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收购Arm将是大灾难,中立模式还存在吗?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8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软银正在寻求出售2016年320亿美元收购的芯片设计公司Arm,以获得资金偿还不断增加的债务,安抚不安投资者的情绪,芯片厂商英伟达则是正在同软银洽谈收购,外媒称其是唯一一家同软银展开实质性谈判的公司。
 
一、 英伟达收购ARM将是一场大灾难
 
虽然目前收购还未有最终定论,两家公司还在进行谈判,但已有不少人对这一交易发表他们的看法,很多人认为被英伟达收购是一笔很好的交易,不过也有人反对被英伟达收购,认为可能会损害整个行业。

反对被英伟达收购的人中,就包括了Arm的联合创始人赫尔曼·豪瑟(Hermann Hauser),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的采访时,他明确表示反对英伟达收购Arm,他也认为这一交易最终不会获得通过。


赫尔曼·豪瑟还认为,如果Arm被英伟达收购,将是一场灾难,将会损害Arm的中立性和满足多家不同公司和供应商需求的能力。

Arm总部位于英国剑桥,是全球著名的芯片架构设计商,客户包括了英特尔、英伟达、苹果、高通、三星等众多厂商,苹果的A系列处理器,采用的就是Arm架构。

赫尔曼·豪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Arm业务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将技术卖给任何需要的公司,卖给软银的一个可取之处就是软银不是一家芯片公司,保持了Arm的中立。Arm架构的许可方中,大部分都是英伟达的竞争对手,如果被英伟达收购,他们自然就会寻找Arm的替代品。

在采访中,赫尔曼·豪瑟还表示,软银因为资金方面的需求而有兴趣出售Arm,是英国将这一家创立于剑桥的公司带回家并上市的一个机会。

二、Arm发展历程

Arm公司既不生产芯片也不销售芯片,它只出售芯片技术授权。却做到了在手持设备市场上占有90%以上的份额。软银在2016年耗资300多亿美元拿下Arm,使得本来就大红大紫的Arm公司,再一次窜到了业界人士的面前。Arm有着怎样的发展史?

1978年,一家名字叫CPU(Cambridge Processor Unit)的公司在英国剑桥诞生,其创始人是一个名叫Hermann Hauser的奥地利籍物理学博士,还有一个名叫Chris Curry的英国工程师。

CPU公司成立之后,主要从事电子设备设计和制造的业务。他们接到的第一份订单,是制造赌博机的微控制器系统。这个微控制器系统被开发出来后,称之为Acorn System 1。

Acorn System 1


1979年,他们给公司换了个名字,叫做Acorn Computer Ltd。在Acorn System 1之后,他们又陆续开发了System 2、3、4,还有面向消费者的盒式计算机——Acorn Atom。

Acorn Atom


到了1981年, Acorn决定自己造芯片。来自剑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Sophie Wilson和Steve Furber最终完成了微处理器的设计。对于这块芯片,Acorn给它命名为Acorn RISC Machine。这就是大名鼎鼎的“Arm”三个字母的由来。

Sophie Wilson和Steve Furber


前者负责指令集开发,后者负责芯片设计。

让Arm直接在性能上和x86系列硬杠,显然是不现实的。Arm有意无意地选择了与Intel不同的设计路线——Intel持续迈向x86高效能设计,Arm则专注于低成本、低功耗的研发方向。
 
Arm架构发展史

有些人将“指令集体系结构”称为架构,这样就有了Armv8架构、Armv7-A架构、Armv6架构等等,这些都是Arm设计的一些RISC指令集。

所谓指令集体系结构,就是Arm公司推出的一整套的精简指令,它是计算机最低层的命令,比如说应用程序需要从内存读取数据,那么最后就是通过调用Arm设计的指令是实现内存读取。

ARM


不过,也有人将Arm7、 Arm9、 Arm11以及Cortex等系列内核也称为架构。譬如,现在Arm主流的架构应该就是智能手机领域的Cortex-A系列架构、工业控制嵌入式领域的Cortex-M系列架构、对稳定性要求高的Cortex-R系列架构等。值得一提的是,Arm架构在不断演变的同时,仍保持了各个版本之间的兼容性。
那么,为了清楚地表达每个Arm应用实例所使用的指令集,Arm公司定义了几种主要的Arm指令集结构版本,以版本号V1-V8表示。

ARM


此外,Arm看到中国蓬勃发展的市场潜力,于2002年进入中国,和中国的合作伙伴携手共同建设Arm生态。为进入中国市场,Arm公司为中国厂商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帮助其更快和更便宜地申请Arm授权。例如,在中国实施一种称为“IP Access”策略,即用户只要交纳一定的授权费,就可以在众多产品中任意选择自己需要的Arm核,当他们觉得采用某个核不适用时,即使研发展开后也还可以再换另一个。

根据Arm的公开信息显示,截止目前,Arm在中国地区已经有超过200多个合作伙伴,中国客户推出的基于Arm技术的国产SoC(系统级芯片)累计出货量超过160亿颗,现在国内95%的国产芯片都是基于Arm技术的。很多Arm中国合作伙伴所设计的芯片已经在全球物联网、移动乃至云服务器等众多应用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成为全球化半导体市场中不容忽视的创新推动力。

Arm已垄断移动芯片市场,并逐渐进入了PC市场,基于该架构将较为容易建立服务器芯片生态,因此也最受重视,目前国产服务器芯片企业当中有飞腾和华为基于Arm架构研发服务器芯片。

其中华为进展最快,也最具实力,其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自主研发Arm核心架构,同时基于自有Arm架构服务器芯片研发服务器产品,并计划与它力推的华为云计算相结合。

当前华为 Arm 架构服务器相关产业产品三类主线:Hi16 系 列 CPU、鲲鹏系列 Arm CPU 和泰山服务器。2004 年华为就已经开始了 Arm 架构相关芯片的开发,覆盖华为多个产品线,2019年重磅发布自研的鲲鹏920系列高性能处理器,服务器版最多64核,桌面版有4核及8核版。
 
三、英伟达收购Arm的原因

英伟达是最大的图形处理器制造公司,目前它正在将游戏组件的使用扩展到新的领域,比如数据中心的人工智能处理和自动驾驶汽车。


或许英伟达可能会把 Arm 的CPU IP看作是实现其数据中心愿景的缺失部分。英伟达过去一直在数据中心进行布局,而数据中心都是以 X86 CPU为主,收购Arm 能帮助英伟达实现完全掌控。

除了实现数据中心愿景之外,英伟达自动驾驶业务寄予了厚望。而在去年,该公司推出的自动驾驶芯片Orin,其中就集成了12个Arm的CPU。而收购 Arm 可以增强英伟达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筹码。

同时鉴于Arm的广泛使用,Nvidia可以在与Arm IP一起发布Nvidia GPU IP方面受益。凭借其在服务器,网络,手机,物联网等所有市场领域的渗透力,Arm可以使Nvidia GPU IP进入Nvidia绝对没有机会自己做的地方。例如,Nvidia可能会渗透到目前尚不存在的手机领域。Nvidia可能希望普及GeForce GPU IP,因为它可以入侵更大的应用程序空间,并激励更多的开发人员使用其IP,并使像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这样的竞争对手处于劣势。

通过授权其GPU IP,张量核心IP和其他相关IP,Nvidia可以以目前无法实现的方式将其专有CUDA扩展到AI和ML应用程序。随着AI和ML处于新生阶段,这可能是Nvidia统治许多未来利基市场的有力举措。在这里讨论的所有原因中,这似乎是Nvidia收购Arm的最有说服力的原因。
 
英伟达还可以授权其网络解决方案的零碎部分,以围绕收购Mellanox来发展兼容的生态系统。这不是一项大批量的工作,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
 
四、或许是最大并购案之一
 
不看好英伟达收购Arm的人,认为英伟达必须说服监管机构,其收购Arm不会对竞争对手造成伤害。除去面临监管的风险,Arm在移动市场的强势表现和英伟达的业务重心并不吻合也是不被看好的原因。
 
据《金融时报》报道称,这两家公司正在讨论一项现金加股票的交易,该交易将超过Arm在2016年320亿美元的估值,约244亿英镑。双方如果达成交易,最终的价格可能高达数百亿美元,成为科技界最大的并购案之一。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综合报道,内容参考自金融时报、TechWeb、bbs等,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