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成为了教学中的学习设备,激发师生创意制造力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文章来源:比霍Piihawl科技)

随着互联网与比霍科技的到来,3D打印机已经成为了如今教学的工具,让老师和同学们能够经过3D打印玩中做、做中学、学中做,探索3D打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有效途径,激发师生创意智造的热情,从而培养师生想象力。

目前我国有非常多的中小学校都配备了3D打印机,开设了3D设计课程,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不相同的学科教学中,多个角度展示了3D打印技术在促进学科教与学的功能优势和应用方式,为优化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整合提供可借鉴的观点与方法。

其中部分学校在物理、数学、科学、生物、化学、机器人等学科的教学中,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了各种教学模型,作为辅导教学使用。师生们可以使用3D打印机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把各学科中的一个知识点或问题以可视化的3D打印作品展现出来,能很好地把学科教学与3D打印技术建立有机联系。

如语文、英语学科可把课文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建筑物打印出来;数学学科把立体几何模型打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三维空间图形结构;物理学科把抽象的磁力线、电力线结构图形打印出来,把无形抽象的知识有形化;化学学科可打印出3D分子、原子模型,把微观粒子结构实体化;

美术学科能使用3D打印机制作3D艺术品,提高美术作品的创新性和观赏性;在机器人制作课程中可打印自己设计出的机器人配件,根据自己的想象发明一台新型机器人等。

生物学科可以把细胞、病毒、器官等打印出来,把无法直接看到的内容样本化;历史系学科用3D打印机复制有考古意义的古代器物,方便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地理学科能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真实的地势图和人口分布图,可更直观地分析地形及该区域的人口分布;

所以师生们能借助3D打印技术创建“体验式的3D打印技术学习中心”,让师生主动参与到3D打印技术应用设计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自动手操作3D打印机获得直接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师生进行自主学习、专题学习、个性化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师生创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科学探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未来还很远,不过3D打印科技必将为教育行业带来质的飞跃,实现教育行业新的突破。

(责任编辑: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