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种基于传统几何光路的激光装置现在却正在拖累这个领域的发展,因为这种基于传统几何光路的方法在实验上很难同时实现多个离子的陷俘和控制,同时这些实验装置体积较大、易受扰动,很难集成从而走出实验室,走向实用化、工程化。 近期,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Lincoln Laboratory的研究人员首次通过使用集成波导、光栅耦合器和表面电极实现了离子阱量子光路的集成。 这一重要突破以Integrated multi-wavelength control of an ion qubit为题发表在Nature。 在该论文中,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光纤光学模块,这种模块可以集成到离子阱芯片上,从而将光耦合到刻蚀在芯片上的光波导中。通过这些光波导,不同波长的光可以在芯片上导波最终被引导到芯片上离子阱的位置,从而实现量子计算。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实现了离子阱量子芯片的集成化和可扩展化,为离子阱量子计算走出实验室、走向进一步的大规模产业应用铺平了道路。
论文作者之一Sage表示,“我们将这项工作视为连接科学与工程的成功范例,因为这一突破对于学术界和产业界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需要让量子技术变得鲁棒和便携,同时也要让非量子物理背景的人员易于使用它”。同时,该团队希望这个平台可以帮助推动学术研究。 论文另外一位作者Chiaverini表示,“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研究机构使用这个平台,这样他们就可以专注于其他的挑战——例如,在这个平台上编程和运行基于离子阱的量子算法,从而进一步打开探索量子物理的大门”。 文章信息Niffenegger, R.J., Stuart, J., Sorace-Agaskar, C. et al. Integrated multi-wavelength control of an ion qubit. Nature586, 538–542 (2020). 论文地址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81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