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在轨交付仪式举行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1月8日,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在轨交付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领导小组组长兼空间科学卫星工程总指挥相里斌出席交付仪式并讲话。会议听取了“太极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吴岳良对卫星在轨测试实验情况及寿命期工作安排的介绍。

自发射以来,卫星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实验任务,测试结果表明卫星功能和性能指标优于研制总要求。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相关负责人分别代表卫星用户单位、研制单位、长期管理单位、地面支撑单位,在卫星在轨交付使用证书上签字。

相里斌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太极一号”是中国人第一次开展的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意义重大。太极计划“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实现空间引力波探测,抢占科技制高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中国科学家应有的贡献。他要求,国科大作为用户要组织好国内外研究团队,产出更多科学成果。他引用***主席2020年新年贺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鼓励研制团队进一步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由中科院主导研制的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于2019年8月3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作为中科院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发星,“太极一号”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所需载荷和卫星主要关键技术的首次在轨验证,包括高稳定激光器、超高精度干涉仪、高灵敏度引力参考传感器、无拖曳控制技术、微牛级微推进技术、超稳超静航天器等。“太极一号”实现了零到一的突破,完成了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实验技术验证的首个目标,为我国在空间引力波探测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打下了基础,对助力我国基础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和提升我国空间科学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