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管理市场明显进入了加速整合期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集微网消息,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再起风云。

近日,IC设计厂商联发科通过旗下立锜斥资8500万美元收购英特尔旗下Enpirion电源管理芯片产品线,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入数据中心与FPGA的电源供应市场。

实际上,联发科此次并购并非个例,从近年的行业趋势而言,电源管理市场明显进入了加速整合期,强者恒强,后来者要实现追赶已然很难。

加速整合

8500万美元的收购堪称大手笔,但在风云际会的当下,这却并非今年半导体最大的一笔并购案:全球第二大模拟芯片厂商ADI于7月份收购了全球第七大模拟芯片公司Maxim,同样意在消费级电源市场领域。

除了上述收购案,ADI还在2016年斥资143亿美元收购凌力尔特,后者在高性能电源方面拥有成熟的技术经验,ADI也借此拿下了高性能模拟和电源市场。

而模拟领域第一大巨头德州仪器则早就于2011年收购了美国国家半导体,奠定了其在电源管理芯片领域中的地位。在最近两年中,TI又收购了Ciclon和POWERPRECISE Solutions等企业,又再一次丰富了其电源管理产品线。

2019年12月,圣邦股份购买钰泰半导体南通有限公司71.30% 股权,后者是中国境内的电源管理设计公司翘楚,其优秀的设计团队来自Maxim顶尖设计人员独立创业,专注于DC/DC 技术领域。

同年,大西洋彼岸的另一家公司Qorvo完成收购Active-Semi。后者成立于2004年,能够给客户提供高集成度、高性价比、高精度和小尺寸的电源解决方案。

2018年,苹果支付约3亿美元用于收购Dialog相关业务,包括电源管理专利的授权以及300名研发工程师和办公室。

2017年,瑞萨电子收购了创新型电源管理及精密模拟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Intersil ,后者的产品是构建智能性、移动性和耗电量越来越高的电子设备的基础部件,可改进电源管理,提高效率并延长电池续航时间。

2016年,安森美以24亿美元现金完成收购Fairchild。对此,安森美半导体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eith Jackson如是说:“收购Fairchild是我们致力成为广泛应用和终端市场的电源管理和模拟半导体方案首要供应商的变革一步。收购Fairchild提供了这个使我们能在这个高度分散的行业大举有利地扩张的平台。”通过该笔收购,安森美在电源领域的地位也得到了飞涨。

2015年,联发科宣布收购立锜科技。据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表示,此次收购意在布局物联网。立锜科技专注模拟芯片市场,其电源管理方案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及智能物联领域。

不难看出,近年来电源管理芯片产业似乎进入了一个“动荡期”,金额巨大的行业并购接连出现,行业竞争格局加速向集中化演进,而并购者的目标也多将目光瞄向了消费电子及智能物联领域。

国际巨头垄断

无利不起早,巨头并购的背后证明了电源管理芯片在电子时代所拥有的广阔前景。

电源管理芯片(PMIC)是集成的电源管理器件,主要功能是稳压、升降压、恒流、交流-直流转换等,分为线性稳压器(LDO)、电荷泵(Charger-pump)芯片、DC-DC转换器、AC-DC转换器、LED 驱动芯片等。因此,PMIC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和设备中,应用广泛。比较典型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消费电子和工业控制等领域。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物联网、新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电源管理芯片下游市场有望持续发展。

在如此重要地位及市场需求的加持下,近几年,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发展迅猛。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和预测,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91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250亿美元,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则由2012年的430.68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681.5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78%。伴随着物联网、新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电源管理芯片下游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根据市场调研机构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仍保持了高速增长,中国大陆为主的亚太地区是未来最大成长动力。

图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此外,根据YOLE的数据,通信市场占据最主要的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即将到来的 5G 大规模布局,将进一步提升通信领域电源管理芯片需求。同时,汽车电气化以及工业4.0升级,也将成为电源管理芯片的助推剂。

然而,这个市场却被国际巨头所垄断。在国际市场上,目前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主要被海外公司占据,从所属国家来看,主要来自美国,其次是德国;从市场占有率情况来看,2018年,TI、高通、ADI、Maxim、英飞凌五家厂商市占率合计占全球电源模块行业整体的71%。此外,NXP、MPS、安森美和Diodes等国际厂商也拥有极强的技术和市场实力。而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厂商则相对弱小而分散,整体实力仍比较薄弱。具体到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市场,TI、MPS、PI等海外厂商合计占据了约80%的市场份额。

图:2018 年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分布

中国厂商的机会

国际巨头的牢牢把持下,中国厂商真的没有机会了吗?其实不然。

首先,中国市场巨量的空间就是机会。在紫光展锐智能功率专题论坛上,紫光展锐技术专家董晓鹏就指出,相关预测显示,到2026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的需求将会达到560亿美元,中国市场可以达到230亿美元,巨大的市场空间就是国内企业的机会。

目前,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70%主要由欧美日厂商提供。中国消耗了全球的大部分(40%)电源管理芯片,但自给率只有10%。与此同时,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美科技战的背景下,已然决定了中国半导体供应链要“去美化”,国产芯片替代已成为未来的趋势,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厂商何愁没有机会?

其次,欧美日厂商所掌控的电源管理芯片领域正在悄然发展着变化。天风证券指出,亚太地区是电源管理芯片未来最大成长动力,整个电源管理芯片产业呈现出由美国、欧洲、日本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中国大陆的电源管理芯片产业正处于上升期。

此外,中商产业研究院也测算,2015-2019 年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始终保持增长的势头,由 520 亿元增长到 720 亿元,并预计今年会继续增长至 781 亿元。

换句话说,国内电源管理芯片产业的春天就快到了。

再者,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厂商可以“捡漏”被欧美大型芯片企业逐渐放弃的消费类市场。当前电源管理芯片最大的终端市场是手机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但由于这类产品价格竞争激烈,芯片厂商的利润也比较低,欧美大型芯片企业无法维持原来的超高毛利,逐步淡出民用消费类市场,转向汽车级、工业级、军品级和宇航级等高性能、高利润市场。在此过程中,国内企业将更容易切入民用消费市场,国内芯片公司将迎来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最后,值得关注的是,电源管理芯片也逐渐获得了中国资本的青睐。就以近期的几笔投资案为例:今年7月和11月,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先后对必易微电子和南芯半导体进行了投资;今年3月,大基金二期投资了电源管理芯片供应商力芯微;去年8月,华为旗下全资子公司哈勃投资投资了杰华特微电子。

这些被投企业均是近年国内做电源管理芯片的“新星”,在国产替代的风口下,他们将拥有巨量的市场空间,未来成为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的“巨头”也不是没有可能。

现实难题

纵然前途光明,但对于国内厂商来说,电源管理芯片的突围之路却难言轻松。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汇总数据,目前中国电源管理芯片行业每年仍然在不断涌入新进入者,2012-2018年期间,平均每年新增企业数量约61家左右,截至2019年8月底,行业企业数量约1200家左右。然而,我国厂商的技术普遍落后于欧美的厂商,因此,逐渐形成了国产厂商数量庞大但产品质量与产业规模和欧美企业比仍有差距的事实。

图:我国平均新增电源管理IC企业数量(家),来源:国元证券研究中心

图:国内企业主要销售体量(亿元)     来源:国元证券研究中心

再往深层次上看,即使不谈现阶段国内外在电源管理芯片技术和产品上存在的客观差距,即使是产品做出来了,如何取得新客户,对国内厂商来说也是个难题。

一般而言,芯片厂期盼降低电源芯片的功耗、成本等,这牵涉到生态系统的概念,这也就意味着不是靠单一颗芯片就可以轻易达成。加上为了提供客户更完整的解决方案,多数厂商需要同时具备AC/DC、DC/DC等产品设计能力,因此,可让客户的成本再降低,且多芯片更能精简系统,同时也能降低功耗。

因此,尽管芯片厂再努力,但要取得新客户的采用并非易事,特别是电源芯片可以说是牵涉到产品安全最直接相关元件。因此,对于客户来说,尽管成本很重要,但要客户选择更换供应商也十分困难,因为由此造成的开发时间恐因验证产品而再拉长,这对强调快速推出产品的电子产业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特别是置于电子产品当中的直流/直流芯片(DC / DC),技术难度更是高,需要经过更长时间的验证与导入时间。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厂商如何才能从“杀出”自己的一条血路,这是摆在现实面前的一道难题。

结语: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国内电源管理芯片想要在洪流中抓紧绳索向上攀登,除了要考验芯片设计厂应对变幻莫测的未来的决心,更考验着他们过去累积的技术能量以及今后技术积累的速度与深度,但他们更知道,攀登向来不是一条容易之路。

责任编辑:l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