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行业人才缺口之大远不是一所大学就能“喂饱”的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10月22日,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在南京江北新区人力资源产业园揭牌,标志着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正式成立。

近一年内,“卡脖子”一词在各大媒体上频繁出现,使得芯片产业一跃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面对美国的霸蛮打压,我们没有选择坐以待毙:从将光刻机列为中科院任务清单,到将集成电路调整为一级学科,再到中国首所芯片大学的诞生,芯片产业的自主化正在加速。

就在昨天(10月22日),曾经引发热议的芯片大学——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在南京江北新区人力资源产业园揭牌,标志着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正式成立。

面对这所芯片大学,网友们的态度呈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方是充满民族情怀的支持,已经开始畅想几年内反超美国的情景;另一方则是受“芯片项目暴雷”事件影响,态度消极。

据悉,芯片大学的初衷是加快集聚创新人才,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然而,我们不妨来理智分析一下,这个目的真的能够实现吗?

“芯片大学”难解人才之困

首先,人才从培养阶段到投身产业的周期太长。

集成电路从属于微电子技术学科,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在内的985、211高校早期就开设了相关专业,政府也曾专门划拨经费在清华、北大等学校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可见国家层面的重视程度。

但是,书本知识和产业一线往往存在较大差距,而且集成电路是交叉学科,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其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散落在设计、材料、设备等专业中,芯片科研需要复合型人才,对知识储备及研发能力的要求往往是硕士或博士级别的,所以芯片领域的门槛之高,也令不少人望而却步。而漫长的学习过程也意味着人才培养到产业投用周期的拉长。

此外,学生从毕业到上手项目也需要时间。芯片项目从研发设计到投产试验,再到最终大规模量产需要漫长的时间沉淀,而应届生想要在其中任何一个节点独当一面都需要积累足够的项目经验,加之研发投入成本高,企业难以承担新人试错的成本,这也在无形中放缓了人才进步的速度。

其次,行业人才缺口之大远不是一所大学就能“喂饱”的。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制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年版)》显示,预计到2022年前后全行业人才需求将达到75万人左右,截至2019年底,我国直接从事集成电路产业的人员规模在51万人左右,这意味着将有24多万集成电路人才缺口,而且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

芯片

图片来源:Boss直聘

且不讨论成功率,假定所有毕业生都可以扎根产业,需要多少个4年的轮回才能“喂饱”市场呢?所以,仅仅成立一所芯片大学远不能解决现阶段国产芯片行业的困境,倒不如从现有高校入手。

报道称,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将接入华为海思、中芯国际等企业,为学校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而这也恰恰是各大高校急需的接触产业的机会,加深校企合作,为高校人才提供实践机会对整个产业百利无害。

最后,行业“钱途”黑暗,留不住人才。

自1977年恢复高考起,清华等高校就重建了半导体、微电子专业,但是早期国内芯片行业发展滞后,并没有与其对口的岗位需求。2000年前后,中芯国际成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推动了手机产业,才终于为芯片人才提供了一展抱负的机会,而后行业步入稳步探索阶段,每年有大批学生或出于个人兴趣、或出于民族科技情怀纷纷投身半导体、集成电路专业,却没想到这一行“钱途”黑暗。

BOSS直聘曾发布《2019 年芯片人才数据洞察》,报告显示,2019 年芯片人才平均招聘月薪为10420元,十年工作经验的芯片人才平均招聘工资为19550 元,仅为同等工作年限的软件人才薪资的一半。

芯片

图片来源:Boss直聘

成长速度慢、迭代周期长是限制芯片人才薪资涨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前文所述,企业需要提供项目来培养人才,前期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很高,也就造成了如今芯片业普遍低薪的情况。面对日益飞涨的物价、房贷,反观软件、互联网行业的繁荣,虽然难舍多年的知识积累与行业经验,但是情怀还是敌不过温饱,大量人才流入互联网、金融等行业,使得芯片发展更加举步维艰。

如今,芯片业高成本低薪资的特征已是人尽皆知,很多学生干脆在毕业之初就转投别的领域。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8-2019年版)》发布的信息中显示,201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820万人,其中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总数约为19.9万人,而在这一年只有3.8万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进入本行业,即人才留存率仅有19%。

面对巨大的人才缺口与亟待解决的行业痛点,把希望都寄托于一所大学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产业发展道阻且长

芯片行业由技术驱动,需要不断的研发、突破,技术壁垒是行业真正的护城河,所以行业的先发优势巨大。技术路径上,先来者甚至可以保持18个月的技术领先,而后发者想要自主研发就必须面对越来越高的起始研发成本,何况国产芯片业还要同时解决技术与硬件设备的双面夹击,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之下,“芯片大学”能够发挥的作用实在是有限。

那芯片大学究竟意义何在呢?

首先,它的出现对产业、甚至是社会的积极影响有目共睹。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接连被负面消息疯狂打击——美国明里暗里地拉拢各国将华为排除在其5G建设外、9月15日的华为限令、微信禁令、出口限制清单……甚至曾有人用悲壮来形容华为。现阶段的中国芯仍处在摸索阶段,而南京集成电路大学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揭牌成立,就像是夜航中的灯塔一般,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希望。如果说国内芯片产业得了病,芯片大学并不是能扭转乾坤的强心针,但可以是是持续补给的葡萄糖。

其次,中国芯片自研尚属起步阶段,产业需要定向、多维度、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基地来持续输送人才。据介绍,南京集成电路大学的生源将来源于高校已具备基本专业知识的学生、来源于跨学科的有志于从事集成电路相关工作的学生、来源于企业招聘的尚在培养期的初级职员,并聘请来源于企业资深工程师、国内外行业专家和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高校老师到校授课,课程也将针对企业需求有所调整。

有网友评价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最终可能会变成像新东方、蓝翔一样的技术学院,但笔者认为,只要能完美适配岗位,是技工还是工程师根本不重要。只有打通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藩篱,学生才能精准掌握行业趋势,知道自己该学什么、学成之后该干什么。

中国芯的发展道阻且长,好在我们已经出发,从政府到企业,在解决产业危机的同时也都关注到了人才培养,而集成电路的人才培养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这所定向培养人才的“芯片大学”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如何吸纳人才、人才在企业中如何发展、如何将人才输送模式化等问题,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努力,制定可行方案,中国芯才能加速追赶!

参考资料:

1.《芯片产业人才缺口25万!成立首个“芯片大学”能解卡脖子之急吗?》,财经杂志

2.《芯片卡脖子》,老钱说钱

3.《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成立,以实训带教,创新培养新机制,打通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芯思想

       责任编辑:x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