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中国工博会开幕

描述

9月15日,工博会开幕,本届工博会以“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为主题,展览面积达24.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2000家,此次展会展现出了中国在取得抗疫攻坚战初步胜利后社会、经济活动的加速恢复姿态。

随处可见的屏幕和机器人

被赋予“智慧大脑”的成套设备

部署了各类传感器的数字工厂

有序运转的柔性智能生产系统……

中国工博会现场

对未来工业制造的技术探索层出不穷

国内外企业在疫情期间研发不停步

首发新品数量近500项

创历史新高

智能工厂样本多  

今年的工博会,一块块屏成了展会上的主角:在欧姆龙展台,一条智能化单元生产线展示了一个通信零部件的生产过程,几乎每个工位前都有一块屏幕,实时收集与分析生产数据,实现产线整体可视化,从而对生产过程严格控制。
 

这种新型智能电子看板系统只是数字化车间的一部分。不再局限于概念与技术展示,在本届工博会上,不少展商都展示了数字工厂的具体应用场景,解决方案也更加接地气,更倾向于“化繁为简”,让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人之间、设备与云端之间的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据悉,本届工博会采取“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会展新模式。

线下,

中国工博会设置了九大专业展区,

包括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工业自动化展、

节能与工业配套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展、

能源技术与设备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展、

机器人展、科技创新展、新材料产业展;

线上,

将通过5G直播、

虚拟展厅等互联网新技术,

全新打造工博会在线平台。

话不多说,这一年,注定不平凡。短短的5天时间不算太长,但是却非常具有价值,中国工博会的召开无疑为整个工业领域带来了更加积极的信号和更加令人期待的机遇。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工博会的科技新亮点吧!  

   

让建造桥梁和搭积木一样简单

    在本届工博会亮相的“装配式桥梁绿色智能建造”技术,会让桥梁建造变得像玩拼搭积木一样简单。该技术通过“工厂化”制作工程所需预制构件后,将一块块犹如“积木”的桥梁构件运至工地现场进行拼装。没有一般工地常有的噪音和粉尘,施工占地面积大大减小,减轻对市民生活造成的干扰和大气环境的影响。据了解,预制构件拼装作业均在夜间进行,用智能化机械施工,大幅减少施工对交通的阻断,降低人工成本,实现桥梁的工程化、机械化建造。  

半小时就能对空气全面“体检”

关心空气质量的你,是否经常查看天气预报中的PM2.5指数,但该指数参考价值有限。即便两地PM2.5值相同,空气毒性却并不相同。为了快速、精准地判断空气的生物毒性,有科研团队耗时5年,成功研发了人工智能化多功能气溶胶浓度富集系统与大气颗粒物毒性检测联用仪。这台研发设备由PM2.5采集与溶出液制备模块、化学成分分析、毒性检测模块三大模块构成,实现了在30分钟内对大气颗粒物生物毒性智能播报,对于今后的大气环境监测和健康效应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新技术让太阳能利用更高效

在众多能源中,太阳能具有可再生、洁净等特点,有着其他能源不可比拟的优势。聚焦提高利用率,有团队研发出一款“低倍聚光型太阳能热电联供装置”,着力提高太阳能综合应用效率,体现绿色、节能、环保、安全、健康。该技术采用了聚光跟踪光伏发电技术,获取数倍的光照强度,在相同的发电功率条件下,减少了光伏电池使用量,降低了光伏发电的成本;且采用了特殊结构和层压工艺的聚光光伏电池组件,具备热交换和温控功能,确保晶硅电池片在60℃以下工作,解决了聚光带来晶硅电池片温升过高而降低其光电转化效率的技术难题。

能够预防术后感染的关节植入体

在本届工博会上,一款髋关节假体设计技术相当吸引眼球。该技术可以基于髋关节的断层扫描数据,检测其缺少的组织部分,建立准确的3D模型,通过进一步优化和开发,形成合适的模型,再制成钛合金的金属假体,用于创伤学、整形手术、颌面外科等多个领域。该技术的研发团队还开发了新一代个性化关节植入体,因其表面带有功能性涂层,可以靶向递送药物,特别是抗菌药物,用于预防术后感染。

来源:本文综合整理自文汇报、上海科技、上海移动、智能制造网

原文标题:【行业聚焦】工博会新看点 科技与创新并进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CPCA印制电路信息】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