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RA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描述

“ 真理的背面或为真理,或为谬论!

当大家都认为SCARA市场格局已经基本牢固的时候,不确定的变数再次袭来,国产曾经的头部厂商开始显现乏力,增长受限;新进厂商则进步神速,曾经的默默无闻与埋头苦干,换来了今日的崛起与惊艳;外资厂商的格局亦遭受考验,以发那科、ABB、KUKA为代表的国际厂商开始在SCARA产品领域发力,其实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蓄谋已久”。

对于众多国际巨头厂商而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成长有赖于汽车产业的发展,可以说过去工业机器人是“骑在汽车产业背上的猪”,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快速飞起,一跃成为了“智能制造皇冠上的明珠”。

可谓成也汽车,败也汽车!

2017年以后,汽车产业的发展进入新周期,传统汽车开始向新能源汽车转变,汽车市场开始呈现出低迷态势,传导至机器人领域最直接的反馈是:2018年机器人市场增速急转直下,并延续了较长时间的低迷态势。

曾经扎根于汽车行业的众多机器人厂商不得不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其中以3C、新能源为代表的新产业受关注度最高,新需求的衍生带来的必定是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机会。

作为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第二大的细分品类——SCARA机器人已不是新事物,从诞生至今已有数十年时间,但真正的高速发展也只有十年左右时间。

1978年,日本山梨大学牧野洋发明了SCARA机器人。 1984年,Adept推出了全球第一台直驱SCARA——Adept One。 2010年,SCARA机器人迎来高速发展,E公司迅速抓住机遇,占领市场头把交椅,并蝉联至今。

虽然中国第一台SCARA装配机器人于1992年已诞生,但中国SCARA机器人真正得到发展亦是2010年之后才真正开始,而这个时间节点亦是智能手机开始兴起的时候。

10年过去了,SCARA机器人或许外观变化不大,但是SCARA机器人领域的竞争却暗流涌动。

SCARA机器人一直以高速度、高精度著称,尤其适合于3C行业的高精度作业要求。

工业机器人

中国主要3C产业集群分布

工业机器人

资料来源: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整理

作为机器人应用量仅次于汽车行业的3C行业,因产品更新周期短、迭代快而著称。从产业投资的逻辑看,新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带动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与落地,同时必将衍生出新的设备投资机会,加上人力成本的逐年攀升,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设备有望受益其中。

在这个以“快”著称的产业中,作为机器人企业,最尴尬的情况莫过于“看得到却吃不着”。

早在2019年末的时候,2020年将是3C产业的“大年”已成为行业共识,虽受到“疫情”黑天鹅的影响,但依然展现出较强的需求后劲,部分实力SCARA厂商上半年均有超过30%的增速,个别头部厂商的增速超过50%(如E公司、D公司等)。

但也有部分厂商业绩下滑,没能抓住3C产业的市场机遇。

一边是欣欣向荣,一边是黯然神伤。曾经的价格屠夫已远走江湖,曾经的幕后玩家开始走向台前,用实力践行“快即是慢,慢即是快”的真理。

大方向似乎很确定,但细微处却显现出朦胧美:

5G方向是确定的,哪些产品领域率先受益是朦胧的; 3C行业有需求是确定的,哪些细分领域有需求是朦胧的; 发展半导体是确定的,哪条路可行是朦胧的; 机器人的应用价值是确定的,跟你有啥关系是朦胧的……

当SCARA机器人再次热起来,我们不可避免会看到蜂拥而至的入局者,从今年各家的新品发布情况可窥一斑。成本与价格的逐渐透明,价格边际效应递减,对于SCARA机器人来说,上半场的价格战竞争说明了价格不是核心竞争要素(搅局者出局);下半场已然开场,不确定性加大,SCARA机器人市场格局裂痕初显,或许那将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责任编辑:YYX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