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一种抗海水干扰的传感机制,实现海水污染物检测“抗干扰”

描述

日前,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明岗课题组在国际顶尖材料期刊《先进功能材料》在线发表了题为《调控异质结界面能垒实现抗干扰传感》的研究成果。在海水污染检测领域,通过创建一种抗海水干扰的传感机制,为解决常规传感技术因海水干扰大而失效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方案。

为建设海洋强国,建立海水实时在线监测技术体系成为国家重大需求。然而,由于海水盐度高、组分复杂,用于淡水的传感器普遍因受海水干扰大而无法用于海水检测。我国高端海水检测装置90%以上依靠进口,海水干扰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水污染检测技术发展的“瓶颈”,开发抗海水干扰的在线检测技术迫在眉睫。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明岗课题组采用商用金属丝进行层层组装形成界面势垒层和吸附层,利用半导体界面势垒作为交叉因子创建了物理-电化学融合的新型传感机制,实现了抗海水干扰。这种复合金属丝电极可实现fM精度的重金属检测水平,并且稳定性好,耐海水冲刷,适合在线使用。该成果为解决海水污染物检测的“卡脖子”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对海洋污染监测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海大为论文第一作者单位,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大创新交叉团队培育计划、海大协同创新计划等项目资助。

责任编辑:l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