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VR有望成为5G的最受益终端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根据IDC数据,2021年全球独立AR及VR硬件出货量将分别达到2700万件、7200万件。而赛迪顾问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我国AR/VR市场规模将达到544.5亿元,同比增长95.2%,AR/VR有望成为5G最受益终端。

  VR是指利用VR设备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的虚拟空间,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

  AR是VR技术的延伸,能够把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信息(物体、图片、视频、声音、系统提示信息等)叠加到使用者所在的真实场景中,并与人实现互动,但使用者能区分两者区别。

  VR与AR产业均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在进入21世纪之后出现了技术的不断革新与产品的快速升级。VR产业崛起的标志性事件是2014年Facebook重金收购Oculus,此后全球资本密集投向虚拟现实这一领域。

  VR/AR当前已经成为各科技巨头争相布局的下一代技术,当前全球VR设备及技术龙头企业包括Sony、Facebook旗下Oculus、HTC、Google、Samsung等。

  目前全球市场VR头显有近300种产品型号,从131元的谷歌Cardboard到售价过万的微软HoloLens,涵盖低端入门级产品和高端专业级产品,参与厂商众多,包括索尼、Oculus、HTC、三星、微软、谷歌、大朋、华为、Pico、3Glasses、小米和爱奇艺等。

  根据IDC《Worldwide Quarterly Augmented and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Tracker》预计,AR/VR头显设备出货量在2019-2023年间将以66.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3年达到6860万台,VR、AR头显出货量分别为3670万台和3190万台。

  2020-2025年VR游戏有望成为VR行业占比最大板块,占比超过30%。用户只需佩戴VR头显,即可进入可交互的虚拟场景中,并开始游戏体验;OculusRift、Steam均为目前主流PCVR内容平台,OculusQuest为目前主流的一体式移动VR内容平台。

  VR/AR产业链上、中、下游环节分别为硬件生产、软件开发厂商与内容生产商、内容应用与终端设备商、渠道整合为用户提供服务。

  上游包括为终端设备整合提供硬件生产与软件开发的厂商和内容生产商;中游主要包括终端设备商以及整合式内容应用商;下游通过线上分发、线下销售等渠道向用户输送产品与服务,通信、云控平台提升技术支持。

  VRAR产业链环节众多,受益方广泛。

  上游: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光学镜头、显示面板、芯片(主控芯片及传感器)等,软件部分包括系统平台(操作系统、API 及APP)、信息处理工具(3D 建模及图像渲染)。

  中游:硬件部分包括显示模组和整机制造等,软件部分包括动作捕捉、眼动追踪和语音处理等功能的开发。

  下游:为VR应用,包括各类VR 终端产品、面向科技、视频等的VR 内容以及VR 平台分发等服务。

  产业链主要厂商有:歌尔股份(声学、光学零部件及整机代工)、水晶光电(生物识别光学元件)、利亚德(光学动作捕捉、视觉效果解决方案)、京东方A(FastLCD及OLED面板,2018年VR显示模组出货已达100万片),韦尔股份(CIS传感器及LCOS硅基液晶投影显示芯片)、联创电子(VR/AR高清广角镜头和摄像模组)、汇顶科技(人机交互和生物识别解决方案)等。

  目前来看,VR的关键技术如近眼显示、渲染处理等已经有明确发展路线,核心技术的成熟将大幅度提升游戏体验,而传感技术和交互式传感体验的发展也使得VR应用场景逐渐丰富。

  AR技术在交互和传输层面方向有较好发展,但是在SLAM算法(定位跟踪与建图)及其相关外设、光学显示(光波导)方面比VR更为复杂,仍需要一定发展时间。

  随着VR/AR硬件设备的升级、5G技术的成熟、应用内容的丰富,开启了VR/AR产业发展的新一轮热潮,将推动VR/AR的应用范围从直播、游戏等消费娱乐领域,加速向工业、医疗、教育等垂直领域渗透,实现规模化发展。

  VR自开启发展元年至今,行业生态尚未成熟,格局远未落定,在智慧互联背景下,具备多元化消费终端的厂商或将构筑差异化优势。全球及中国VR/AR产业在5G商用加速、终端硬件升级、消费者娱乐社交需求提升全方位驱动下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YYX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