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的核心应用领域都有何进展呢?

描述

掐指算算,距离我国5G商用牌照发布满周年也仅仅剩下几天了。2019年6月商用牌照颁发不久,加快推进“新基建”的政策紧跟上线,“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在“新基建”带领下,纵观这一年,可以说是开局良好。截至2020年3月底,我国已建成5G基站19.8万站,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超过2600万部,诸多领域5G应用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2020年3月,通信运营商公布了2020年资本开支计划,预计总投资规模达到3348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5G网络相关投资规模达到1803亿元,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5G投资分别达到1000亿元、453亿元、350亿元。我国通信运营商在5G网络的投资规模将持续扩大;3月30日,中国移动公布了其5G基站主设备采购结果,华为、中兴、爱立信和中国信科(大唐移动)中标。中国移动5G基站采购分为新建和扩容两部分,新建部分约23.2万站,扩容部分超4万站,合计采购超27万站;随后的4月24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公布了其5G基站主设备采购结果,华为、中兴、爱立信和中国信科(大唐移动)中标。联合采购规模约25万站,其中中国电信投资建设14万站,中国联通投资建设11万站。从投资规模看,基站设备投入超过329亿元。

截至2020年4月,通信运营商5G基站新一轮招标规模超52万站,投资规模高达766亿。随着5G基站设备的集采落地,将进一步加快我国5G网络的建设速度。5G网络建设如火如荼,那么5G的核心应用领域都有何进展呢?小慕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5G终端的“宠儿”——智能手机

在“新基建”的指引下,5G基站的覆盖率越来越高,给5G智能手机提供了成熟的技术环境,整个智能手机产业正在飞速发展。从2019年开始,手机厂商就已经马不停蹄地推出5G产品,如果算上研发,有关5G的启动时间还要再早一些。到了2020年,智能手机市场就已经炸开了花。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发布5G手机产品类型76款,累计出货量超过2600万部,其中2020年出货量1300余万部。而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预测,2020年中国市场5G手机产品将突破100款,国内出货量将超过1.5亿台。

国内5G手机的繁荣,不只是得益于“新基建”,还有一些未雨绸缪的国产厂商!比如华为,自研芯片优势延续到了5G时代,旗下麒麟990、麒麟820和麒麟985三颗强性能5G芯片,逐渐覆盖了5G智能手机的旗舰、高端、中端三大档位。

图源:华为官网

还有蓝绿大厂,OPPO早在2018年就实现了采用3D结构光技术的5G视频通话演示,更是在2019年联合行业多家企业,率先实现了基于动态频谱共享技术的视频通话。而vivo更是早在2012年就参与了5G白皮书制定,并于2016年在北京成立5G研发中心,全面参与5G核心技术与标准化研究。截至目前,vivo已累计申请2000多项5G通信标准发明专利,向3GPP提交3500多篇技术提案,5G影响力位列3GPP前十。

智慧医疗发展将一直向前!

5G技术的特点是超高带宽、极低时延、广泛连接,一旦在医护场景成熟应用,不管是对医生,医院,还是患者,以及整个医疗服务提供环境和体验都会带来显著的改变。国内智慧医疗产业伴随着十年新医改的进程不断深入,尤其是近年来从“互联网+医疗”“AI+大健康”到如今的“5G+智慧医疗”,医疗健康产业正在不断跨界,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预测,2019年我国智慧医疗行业投资规模将达880亿元人民币。至于2020年,在5G通信大范围商用和疫情的影响带动下,该数值将有望突破千亿元!

从目前5G在医疗领域的各种应用场景来看,几乎所有人都对其充满了信心,不过5G+医疗的发展真的可以一帆风顺吗?业内也提出了相关的质疑。因为不但5G网络技术、部署和运营还在起步阶段(抢先商用的韩国及美国的运营商已经遇到了各种各样头痛的问题!),而且媒体上所见的这些"5G+医疗"的项目都还只是技术及触及系统可行性研究,是点对点或小规模的专网试验、试点、示范,距离真正的实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包括满足医疗器械的认证、医疗行业的严格监管和伦理问题等。

但是无论如何,5G智慧医疗市场的发展不会暂缓。从全球角度来看,ABI Research预测智慧医疗市场将在2025年超过23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6081亿元。而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的观点更为积极,他表示,到2035年5G将增加全球产出4.6%,即12.3万亿美元,其中为全球医疗领域提供超过1万亿美元的产品和服务,折合人民币接近7万亿元!

自动驾驶依旧道阻且艰

我国自动驾驶产业基本确定了走车路协同的技术路线,这样网络对于自动驾驶来说就非常重要了,5G的落地为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奠定了网络方面的基础。不过现阶段自动驾驶技术主要通过更多的传感器,结合更好的算法,实现相对安全的车辆驾驶。但面对复杂的交通环境及特殊天气情况,由于传感器性能的局限,车辆识别能力会受限,往往很难做到绝对精准的判断,导致一定安全风险的存在。车载传感器的高成本也是限制量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5G的低时延、高带宽、高稳定性特性为支撑车辆借助道路感知设备提升对环境的感知、决策、执行能力提供了技术保障。这为涉及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控制类应用带来很好的基础条件。利用V2X技术,在5G的保障下,可以支持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超视距感知,这是传统单车智能无法做到的。同时还能降低车载传感器成本,并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这能进一步减少车辆耗电,例如编队行驶、远程控制等。此外,5G的大带宽能力能很好地支持高精度地图下载及车辆视频回传等应用。

然而目前看来智能网联汽车并没有大家期望中的“产业大爆发”,相关的V2X消息集标准化工作还未完成。现有的V2X车路协同系统仍是用来支持有人驾驶车辆的,面向自动驾驶车辆的V2X消息集还在多个标准组织推进中。真正的V2X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大爆发是需要“人、车、路、云”齐头并进,协调发展才行。

新基建驱动,智慧城市建设加足马力

在“新基建”与5G商用的共同驱动下,智慧城市的建设也迎来了新的机遇。通过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型基础设施,促进城市中信息空间、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融合,并通过丰富的应用系统,加速城市经济发展与转型。IDC预测,2023年全球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将达到1894.6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389.2亿美元。

目前,我国多个城市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2019年初北京市印发《北京市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2年)》中明确将智慧城市纳入率先开展的5个5G典型场景示范应用之一,并提出,要将5G技术在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等领域广泛应用。上海市也在随后不久印发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本市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实施意见》。据媒体报道,上海已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开发多个5G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落地项目。有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有 1000 多个,而中国更是超过了500个 。

如今,5G已成为我国数字经济战略实施的先导领域和创新增长的基石,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引擎。在5G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将进一步刺激芯片模组、射频器件、基站、传输设备、主设备等上游生产制造环节及操作系统、云平台、系统集成等软件信息服务环节;另一方面,5G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将带动下游个人信息消费和5G与垂直行业融合应用快速发展,这也正是“新基建”选择5G作为领头羊的重要原因。随着后续5G的发展建设,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5G将变得更加普及并取得全面的优势。同时,有着中国电子行业风向标之称的2020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也重磅推出了包括5G在内的八大关键词,并将从它们出发,开辟各类精彩专题活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