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患者监护:更好的基于数据医疗保健系统的关键

医疗电子

421人已加入

描述

作者:贸泽电子Mark Patrick

远程患者监视正在给医疗保健带来彻底变革。物联网(IoT)凭借其可穿戴式传感器、连接性和大数据,正在促成更有效的健康监护和疾病预防,这种新型基于大数据的医疗保健方法还可以通过减少患者亲自就诊和住院次数来减低成本。本文将分析一些最近出现,且处于这种转型核心,并最具创新性的可穿戴传感器技术。

简介:什么是远程患者监护?

远程患者监护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疗护理方法,其中智能、联网设备和大数据发挥着重要作用。远程患者监护系统的核心是一个互联的医疗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应用程序、各种设备和人们可以进行交互和连接。

如今,带有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已经可以连续、实时地监护患者的健康状况,无论患者是在家中,还是在医院,它们都可以随时随地收集患者的重要数据。然后,可以通过基于云的平台以无线方式将这些重要数据传输给专业医护人员,生命体征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被标记出来,从而实现更快、更有针对性的医疗干预。

家庭监护与远程诊断和咨询相结合,可以提供更快、更有效的医疗保健解决方案。目标是更有效地预防疾病,以及更有效地治疗疾病,同时减少患者住院次数,并改善患者体验。

基于物联网医疗保健的兴起

物联网是远程患者监护增长的一个主要驱动力,预计将以每年8.7%的速度持续增长[1]。未来五年,“医疗保健物联网”市场规模将由725亿美元增长到超过1,880亿美元,增长一倍以上[2]。

那么,为什么市场对远程患者监护的需求如此之高呢?

首先,人口老龄化和与年龄有关的慢性病发病率不断增加,使传统医疗保健系统和资源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到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20亿,这个数字占世界总人口的22%[3]。

其次,医疗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基于价值的医疗模式。患者更多地愿意将更多支出用在护理质量(患者成功治疗)而不是数量(测试、就诊或执行的程序数量)。

面对这些挑战,越来越多的医疗保健提供商正在转向采用更多技术。物联网使他们能够与患者更紧密地合作,可以更有效地治疗慢性病,更深入地参与,更开放地交流。

借助大数据,医疗保健提供商可以积累和分析更大的人口基数,从而为研究和治疗疾病开辟新的空间。

而且,将物联网功能与医疗设备的整合正在提高医疗保健的质量和有效性,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以及需要不断监护的患者。现在,让我们仔细分析其中的一些技术。

可穿戴式传感器提供更好的、基于数据的护理

可穿戴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正在迅速发展,技术型公司越来越多地与医疗保健提供商合作,帮助患者和临床医生做出更好、以数据为依据的决策。这些应用示例包括:

·远程监护卧床患者的睡眠和生命体征统计。

·带有蓝牙®传感器的手套可以帮助遭受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伤害的中风病患者,使他们重新获得活动能力。

·无痛和准确的血糖监测。

·婴幼儿、术后患者、癌症患者和老年人的连续温度监测设备(例如胸带)。

·头带和/或耳塞设备可测量患者脑电图(EEG)中的不适感,以更好地控制疼痛。

·智能手表等基于AI的可穿戴设备,可识别并规范诸如睡眠呼吸暂停等健康危险状况。

·智能眼镜可帮助盲人在各种情况下“看到”并交谈。

这些技术中大多数的共同点是用于远程、自我监护和基于家庭的患者护理设计,传感器技术在许多医疗保健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疗设备和探针中的电子系统需要依靠传感器信号来实现准确的监护、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监测和诊断传感器是一个重要的应用,其中包括可测量血氧饱和度(SpO2)和脉搏的光电传感器。

低氧水平可能会影响心脏和大脑等在内的细胞功能,如果未被及时发现,则可能使患者面临生命危险,尤其是在手术后恢复等比较紧急的情况下。

光学SpO2组件可实现对血液氧合水平的无创、连续监测。

由于红色LED波长公差高达660 nm±2 nm,因此一些这方面的最新技术可提供高精度。通过将发射器的光谱与检测器匹配使这种技术成为可能。

选择光学SpO2传感器时,灵活性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例如,某些最新技术随附的发射器具有三种不同的IR LED波长选项:880nm、905nm和940nm。双驱动发射器可容纳两种不同的LED波长(红色和红外),而不会影响系统的尺寸或低功耗要求。

结论:远程患者监护的未来

远程患者监护的发展趋势还将持续下去,物联网设备、无线连接和大数据的普及将继续推动医疗保健领域的发展。更有效、更准确的健康监护将使医疗保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预防性、预测性和个性化。在当今医疗保健部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时,远程患者监护将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先进传感器技术是这一转变的无名英雄,并将继续为更智能、更好的患者护理开辟道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