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知道如何检测可控硅的极性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可控硅(晶闸管SCR)分为单相可控硅、双向可控硅、可控硅模块等;单相可控硅也具有二极管单相导电性能,但是与硅整流二极管特性不同,它有一个门极G(控制极),一个阳极(A),一个阴极(K)。如下图所示。

  

  (1)单向可控硅的检测

  ①可控硅电极的判别根据普通可控硅的结构可知其门极(G)与阴极(K)之间存在一个具有单向导电特性,而阳极(A)与G极之间存在两个反极性串联的PN结;故将万用表置于R×100挡位或R×Ik挡位,来测量普通可控硅各引脚之间的电阻值,即可确定普通可控硅的三个电极。

  具体的判别方法:将万用表黑表笔接人可控硅的任一极、红表笔分别触碰另外两个电极;若一次电阻测量值为几千欧姆、而另一次电阻测量值为几百欧姆,则表明黑表笔接人的是门极;且在电阻测量值为几百欧姆的测量中,红表笔接人的是阴极,在阻值为几兆欧姆的测量中,红表笔接的是阳极。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大,则表明黑表笔接人的不是门极,应以同样方法改测其他电极,直至找出全部3个电极为止;也可以测任意两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若正、反向电阻均接近无穷大,则表明表笔接入的这两极分别是阳极和阴极,而另一引脚即为门极。普通可控硅也可以根据其封装形式来判别各个电极。例如,螺栓形普通可控硅的螺栓一端为阳极,较细的引线端为门极,较粗的引线端则为阴极;平板形普通的引出线端为门极,平面端为阳极,另一端为阴极。又如,金属壳封装(TO-3)普通可控硅,其外壳为阳极;塑封(TO-220)普通可控硅的中间引脚为阳极,且阳极多与自带散热片相连。

  下面为大家提供了几种普通可控硅的引脚排列形式。

  单向可控硅

  ②可控硅性能好坏的判断将万用表置于R×1k挡位,测量普通可控硅管阳极与阴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正常情况下,两个电阻测量值均应为∞;若两个电阻测量值均为0或均较小,则表明被测可控硅存在内部击穿短路或漏电故障。

  接着用万用表测量门极与阴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情况下,应有类似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实际测量结果要比普通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小一些),即正向电阻值较小(《2KΩ)、反向电阻值较大(》8KΩ);若两次电阻测量均很大或很小,则说明该可控硅门极与阴极之间存在开路或短路问题;若正、反向电阻测量值均相等或接近,则说明该可控硅已经损坏(即门极与阴极之间的PN结已经失去单相导电性能)。

  最后测量阳极与门极之间的电阻;正常情况下两个电阻测量值均应为几百千欧姆或无穷大∞;若出现正、反向电阻值不一致,则说明阳极与门极之间反向串联的两个PN结中的一个已经被击穿。

  (2)下面介绍用万用表判定双向的电极。

  双向可控硅与单相单相可控硅一样,也具有触发控制特性。不过它的触发控制特性与单相可控硅有很大的不同,它具有双向导通的特性,这就是无论在阳极(T1)和阴极(T2)接入一个任何极性的电压,只要在它的控制极上加上一个任何极性的触发脉冲电压,都可以使双向可控硅导通。

  双向可控硅是由N-P-N-P-N共5层半导体组成的器件,有第一电极(T1)、第二电极(T2)、控制极(G)3个电极,在结构上相当于两个单相可控硅反极性并联。如下图所示

  单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的型号、封装式样比较多,如上图所示。这一类双向可控硅主要用于电路中调压或作为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

  对于各种式样的双向可控硅的三个极性的判别,可以对照上图中所示,因为它们的管脚排列都是有规定的;如果本人不是特别熟悉可控硅或者需要判别可控硅的好坏,则可以用指针式万用表或数字万用表来进行简单的测量;

  下面介绍使用万用表判别双向可控硅电极的方法;①用万用表首先找出主电极T2。将万用表拨至R×100挡,用黑表笔接双向可控硅的任一个电极,红表笔分别接双向可控硅的另外两个电极,如果表针不动,说明黑表笔接的就是主电极T2。否则就要把黑表笔再调换到另一个电极上,按上述方法进行测量,直到找出主电极T2。

  找到T2后接下来,再按下述方法找出T1和G极。由上图可知道双向可控硅T1与G是由两个PN结反向并联的,因设计需要和结构的原因,T1与G之间的电阻值,依然存在正反向的差别。用万用表R×10或R×1挡测T1和G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如一次是22Ω左右,一次是24Ω左右,则在电阻较小的一次(正向电阻)黑表笔接的是主电极T1,红表笔接的是控制极G。

  简单地说,主电极T2与控制极G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在正常情况下两次测量时的电阻值均接近无穷大∞;若测的电阻值均很小,则说明该可控硅已经击穿或存在漏电短路。

  如果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其表的蜂鸣器不能够发出短路的蜂鸣声音,电阻值的数字与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的电阻值是不同的,玩电子元器件靠自己平时经验的积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