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速度铸就梦想,勇于创新绿色智慧能源电网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解放前,合肥工业几乎为‘零’,随着50年代上海企业陆续内迁,带动了合肥乃至安徽省工业起步与发展,这也对当时电力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年92岁的原合肥供电局职工张维齐老人说起这段历史来如数家珍。

1953年,合肥第一条35千伏田家庵-合肥正式送电,合肥迎来“电网”时代。1956年,安徽省内第一条110千伏输电线路—佛子岭-六安-合肥线路建成投运。至1960年,响洪甸-六安-合肥,合肥-巢县-杨柳圩等输电工程,110千伏螺丝岗变电站陆续完成。

1992年,合肥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发展迎来更大机遇。同一时间,合肥被列入了当时全国首批启动“两网”建设的39个重点城市之一,当时的合肥供电局投入5.21亿元,完成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316个,实现了110千伏和220千伏高压线路在市区的双环网接线供电,大大提高了供电安全性、可靠性。

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农村的改革始于安徽。1985年,合肥供电局给全市126个乡镇,1434个行政村接上了电,实现区(镇)、乡和行政村100%供电。1998年起陆续投资4.63亿元对农网进行大规模建设和改造,基本达到一乡一线供电,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0%;通过此轮改造,农村居民电价降至0.557元/千瓦时,实现了城乡同价,减轻了农民负担,带来了用电实惠。

到上世纪末,合肥城乡电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城乡电网初显规模,以全新的面貌奔向新世纪。

奋力追赶 合肥速度铸就梦想

“连续多年最大负荷增长率超过10%,2018年全区售电量增长在中部六省和华东地区省会城市中位列第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52%。”合肥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王洪波介绍,电量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从电量变化也很好的印证了合肥近年来的跨越式发展。

2005年7月,合肥做出了实施“工业立市”的重大决策,自此掀开了城市发展的新篇章。2006年,工业产值首破千亿,2018年生产总值达到7822.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次由1978年的第19位,前移至11位…这样的“合肥速度”全国罕见!

紧跟城市发展脉动,合肥供电公司夜以继日加大电网建设力度。2012年至今,合肥地区共新投产110千伏以上线路2033.65公里,新增变电容量1024.9万千伏安,电网建设总投资达10.7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2017~2018年合肥电网“十大工程”相继投产,500千伏主变总容量由660万千伏安增至980万千伏安,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大幅提升。特别是“十大”头号工程——500千伏龙门变电站于2017年8月正式启动送电,标志着合肥500千伏主网架正式形成,迈入现代城市电网发展新阶段。

“加速电网建设同时,我们更努力从让‘用上电’向‘用好电’不断迈进。”王洪波介绍,自2015年起,合肥供电公司开始大力实施提升供电可靠性和客户满意度的“两个提升”工程。通过不断努力,与2014年相比,2017年城网供电可靠率99.957%、提升0.036个百分点,非计划停电次数下降60.83%;95598工单总量下降34.47%,客户回访满意率99.62%、提升3.04个百分点。

积极主动配合政府部门,合肥供电公司更进一步履行电网职责。2017-2019年共投资47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贫困村电网改造,涉及107个重点贫困村,24700余户村民。累计完成1.7万户农户家庭“表后线”改造和23.3万只中保安装工作。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9742%,同比提升0.021个百分点,进一步改善了用电环境与质量,提升村民生活水平。

截至目前,合肥地区共有35至220千伏变电站217座,主变426台、变电容量2445万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5660公里,10(20)千伏线路2.43万公里。合肥电网形成以500千伏为主网架、220千伏南北双环网、110千伏辐射互联的坚强网架结构。

“今年前六个月,合肥电网累计售电量突破170亿千万时,同比增长16.45%,增速排名全国重点城市第二位。”王洪波介绍。“今年合肥电网最大负荷达784.1万千瓦,年供电量预计再破300万千瓦时大关,各项指标均已迈入国内一流省会城市电网行列。”

勇于创新 绿色智慧能源电网

“自综合网格化服务试点以来,滨湖地区低压抢修平均时间从35分钟缩至19分钟,供电可靠率上升至99.989%,故障报修率整体下降26%。”合肥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韩光介绍,今年滨湖供电服务指挥中心的成立,更标志着国网公司“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在合肥的综合实践进入快车道。

滨湖新区是合肥“1331”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城市核心区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合肥的经济发展正是从这里起步,全面实现迎头赶超与“崛起”。历经12年一个轮回,新区目前正全新打造滨湖科学城项目,让江淮大地再度成为中国发展热土。

为适应城市发展、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新形势,合肥供电公司2018年初提出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坚持以质量、效率、效益为中心,推进电网、服务、管理和运营转型升级,以统筹落实12项改革创新任务带动全员创新,逐渐形成“建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体系”,“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体系”以及“建立适应输配电价改革的成本管控体系”三大改革创新主线。

按照地理环境、客户密度、时限要求、电网情况等要素统筹考虑,合肥供电公司在滨湖地区成功试点综合网格服务,并在此基础之上,于今年4月底成立了滨湖科学城供电服务中心,将四大专业共27项具体业务,融合为一体实施网格化综合服务。“客户只要打开一个电话,我们一个班组、一次联系、一次现场”,一次性就解决了客户全部需求,有效减少故障情况下等待时间和响应时间。”韩光说。

以客户为中心,合肥供电公司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保障——为大中型企业客户提供“省力、省时、省钱”的“三省”服务,小微企业客户提供“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服务;5项复杂业务“最多跑一次”,12项简单业务“一次都不跑”。高压、低压非居业扩平均接电时间分别压降至39.7天、1.1天,线上办电率99.9%。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合肥供电公司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打造智慧能源平台,牢牢把握广大电力用户核心需求,量身定制用能服务方案;“实施综合能源改造后,预计每年咱们电费节省了20余万元!”安徽和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欣喜地说,不仅企业成本下降了,同时更进一步实现了绿色环保生产。

集中聚焦乡村电气化、交通运输、城乡居民生活等六大重点领域,合肥供电公司更进一步大力实施深度电能替代。在绿色出行方面,累计投运新能源充电站129座、交直流充电桩2466个,合肥城区“十分钟”快速充电网络基本建设完成,驾驶电动汽车不再受距离的限制,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飞驰在城市之间,使得大众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作为全国知名的“光伏第一城”,合肥地区并网光伏容量达2085.2兆瓦,稳居省会城市之首,最大发电量达117.6万千瓦,占实时电网总用电负荷的38%。全市累计实施电能替代量达31.26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1.66万吨。合肥城市绿色能源水平不断提升,有效促进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双赢,让美丽“大湖名城”天更蓝、水更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