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的人竟然就预测到了未来会出现视频通话这种聊天方式?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IDG君写在前面:

2020发生的黑天鹅事件带来了一场远程互动的全民普及运动,从“视频会议”到“直播上课”,基于实时音视频技术的远程互动,迅速介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你能想象吗,一百多年前的人竟然就大胆预测到了未来会出现视频通话这种聊天方式?

当时的1918年才刚刚有了无线电,到1924年德国人贝尔德才发明了电视。但现有的科技水平,并不妨碍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的大胆想象。

一起来看看这个在当时奇特而超前的想法——

在1918年,当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想象出这种复杂到难以置信的设备时,当时世界上才刚刚有了无线电,并且还是作为一种点对点的通讯技术、而非广播媒体。即便到了1920年,第一批广播电台在美国获得许可时,电视技术对当时最前沿的科学家来说也还只是一个梦想。

畅想者根斯巴克可以说是科幻文学的开创者。他究竟有多厉害呢?科幻界的大奖雨果奖(Hugo Awards)就是为了纪念这位科幻文学之父而得名的。

▍ Telephot比今天的视频聊天软件更酷

当下我们有很多视频聊天的方式可供选择:Skype,FaceTime,Facebook Portal,以及疫情期间最流行的视频聊天软件Zoom。但它们都远没有这个发表在一份1918年的科技杂志上的想法来得更酷。

在当时,科幻作家和科幻杂志出版商雨果·根斯巴克想象出了一个被称做“Television and Telephot”的理论装置,并发表在了他的个人杂志《电气实验家》上。这本杂志里充斥着他各种奇特而超前的想法,其中这个装置最为异想天开。

“Television and Telephot”本质上是一种双向的机械电视,而非电子电视。

根斯巴克在1918年的这篇文章中如此写道:“有些发明尽管还不存在,但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总有一天会被发明出来的,这点毫无疑问。”

文章中称,这种未来设备被叫做“Telephot”(来自希腊语词根tele-far,photos-light),是一种可以附加到我们现在的电话系统上的装置,这样当我们和远方的朋友说话时,我们就可以看到他的样子,像我们照镜子看到自己的形象一样看到对方。

就算在100多年前,这样的发明也是大家迫切需要的。而且,这种设备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就像当初电话问世时那样。

▍根斯巴克设想了大多当时无法预见的东西,然而他是对的

文章里详尽地解释了达成这一技术所需的照明系统。现在这些介绍在我们眼中可能有点小儿科,然而在当时确实是很超前的想法,毕竟在1924年德国人贝尔德才发明了电视,实现用电来传输图像。

下面这张图解释了光源是如何从标记为R的地方投射到说话人的脸上,然后再反射到标记为L的镜头上。麦克风(当时被称为 "灵敏送话器")同时在接收进入H的声音信号,它被安装在标为F的框架上。

文章里还有一张插图,展示了该构想的基础——机械电视是如何工作的。不过在1918年,这一切设想都被定义为是“理论上”的。

当然,根斯巴克无法掌握所有的答案。毕竟他的设计在很多方面倚赖于他无法预见的东西,他在文章中他承认了这一点,并说总有一天这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东西会被发明出来。

而有趣的是,他是对的。

当年的文章中还提到:“现在我们已经表明,图片可以不用借助硒电池来实现远距离传输。因此留待我们的发明家去做的,就是设计出完全摆脱这些电池的方案。可以肯定地说,当Telephot成功问世时,它会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设备,可能不比当前的电话接收器复杂多少。”

根斯巴克,这位科幻界的传奇人物,总是信心满满地说他所描写的东西有一天会成真。有趣的是,他有很多构想都是正确的,比如对远程医疗、车载电话、机器人坦克,甚至家庭购物的畅想。当然,他也有很多失误的预测,包括飞行汽车、无线电报纸、机械婚介所、3D电视,以及办公室工作者的怪异头盔。

 办公室工作者的怪异头盔,为了隔绝外部噪音,让职工们可以专心完成手头上的事情。

▍实现实时互动并不容易 

视线转移到今天,我们已经实现了1918年人类畅想家的美妙幻想。但其实,在十多年以前,今天这种可以跨越空间限制实现实时音视频交流的平台还只是一种奢求。在2G时代,只有图片可以通过彩信和邮件传播;到了3G时代,虽然视频通话渐渐成为了可能,但由于用户体验较差一直不温不火;直到4G时代来临之后,直播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了一时之间风光无两的超级风口,甚至还渗透到社交、泛娱乐、游戏、教育、医疗、IoT等各个领域。

2020,疫情的发生带来了一场远程互动的全民普及运动,从“直播卖货”到“直播上课”,基于实时音视频技术的远程互动,迅速介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么疫情期间,老师远程上的课如何传输到学生的屏幕前呢?其原理是,首先,一位老师上课的场景被高清摄像机捕捉,该画面先经过编码器压缩,再以分段发送的形式通过互联网传输到位于中国的学生的电脑上,最后由播放器进行实时解压缩。

但这并非是单向交流,如果学生遇到不明所以的问题,可以通过实时语音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教授请教,以及和世界各地的同学进行讨论,其延时通常维持在100ms以内,最低只有50ms。

能让这一切成为现实的,就是作为底层支撑技术的实时音视频技术。

实际上,无论是直播上课还是视频会议,本质上都相当于一个多人实时互动的直播间。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复工期间,中国有超过1800万家企业采用了线上远程办公模式,共计超过3亿用户使用远程办公应用。同时,还有约2亿学生采用线上网课的方式进行远程教学。

根斯巴克设想到了视频通话的场景,但他一定没设想到的是,流量暴涨为平台带来了大量用户,但同时对平台稳定性会有更大压力,可能会导致平台崩溃,服务不可用。在“家里蹲”的日子里,大家经历了多个APP的宕机。那么,日均20亿分钟互动,高达数千万的并发,该如何在流量暴增的情况下保障稳定服务的?

IDG资本A轮投资的致力于提供稳定高质的实时音视频云服务商——即构科技就曾表示:要抗住千万级的高并发,首先要有一个支持千万级并发的底层架构。有了千万级并发的基础架构,要实现在一波又一波流量高峰来临后依然平滑稳定服务,还离不开预警、限流、紧急扩容等后台服务机制的保障。

即构科技创始人林友尧认为,音视频技术的确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沟通方式,因为音视频不是孤零零的文字。音视频技术的未来,是要向着更自然的、更亲密的沟通方式去发展,让世界近在眼前。

未来,低延迟、高带宽、高并发的5G网络的快速商用,会给远程互动和音视频云服务带来更多机会,也会让音视频有更好的体验,越来越接近真实和自然。

我们可以感受到,技术的快速迭代,让视频等行业的未来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很多之前无法想象的技术,今天已经一一实现:克隆、登月、人机结合、云服务、卫星...那么今天停留在图纸上的奇思妙想,又有多少会实现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