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的Graphcore第二代IPU!加速落地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金融、医疗健康等领域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晶晶)一家来自于英国的AI初创公司Graphcore,成立一年多时间里,融资超过4.5亿美金,金融投资者包括红杉资本、欧洲Atomico、以色列Pitango等,战略投资者包括宝马、Bosch、戴尔、微软、三星等,受到资本的热烈追捧。
 
最近,Graphcore发布第二代IPU芯片以及基于第二代IPU处理器的一系列的产品,性能对标市面上的主流产品。据了解,Graphcore IPU采用大规模并行同构众核架构,其IPU Core是一个SMT多线程处理器,可以同时跑6个线程,类似多线程CPU,它与GPU的SIMD/SMIT架构不同。Graphcore IPU大量采用片上存储SRAM,没有外部DRAM。另外还采用了IPU-Fabric进行片间互联。Graphcore第二代IPU芯片在SRAM存储容量、计算吞吐量以及通信方面又有了大幅提升。
 
 

Graphcore 第二代IPU三大颠覆性技术

Graphcore第二代IPU芯片Colossus Mk2 GC200采用台积电7nm工艺。在计算、数据与通信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无论与公司第一代IPU还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GPU相比,其性能表现突出。Graphcore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卢涛进行了详细解析。
 
计算
 
Colossus Mk2 GC200处理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复杂的单一处理器,基于台积电7纳米的技术,集成将近600亿个晶体管,拥有250TFlops AI-Float的算力和900MB的处理器内存储。处理器内核从上一代的1217提升到1472个独立的处理器内核,这样一个处理器有将近9000个单独的并行线程。相对于第一代产品,其系统级的性能提升了8倍以上。
 
同时In-Processor-Memory从上一代的300MB提升到900MB。每个IPU的Memory带宽是47.5TB/s。还包含了IPU-Exchange以及PCI Gen4跟主机交互的一个接口;另外有IPU-Links 320GB/s的芯片到芯片的互联。
 
数据中心
 
数据
 
IPU Exchange Memory是一个交换式存储的概念。如果跟英伟达当前使用HBM技术的产品比较,Graphcore在M2000每个IPU-Machine里面通过IPU-Exchange-Memory技术,提供了将近超过100倍的带宽以及大约10倍的容量,这对于很多复杂的AI模型算法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信
 
此次,Graphcore专门为AI横向扩展设计了一个IPU-Fabric的结构。IPU-Fabric可以做到2.8Tbps超低延时,同时最多可以支持64000个IPU之间的横向扩展。同时IPU-Fabric支持AI运算的集合通信或者all-reduce的操作,这也是Fabric的技术特性。
 
目前Graphcore有三种产品形态:一是IPU-Machine。二是IPU服务器,目前Graphcore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完成了浪潮和戴尔IPU服务器的产品适配。三是大规模横向扩展的IPU-POD系统级产品。
 
IPU-Machine M2000是一个1U结构的即插即用的计算刀片,集成4个IPU Mk2 GC200处理器,总共有1PFlops16.16的算力,和近6000个处理器的核心,以及超过35000个并行的线程,In-Processor Memory达到了3.6GB,Exchange Memory有450GB,以及2.8Tbps IPU-Fabric超低延时通信。非常易于部署,IPU-M2000可以满足当前最苛刻的一些机器智能的工作负载。当前建议零售价是32,450美金。
 

 
 

 
IPU-M2000拥有多种配置形态,M2000是我们在构建超大规模的、弹性的AI计算集群中间的一个基本单元,可以从1个到4个、8个,到64个,最多可以到64000个,自由组合计算规模。
 
用于超算规模的IPU-POD,IPU-POD64是IPU-POD的一个基本组件,IPU-POD64总共支持了16个IPU-M2000,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负载进行不同的配置。另外,目前支持的2D-Torus拓扑,最大化IPU-Link的带宽,全缩减(all-reduce)的效率比网状拓扑的要快两倍,这样一个架构可以扩展到64000个GC200的IPU。
 
由于把AI的计算跟逻辑的控制进行了解耦,因此非常易于部署,网络延时非常低,能够支持大型的算法模型,以及安全的多用户使用,
 
按64000个IPU集群计算,总共能提供16个EFlops FP16的算力,卢涛表示,日本前一阵发布的超算实现0.5 EFlops算力。而我们基于64000个IPU总共可以组建16个EFlops算力,这个是非常惊人的算力。
 

性能PK

IPU Mk2与Mk1进行对比,计算达到了两倍以上的吞吐量峰值能力;数据方面,六倍以上的处理器内的有效存储,超过了446GB的 IPU-Machine流存储;通信方面,加入了基于大规模横向扩展的IPU-Fabric的技术。
 

 
 

 
处理器内存储从300MB到900MB,看起来是三倍的提升,但是片内存储分为两部分,程序占用的存储空间以及供模型的激活、权重的存储空间。因为对于程序代码空间的占用情况在Mk1和Mk2是同样的,这样供算法模型可用的权重和激活容量有6倍以上的有效存储。
 
数据中心
 
Mk2与Mk1系统级的对比中,配备有IPU-Link的8个C2 PCIe的 IPU服务器和Mk2配备有IPU-Fabric的8个IPU-M2000比较,在三个比较典型的应用场景,在BERT-Large训练,MK2有9.3倍性能的提升。BERT三层推理,实现8. 5倍的性能提升。EfficientNet-B3这类计算机视觉应用模型,有7.4 倍的性能提升。
 

 
8个M2000与基于英伟达DGX-A100的整机(8个A100)对比中,后者FP32的计算能力是156TFlops,而8个M2000做到了2PFlops的算力,大约12倍的FP32性能的提升。对于AI计算,在GPU的平台上是2.5PFlops,在M2000的平台上是8PFlops,大约有三倍的提升。针对AI存储部分,相对后者320GB,前面有3.6TB的存储,将近10倍的提升。另外,从系统架构来说,花199K美金买到最新的GPU的算力和存储空间,对于Graphcore的平台,可能会花259k美金就能买到12倍的运算能力和10倍的存储空间。

软件与平台生态

对于AI的落地应用,软件生态可能比硬件更重要。Graphcore在提供高性能IPU芯片的同时,也在加速软件和平台生态的建设。
 
Graphcore 中国区技术应用总负责人罗旭介绍了Poplar软件的最新版本特性。Poplar包括PopART和PopLibs,PopLibs相当于SDK,PopART相当于run time,通过PopART和PopLibs,连接到Poplar的compute graph,再通过graph compiler,相当于在整个处理器软件跟硬件结合最紧密的地方转成一个计算图,然后把这个计算图加载到对应的硬件,也就是IPU-Machine。
 

 
Poplar支持的算法框架包括PyTorch、TensorFlow、ONNX,mxnet,以及前段时间百度发布的PaddlePaddle。同一套软件可以实现推理和训练。
 
数据中心
 
最新发布的SDK 1.2主要特性在于,与比较先进的机器学习框架做更好的集成;进一步开放低级别的API,上层的算法提供一个低层次的API接口,针对网络的性能做一些特定的调优;增加框架支持,包括对PyTorch和Keras的支持。另外卷积库和稀疏库。PopART方面,可以做到多机的数据并行训练。
 
罗旭还谈到,我们把Exchange Memory也做了一些开放,包括API以及它的管理功能的开放。应用开发者可以基于Exchange Memory对模型的性能做极大程度的调优。


 
针对数据中心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ubuntu、RedHat、CentOS,现在Poplar SDK、drivers、工具链等也是完全支持的。


 
7月6号,PopLibs在GitHub上开源。用户可以直接在GitHub上去搜索Graphcore下载对应链接。
 
Graphcore 在中国的首款IPU 开发者云部署在金山云之上,这里面使用了三种IPU产品,IPU-POD64,浪潮的IPU服务器NF5568M5,以及戴尔的IPU服务器DSS8440,目前这个是面向商业用户进行评测以及面向高校研究机构,甚至个人开发者能够提供免费的试用。
 

 
对于商业用户来说,通常为三周或者按需适度延长,可以通用IPU极大优化现有模型,产品较竞争对手更早实现产品化和市场化。对大学、研究机构和个人研究者,可以提供6个月的免费访问,直至完成研究项目并发表结果。

IPU与GPU不是竞争关系

卢涛认为,IPU是面向未来的另一大计算平台,它与CPU、GPU不是竞争的关系,有交叉有不同。当前AI主流计算平台仍是CPU和GPU,甚至一些算法也是基于GPU发展而来。Graphcore的愿景是画第三个圆,我们认为CPU与GPU并没有从根本意义上解决AI的问题。AI是一个面向计算图的计算任务,跟CPU的标量计算以及GPU的矢量计算都不同。
 
从此,CPU、GPU、IPU有重叠相交的部分,必然会在某些领域进行竞争。例如,目前在NLP、CV这两个领域的竞争会有一段胶着时期。但是未来会有更多IPU独挡一面的应用,有待我们进行挖掘。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号elecfans999。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