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动车产业链竞争力几何?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集微网消息,“汽车工业往电动车转型的浪潮给中国汽车品牌进行高端化尝试带来了历史契机。”第二十一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就“哪些力量将塑造中国未来,如何发掘更多市场机会以及怎样面对全球新局势”展开讨论。在13日的汽车专场媒体电话会议上,瑞银中国汽车业的首席分析师鞏旻详解了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前景展望,梳理了当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所处的地位。

国内电动车产业链竞争力几何?

过去一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呈现高端和中低端的两极化发展态势,并且在市场角度都有各自不错的斩获,也带来一波本土产业链机会和价值成长。

那么这两极化分发展,对产业链具体的带动效应几何?对此,鞏旻对集微网分析指出,计算上游供应链来说,更多是从价值量的角度来计算的。这个意义上,相对比较小、比较轻,行驶里程也不远的一些中低端电动汽车,对于电池以及相关汽车电子器件的量的带动显然不及高端车型,所以这部分对于电池、电池材料相关的拉动,在价值量层面或许并不明显。“但这会倒逼行业进行一些低成本的探索,如果这些发现成功的话,也有助于在中级车上面的应用,同时把应用场景得到更大的拓宽。”鞏旻说。

比如“人民的代步车”五菱宏光mini的大火背后,更重要的意义是能够帮助教育消费者,提升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并逐步把整体消费层级提升。“在初期的时候,渗透率可能体现在大家买越来越多的车,但是总有一刻会发现不是买更多的车,而是买更好的车。”鞏旻指出,这就像过去二、三十年在家电领域发生的情形,当冰箱、洗衣机等的渗透率已经到了没有办法进一步渗透的时候,在这背后变成产品结构的提升。

电动汽车时代中国品牌有望“变道超车”

鞏旻指出,如果思考当下变革中的全球汽车行业整体的产业背景——目前全球汽车一年的销量约为8千万台,其中中国品牌仅占约10%-12%,而中国的电动汽车品牌约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30%-40%。可以看到,电动汽车时代的推进,有望成为中国汽车品牌“变道超车”的契机。

此外,如果和中国企业在其他新能源领域近年来的进展对比,如中国的风电企业占全世界风电50%的份额,光伏、锂电池中国的企业占70%的市场份额,鞏旻认为,这也显示出在电动汽车的发展上还有很大的未来潜力。

鞏旻称,因为以前受制于燃油车整体综合技术或者竞争力的劣势,造成国产品牌的溢价不足。现在到电动汽车时代,提供了一些阶段性的机遇能够缩窄中国汽车品牌溢价与欧美品牌的差距,在更快采用新技术方面,不少中国自主品牌有一定的优势和能力。

瑞银分析,中国到目前为止在电动车领域取得的初步成功背后的因素主要有:

从政府产业政策的制定方面,目前中国的政策相对比较科学合理。以补贴为例,中国现在的补贴跟欧洲相比并不算慷慨,但是这个补贴政策调整体现了一种“工程师或者专家在制定政策”而不是政治家来制定政策。每年针对希望进一步提升的领域,有一些具体的量化指标来对补贴不断调整

从产业链参与度来看,当前中国的整个产业链,覆盖了包括占全球60%-70%的电动车电池的产量,以及80%电池材料的产量。而上述环节持续的成本下降和效率提升,也让整个中国电动车供应链的效率不断提升。

此外,从企业参与度上来看,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链相关初创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活跃度上,都要略胜于西方。这些企业所带来的一些创新的变化,有利于整个行业的活跃度和快速的演变。

责任编辑:l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