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激光器占据了北京隆源3D打印整机产品成本的40%

制造/封装

465人已加入

描述

  “20多年了,国产成品我就没有见到!”孙建民在提到大型激光器时显得有些激动。

  大型激光器是3D打印机的核心部件之一,以孙建民所在的北京隆源自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下称北京隆源)为例,大型激光器占据了北京隆源3D打印整机产品成本的40%。

  让身为公司副总经理的孙建民坐不住的,是北京隆源的大型激光器全部依赖进口。尽管这家1994年就诞生了的老牌3D打印企业已经有200多家设备客户及500多家加工服务客户,但仍不能改变自己的卡住咽喉被外国核心零部件企业卡住的命运。“如果没有外国大型激光器,我们会立刻死掉。”

  孙建民不想坐着等死,几年来,北京隆源一直不放过任何可以跟一些激光所和光学所进行合作研发的机会。但北京隆源的这些努力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孙建民需要的这种以寿命长、功率稳定为标志的连续射频二氧化碳激光器,是目前国内技术难以量产化的。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技术落后而依赖进口”并不是中国3D打印市场受制于国外的唯一理由。

  “国内可以大量生产的零部件,国内3D打印企业也乐于进口外国品牌的。”在紫金立德总经理连宁看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打着外国品牌而被国内3D打印企业进口的产品,实质上多为国内制造的贴牌产品。

  据连宁透露,这些国内制造的零部件,通过“留洋镀金”价格立马可以升高三分之一。其价格背后的逻辑是,这些零部件企业本身也有相同款产品不经国外贴牌环节便直接在国内销售。“这些产品和同一工厂产的贴牌产品在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有不小差距。”据悉,这些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会根据品质分为三六九等,一等产品送往国外,贴好国外的品牌再销售到中国,二等产品则直接在国内销售。

  在这样的现实下,国内3D打印整机企业便面临着,选择廉价零部件则达不到质量要求,购买贴牌进口货则只能默默吞下三分之一溢价的哑巴亏。

  陷入进口漩涡不仅仅是3D打印机的生产企业,同时还有打印机的使用方。

  山东凡域三维打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山东凡域)总经理杨凡最近正在跟一个国外的企业洽谈购买3D打印机器的相关事宜,这已经是去年1月份刚刚成立的山东凡域所购买的第二台国外设备。

  杨凡和同样留学归国的李金呈打起了做3D打印生意的主意,在获得500万元的启动资金后,两人通过多次探讨,最终将切入点放到了人体模型上面。杨凡认为涉及生活领域的3D打印产品更容易被市场接受。

  然而,他们采购机器和材料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种能够打印彩色人体模型的机器和材料在国内根本找不到供货方,如果只从国内厂商进货,那么杨凡几乎买不到可用的机器和材料。最后,杨凡只能从扫描仪、打印机到材料整套设备都从国外采购,而这样一整套设备花掉了他200万元,这相当于杨凡全部启动资金的40%。

  机器昂贵还可以接受,毕竟可以重复使用,但高额的制作材料已经成为了杨凡的心头大患。“材料价格过高导致的成本过高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市场推广。”杨凡没有想到,自己当初美好的创业蓝图竟然会被材料难题困住。

  杨凡使用的这种彩色的材料来自于美国,价格是按照克数来计算。最直观的一个例子是,一个高十公分左右的人体模型,售价在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但这个价钱对成本而言也只是在赔本赚吆喝。
       责任编辑:tzh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