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肿瘤“生命雷达”的PET/CT的检查量正在大幅增加

描述

10月17日,国内最大的专科联盟露面—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联合沪苏浙皖68家三甲医院、医学院及影像设备公司手拉手,组成长三角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科联盟。联盟建立后将助力核医学检查诊断标准逐步统一,未来致力于报告同质化,方便检查互通互认。长三角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科联盟主席、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赵晋华指出,

被称为追踪肿瘤“生命雷达”的PET/CT的检查量正在大幅增加,在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估和复发监测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还是无明显诱因发热、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等患者筛查肿瘤性病变的重要手段。未来,PET/CT还将逐步与人工智能结合,希望通过大数据来助力提高检查精准度。

提起核医学科,很多人甚至一些医务工作者都不太清楚这个“神秘”的科室。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了PET/CT、PET/MRI、SPECT/CT和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等先进分子影像设备的作用,也接受了核医学放射性核素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疾病,“核医学是集影像诊断、体外分析、放射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在多种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诊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这几年,PET/CT发展特别迅猛,价格越来越低,对人体伤害越来越小,诊断越来越精准。“2007年做一次PET/CT检查需要近万元, 如今7000元左右便可完成。更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做一次需要20分钟,现在只要十分钟就能全身扫描。”赵晋华说,在市一,PET/CT的检查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长。

国内最大的专科联盟—长三角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科联盟几乎涵盖了长三角区域最强核医学团队,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一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

按照规划,长三角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科联盟将从医疗设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交流等四方面进行合作探索。

专家们将一同努力,进一步规范核医学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教材、培训形式和考核方法,做到规范培养“一体化”。大型医院与基层医院结对,扶持基层医院核医学科建设,为基层医院培训合格的核医学专科医师,提高基层核医学诊疗水平。与此同时,定期举行联盟学术交流会,交流先进核医学诊疗技术,联盟成员共同提高诊疗水平,让患者早日享受高质量、高度便捷的核医学医疗服务。

责任编辑:l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