效使用的门槛,帮助农户在实际农事生产和管理中使用更加方便。”

  AIoT智慧农场管理系统目前主要应用于番茄、黄瓜、茄子、辣椒、草莓、樱桃、羊肚菌等经济作物。并已经为京东农场、博华农业、北京绿富农专业合作社、北京泰华芦村种植专业合作社、河北乐亭绿昕农业、福建罗源合作社等多家种植企业园区和种植农户提供智慧种植服务,覆盖面积达600个大棚,种植面积2000多亩。

  其中,京东农场通过优品项目与云洋数据达成战略伙伴关系,并已经展开了大量合作。AIoT作物解决方案帮助农场主全程监控产中环节,控制作物生长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云洋数据还为京东农场提供农事管理服务,使种植流程更加标准化,形成农产品的生产管理溯源系统。

  立足作物数据,发力全产业链

  “智慧农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即便物联网、大数据等已经有了一定应用,市场容量和发展空间还很大。智慧农业的重点在于通过技术帮助农户解决种植管理的问题,所以云洋数据提供的是一整套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感知或者控制系统。”

  “此外,目前很多农业数据都是静态的统计数据,但真正对农业有用的,是生产过程中的动态数据,这一方面的积累和应用还远远不够。”在谈到智慧农业的发展时,晏峰对35斗记者这样说道。

  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晏峰认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智慧农业的发展还比较慢。加上土地流转、农村人口老龄化,一批高素质的跨界人才将会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主力军。随着IoT、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农业必然会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面对这样的趋势,未来会形成两大类公司相互竞争的局面,一类是专注于农业某一细分领域的高科技公司,另一类则是像云洋数据一样,提供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的企业。

  2019年2月,云洋数据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此次融资由甲子启航资本领投。目前,云洋数据计划启动Pre-A轮融资,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

  同时,AIoT 智慧农场管理系统也会覆盖更多地区和作物种类,面对不断积累的大量数据,团队将继续提高感知和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改进数据分析系统,致力于种植模型的精细化构建。在为设施种植提供解决方案的同时,云洋数据将基于产品与服务的协同效应进军智能大田种植服务领域。

  大田气象站

  随着服务主体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云洋数据会以种植户为中心,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其提供精准的数字化、智能化农事农技服务。此外,公司还将汇集大量种植户投入品采购需求,为种植户提供投入品集采服务,进一步降低种植户采购成本。

  另一方面,云洋数据通过智慧农场系统监控作物生产全过程,为流通终端确保安全可靠的食材供应服务,为农户提供交易增值服务。基于服务的海量种植户数据,公司还会引入金融机构,为其提供金融科技服务的同时满足种植户的金融需求。

  未来,云洋数据将以AIoT技术为核心,以作物生产管理数据为基础,与上游农资企业、金融机构、下游流通企业全面合作,共同打造全产业链智慧农业生态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