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传感器特性实验

传感器实验

25人已加入

描述

压力传感器特性实验

压力传感器是利用应变电阻效应,将力学量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量的器件。压力传感器是最基本的传感器之一,主要用在各种电子秤、应力分析仪等仪器上。传感器的种类很多,应用极为广泛。根据要求精度和使用方式不同,可选用不同型号的压力传感器。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     研究压力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3.     了解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熟悉其使用方法。

二. 实验仪器

压力传感器、电位差计、稳压电源、电压表、砝码等。

三. 实验原理

图3-3-1 等截面梁结构示意图
 
本实验所用的传感器,是由四片电阻应变片组成,分别粘贴在弹性体的平行梁上、下两表面上。四个应变片组成电桥,采用非平衡电桥原理,把压力转化成不平衡电压进行测量。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对压力传感器进行讨论。

1. 应变与压力的关系

  电阻应变片是将机械应变转换为电阻阻值的变化。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悬臂梁式弹性体上。常见的悬臂梁形式有等截面梁、等强度悬臂梁、带副梁的悬臂梁以及双孔,单孔悬臂梁。

图3-3-1是等截面梁结构示意图,弹性体是一端固定,截面积S处处相等的等截面悬臂梁(S=bh,宽度为b,厚度为h),在距载荷F着力点L0的上下表面,顺L方向粘贴有受拉应变片R1、R3和受压的R2、R4应变片,粘贴应变片处的应变为

等截面梁结构示意图

式中f是应变片处的应力,Y是弹性体的弹性模量。从式(3-3-1)可看出,除压力F外,其余各量均为常量。所以,应变ε0与压力F成正比。

2. 电阻的变化与电压的关系

由于弹性体的应变发生了变化,粘贴在其上的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也随之发生变化,受拉的电阻应变片电阻值增加,而受压的电阻应变片电阻值减少,把四个电阻应变片组成一个电桥,这便成为差动电桥,如图3-3-2所示。此时电桥的输出电压U为:

图 3-3-2  应变片差动电桥电路
 
由上式可知,电压U与电阻值的变化成正比。由此可看出差动电桥既没有非线性误差,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同时还具有适应温度变化的补偿能力等优点。实验中,电桥的不平衡电压U可由电位差计测出。

3. 压力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压力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分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两种。所谓静态特性是指输入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特性,即在静载荷(力值)作用下,用实验的方法求得输入的力与传感器输出电压(示值)之间的关系(线性关系),即U=a+bF。由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就可研究其静态特性。

(1)灵敏度S

传感器在静态工作条件下,其单位压力所产生的输出电压,称为静态灵敏度。在通常意义上,如指一台传感器灵敏度高,也指其分辨率高。用公式表示如下:

图3-3-3所示为上述两种情况下灵敏度的图解表示,其中左图为非线性灵敏度,右图为线性灵敏度图解。

(2)线性度(非线性误差)L

大多数传感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比例关系,这种输入输出具有线性比例关系的传感器称线性传感器。衡量线性传感器线性特性好坏的指标为非线性误差,或称线性度。随着参考直线的性质和引法不同,线性度有多种,下面仅介绍端点线性度。

图3-3-4  端点线性度特性曲线                 图3-3-5  迟滞特性曲线

如图3-3-4所示,将传感器的实际零点和满量程端点连线作为理论直线,传感器实际平均输出(正反行程平均)特性曲线对理论直线的最大偏差,以传感器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比来表示为:

(3)迟滞(迟滞误差)H

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加)、反(输入量减少)行程中,输入输出曲线不重合的程度称为迟滞。也就是说,对应于同一输入量,它的输出量值有差别。迟滞可用传感器最大正反差值与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比来表示

图3-3-5所示为传感器的某种迟滞特性。

   (4)重复性R

多次重复测量时,在同是正行程(或同是反行程)中对应同一输入量,传感器的输出值也不相同,这种差值称为重复差值。全量程中的最大重复差值与满量程输出值之比称为重复性。如图3-3-6所示,表达式如下

图3-3-5所示为传感器的某种迟滞特性。

   (4)重复性R

多次重复测量时,在同是正行程(或同是反行程)中对应同一输入量,传感器的输出值也不相同,这种差值称为重复差值。全量程中的最大重复差值与满量程输出值之比称为重复性。如图3-3-6所示,表达式如下

(5)动态特性(响应)

动态特性是指输入随时间而变化的特性。此时,要求传感器能够随时精确地跟踪输入量,输出能够按照输入的变化规律而变化,这个过程又称为响应。响应是描述动态特性的重要参数。这里不研究此特性。

    四. 实验内容

图3-3-7  实验电路图
 

1. 按图3-3-7连接电路,图中PF1为压力传感器,UJ37为电位差计。

    2. 测量加载力F与输出电压U的关系:保持工作电压Us为10.0V。

   (1)加载砝码,每次1Kg,分8次加到8Kg,记录每次加载时的输出电压值。

   (2)加到额定值后,开始卸载,分8次卸完,记录每次卸载时的输出电压值。

   (3)重复上述两步骤,进行三次测量,将输出电压记录在表格3-3-1中。

表3-3-1 输出电压随加载力变化数据表(工作电压不变)
 

加载力(KG)

0

1

2

3

4

5

6

7

8

加载输出U(mv)

 

 

 

 

 

 

 

 

 

卸载输出U(mv)

 

 

 

 

 

 

 

 

 

加载输出U(mv)

 

 

 

 

 

 

 

 

 

卸载输出U(mv)

 

 

 

 

 

 

 

 

 

加载输出U(mv)

 

 

 

 

 

 

 

 

 

卸载输出U(mv)

 

 

 

 

 

 

 

 

 

加载平均U(mv)

 

 

 

 

 

 

 

 

 

卸载平均U(mv)

 

 

 

 

 

 

 

 

 

3. 测量传感器工作电压Us与输出电压U的关系:保持加载的砝码为5KG(选作)。

   (1)调节工作电压US从1.0V到10.0V,分别记录10次的输出电压值(每次1V)。同样,降低电压时,分别再记录10次的输出电压值(每次1V)。

   (2)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三次测量,将输出电压记录在表格3-3-2中:

表3-3-2 输出电压与工作电压变化数据表(压力不变)

 

工作电压(V)

2

3

4

5

6

7

8

9

加压输出U(mv)

 

 

 

 

 

 

 

 

减压输出U(mv)

 

 

 

 

 

 

 

 

加压输出U(mv)

 

 

 

 

 

 

 

 

减压输出U(mv)

 

 

 

 

 

 

 

 

加压输出U(mv)

 

 

 

 

 

 

 

 

减压输出U(mv)

 

 

 

 

 

 

 

 

加压平均U(mv)

 

 

 

 

 

 

 

 

减压平均U(mv)

 

 

 

 

 

 

 

 

五. 数据处理

1.Us一定时,作U~F关系曲线(分别将加载三次平均,减载三次平均,做两个曲线)。

2.F一定时,作U~Us关系曲线。(分别将加载三次平均,减载三次平均,做两个曲线)。

3.用U~F 曲线,测给定物体的质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相关推荐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