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牛DIY,不用PCB也能做出高频电路板

描述

来源:互联网

PCB线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它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设计主要是版图设计,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按照线路板层数可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四层板、六层板以及其他多层线路板。

一般来说,工程师将自己的想法,变成一块实际的电路板,通常需要经历以下这些步骤:画PCB图;将图”印刷”到PCB板上;腐蚀PCB板;钻孔;焊接元件。

但往往有些”高手”不用PCB就把东西做出来了。

大体上来说,这种方式首先需要一个铜箔未经处理的标准电路板,通常是FR-4树脂电路板。不用蚀刻线圈,而是用导线将各元件连接起来,留出较大的接地面。我制作了一个“梳状波发生器电路”作为演示。

梳状波发生器电路可产生一组频率范围广且边界清晰的谐波,我做的这款频率最高可达1千兆赫,是微波系统中十分有用的一个模块。发生器的核心是一个74HC00集成电路,含有4个“与非”(NAND)逻辑门。25兆赫的表面贴装发生器产生的信号,经过两个串联的与非门之后,会产生两个略有延迟的方波信号。这些信号进入最后一个与非门,产生窄脉冲,形成谐波谱。

为了制作电路,我将敷铜层分成了两块,打算让顶端较小的区域充当5伏电源导轨,其余部分则形成接地层。

为了隔离这两块区域,我剥离出3条细长的长方形铜箔,作为电源导轨的边界。先用划线器来标记平行线;然后,将钢尺紧贴平行线标记,用割刀沿钢尺将铜割透(需要相当大的力气,通常要好几次才能割透)。最后用烙铁加热平行线之间的铜箔,用镊子把每块铜片剥离。

电路板通常是没有通孔的单个接地层,那么,如何安装集成电路呢?向后弯曲集成电路的接地脚,使之接触表面,然后将接地脚放在恰当的位置,焊在接地层上。弯曲其他引脚,使之与板平行,然后直接把引线焊接在这些引脚上。由于集成电路看起来就像是虫子把腿伸了出来,所以这种方法有时也称为“死虫”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使用传统印刷电路板更容易接近连接点,更易焊接表面贴装元件。另外,接地层上有一片区域,方便连接梳状波发生器的功率调节器散热块。

不断从敷铜层上割下、剥离条块,可在板的中部形成一片隔离区域,作为表面贴装或通孔插装元件间的连接点。这片隔离区域与地面之间的电容非常小。

 

这种安装方式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很方便地检查高频电路是否确实在按照设计的方式运行。带有500欧姆电阻探针的频谱分析仪(如Tektronix P6056)非常适合这类电路,只需将探针的屏蔽层在测试电路节点附近接地即可。将探针的接地屏蔽层与板面接地屏蔽层的上弹簧针连接后,无论探针在旁边探测哪个脚,我都能接地。(如果找不到P6056或类似的探针,你可以自己做一个:将450欧的电阻与50欧的同轴电缆串联,但一定记得在分析仪端使用50欧姆的端子)。

这些方法产生的电路板并不总是非常美观,但我在使用这些技术制作微波电路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审核编辑 黄昊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