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有怎样的层次感

物联网

765人已加入

描述

人们思考问题总是在习惯的层次上进行,如果没有充分的训练,人们很难抽象到更高的层次上思考。很多智慧城市规划是由IT工程师承担的,IT人员擅长在工程层次上思考问题,关注系统可行性,而不关注城市总体的效益与功能的协调,规划者思考层次不对是规划做不好的重要原因。

不同层次上思考的关注点、价值观是不一样的,这就如同写文章与造句处于不同的层次一样,智慧城市的规划者应当反思自己思考的立足点,是否进入了城市规划的层次,是否用城市发展的价值观评价智慧城市的规划设计,提升思维的层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很多人总是情不自禁地用技术的标准来评价城市智慧化程度便是没有摆脱低层次思维的表现。

底层知识无法理解高层问题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低层次的知识是无法解释高层次的现象的,这就如同语法层次的思维解释不了诗歌的韵味,只会写子程序的程序员看不出软件整体构架的重要性。

处于低层次环境中的人很难想象高层次环境中的机会与价值,因为它是后来生成的概念。互联网早期只解决计算机间的通信问题,完全想不到人人互联后的场景,今天的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社交网、微信都是新生态环境中涌现出来的,互联网思维是新生态环境下的思维,是通信网络基础之上的新层次思维,只有在新层次上思维才能充分利用新涌现的机会与资源。

在企业与政府机构中高层官员与基层员工看到的问题与机会是不一样的,同样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城市领导与工程建设者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样,未经训练的基层人员无法理解高层领导关注的问题。

智慧城市规划是战略层的问题

从信息工程的设计提升为智慧城市的规划是思维层次的跳跃,对一个城市而言,信息工程项目的设计属于执行层次的工作,主要解决的还是怎么做的问题,但是智慧城市的规划已经不是“怎么做”的问题,而是“做什么”的问题。“怎么做”有规范的方法,“做什么”却无章可循,它是一个有风险的决策问题,依赖丰富的知识与阅历才能做好。

智慧城市是长期事业,且涉及面广、连续性强,长期规划的失误会带来巨大的浪费,纠正将十分困难。智慧城市的规划已经上升到城市战略层面,参与规划的部门与人员必须从城市战略的高度上进行思维,使智慧城市规划符合城市长期发展的战略要求。

智慧城市规划是超IT思维

目前大多数智慧城市的规划的技术色彩太严重,明显停留在技术层次的思维中,应当清楚:是否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并不代表有无城市智慧,智慧城市规划的评价标准是高于信息技术层次的,技术层次上的思维无法欣赏深层次的城市智慧。

智慧城市的思维逻辑是超越IT层次的,首先是城市智慧发展目标的合理定位,其次是实现路径的可行性,确实保证达到预定的效益。单纯的技术是无法保证效益的,IT只是工具,工具并无智慧,智慧体现在城市整体系统的配套优化改造方案之中。

有效的智慧城市规划是利用城市的多方面资源,组织有效的配套合作建设以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规划可以看作为一种编程,规划编程的资源不仅是信息系统,还有社会组织环境资源、政府行政资源、社会文化教育资源等等。只有超越IT的思维才能驾驭诸多超越IT的资源,实现智慧城市目标。

责任编辑:ct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