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十年来最大IPO、2024年或推5nm,中芯国际加快资本与技术布局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一、中芯国际2024年或推出5nm芯片
 
7月5日,中芯国际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公告》,确定发行价为27.46元/股。按本次发行16.86亿股计算,其IPO融资将达462.87亿元;若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其募集资金总额为532.3亿元。由此,其不仅将成为科创板最大的IPO,也将是A股10年来最大的IPO。
 
中芯国际募集大量资金最终还是要投入到技术上,高盛日前发布了最新报告,称中芯国际会在2024年推出5nm工艺。


高盛在报告中将中芯国际的目标股价从23元上调到了42元,并给予“确信买入”的评级。
 
此外,高盛还预测了中芯国际的技术升级路线,认为中芯国际2022年可升级到7nm工艺,2024年下半年升级到5nm工艺,2025年毛利率将提升到30%以上。
 
不过话说回来,高盛的预测还有很大的波动性,中芯国际并没有提到他们的5nm路线图。去年底中芯国际量产了14nm工艺,并为华为代工了麒麟710A处理器,今年主要是提升14nm产能,官方表示5月底产能已经达到6000晶圆/月。
 
在14nm之外,中芯国际还有基于14nm工艺的12nm工艺改良版,此前官方表示12nm工艺比14nm晶体管尺寸进一步缩微,功耗降低20%、性能提升10%,错误率降低20%,目前已经启动试生产,与客户展开深入合作,进展良好,处于客户验证和鉴定阶段。
 
在往后还有N+1、N+2代工艺,其中N+1工艺相比于14nm性能提升20%、功耗降低57%、逻辑面积缩小63%,SoC面积缩小55%,之后的N+2工艺性能和成本都更高一些。
 
N+1工艺在去年Q4季度就完成了流片,目前正处于客户产品验证阶段,预计Q4季度量产。
 
二、中芯国际14nm加速国产替代
 
中芯国际覆盖0.35μm至14nm多种技术节点,应用于不同工艺平台,具备逻辑电路、电源/模拟、高压驱动、嵌入式非挥发性存储、非易失性存储、混合信号/射频、图像传感器等多个工艺平台的量产能力,可为客户提供通讯产品、消费品、汽车、工业、计算机等不同终端应用领域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来源:中芯国际官网

 
90nm至0.18μm——主要应用于MCU、指纹识别芯片、影像传感器、电源管理芯片、液晶驱动IC等。
 
0.18μm-0.25μm主要有非易失性存储如银行卡、sim卡等。
 
0.35μm以上主要为MOSFET、IGBT等功率器件。
 
45nm-90nm——应用于手机基带、WiFi、GPS、蓝牙、NFC、ZigBee、MCU等。苹果Airpods专用的NORFlash存储芯片,主要由中芯国际代工。
 


 

中芯国际各制程占比

 
中芯国际及其控股子公司是世界领先的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技术最先进、配套最完善、规模最大、跨国经营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在国内芯片产业链地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全球半导体代工市场中,14nm制程主要用于中高端AP/SoC、GPU、HPC、高性能ASIC、FPGA等制造环节,这些场景正符合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的核心应用需求,承载着中国产业革命的科技基石。
 
中芯国际的14nm的崛起,正打开庞大的市场需求。第一,充分激发上游设备及材料端迎来国产替代加速,第二,下游终端应用客户拥有芯片制造端有力支持,从而打破缺芯瓶颈。第三,中游封装端将获得来自上下游双方的需求升级。
 
三、中芯国际加快资本与技术布局
 
中芯国际今年将继续扩大产能,资本开支相应走高。公司2020年的资本开支计划为31亿美元,较2019年的22亿美元(实际为20.33亿美元)大幅上升。回溯公司近十年资本开支,尽管部分年份受经济周期、产业周期等因素影响有所放缓,但整体趋势向上。2011年-2018年,中芯国际的资本开支分别为7.65亿美元、4.99亿美元、7.70亿美元、10.14亿美元、15.73亿美元、26.95亿美元、24.88亿美元、18.13亿美元。
 
在上述31亿美元的资本开支计划中,20亿美元、5亿美元预期将分别用于中芯国际拥有大部份权益的上海300mm晶圆厂及拥有大部份权益的北京300mm晶圆厂的设备及设施。非代工业务的资本开支预计为5990万美元,主要用于建设员工生活园区。中芯国际强调,实际的资本开支可能会因多个理由而有别于计划开支,包括业务计划、市场情况、设备价格或客户需求的改变。公司会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半导体产业、客户需求、营运现金流等因素变化,并在需要时调整资本开支计划。
 
截至2019年底,中芯国际持有的现金及金融资产(不含限制性现金)约为46亿美元。公司于2020年2月在境外顺利完成5年期美元公司债券的发行定价工作,募集资金约6亿美元。
 
3月以来,中芯国际已发布两份涉及设备采购的公告。3月23日公告显示,中芯国际与泛林集团签订设备采购协议,购买总价为3.97亿美元。3月2日公告显示,中芯国际与应用材料达成设备采购协议,购买总价为5.43亿美元。
     
四、中芯国际尚不能解决华为芯片断供
 
中芯国际的实力相比于芯片代工厂巨头台积电和三星,显然还差得很远。在员工人数方面,中芯国际不足台积电的1/3;在营收方面,不到台积电的1/10,划归母公司净利润不到台积电的1/100;在工艺方面,台积电以7nm和5nm工艺为主,三星已经开始考虑3nm芯片工艺,相比之下,中芯国际已经差了2到3代。
 
面对美国打压,华为现在急需找一家稳定的国内芯片代工厂满足庞大的芯片需求。国外数据分析公司Counterpoint提供的数据报告指出,华为5月智能手机销量为1615万台,占5月份智能手机总销量的19.7%。仅手机一项,华为一年对芯片需求就已经上亿。其他领域的芯片加起来,完全能够满足中芯国际生产线。
 
中芯国际对中国半导体行业来说,具有非常大的产业价值,但在美国芯片断供的威胁面前,还上升不到“产业安全”的层面,因为目前只要采用芯片光刻技术,就绕不开美国技术,这条路线上美国已经研发几十年了,除了EUV光刻机、EDA设计软件等明显障碍外,产业链上下游都被美国技术控制,各处都是美国人设置的技术壁垒和陷阱。所以,目前中芯国际基本上解决不了华为的问题。
 
但如果双方长期合作,华为可能会加速中芯国际7nm和5nm工艺技术的进程,而中芯国际又能为华为提供稳定充足的芯片供给,同时双方合作可以有效摆脱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制裁,是一个双赢的结局,但是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综合报道,内容参考自网易科技、中芯国际、AI财经社,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