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Xperia 1 II或将拥有更大尺寸传感器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喜欢摄影的用户对索尼应该不陌生,由索尼打造的微单与卡片机,正在每一位创作者手中发光发热。实时追踪、眼部对焦、高速连拍。诸多亮眼功能的加入,大大提升了创作者的拍摄体验。

相比于背着专业的相机出门,拿起手机拍一张照片似乎是更多人的常态。得益于手机的便携性,每个人都可以快速抓拍到真实瞬间,而且近几年智能手机的拍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更强悍的摄像头,搭配各类专业的修图软件与滤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记录身边的所见所闻。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微单中的功能融入手机之中,让手中的智能手机获得如同微单一般的拍摄能力呢?

 

2020年上半年,索尼Xperia 1 II问世。从命名的角度来看,这是索尼第一次在手机型号中加入了罗马数字,“Mark 2”的读音更是让其注定与其他手机有所不同。

索尼Xperia 1 II最大的亮点就是全新升级的影像系统。由16mm、24mm以及70mm焦段的三颗1200万像素镜头与3D iToF传感器,组成了索尼迄今为止最领先的影像系统。并且其镜头同样由蔡司Optics技术调校,搭配蔡司T*镀膜涂层,在拍摄时可以有效减少反射光线,提升对比度,也让索尼Xperia 1 II的拍摄能力比肩索尼微单产品。

 

索尼Xperia 1 II的三颗镜头均拥有蔡司T*镀膜涂层

目前通过多颗镜头覆盖不同场景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的共识。索尼Xperia 1 II的三颗镜头也能很好地满足日常拍摄需求。游山玩水时,利用16mm焦段超广的视野,我们可以记录下更加壮美的自然风光;而在拍摄人物肖像或宠物的精彩画面时,利用70mm焦段也能拍出满满的细节。当然,24mm焦段作为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焦段,也能在拍摄美食与美景时为我们提供最佳的画面,这颗主摄采用1/1.7英寸的Exmor RS影像传感器,比之前的型号大了约50%。都说“底大一级压死人”,大尺寸的感光元件可以接收更多光信号,并且具备更大的单位像素面积,当我们每一次按下快门,都能获得高品质的影像。

 

索尼Xperia 1 II拥有更大尺寸的传感器

作为索尼Xperia 1的全新升级版,索尼Xperia 1 II更像是一部“One Sony”概念下的完成品。诸如相位检测对焦点、实时眼控、动物眼部对焦等功能更是一个不少。甚至索尼旗舰微单α9的每秒二十张AF/AE连拍和60次/秒连续AF/AE计算,也被索尼Xperia 1 II完美继承。

 

 

索尼Xperia 1 II黑科技功能之一:眼部对焦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一部手机能拥有大量索尼旗舰微单的功能?这是因为索尼Xperia 1 II的影像系统就是由索尼α9系列相机工程师共同开发完成的。拿起索尼Xperia 1 II拍照,如同拿起一台更加便携的索尼α9微单,大大提升了创作的乐趣。

 

索尼Xperia 1 II内置摄影大师App

 

索尼Xperia 1 II不仅仅是摄影爱好者们随手记录生活的最佳工具,也是专业摄影师手中的创作利器。受索尼微单相机的启发,索尼还在Xperia 1 II中设计了摄影大师App。它的体验堪比专业索尼微单,App内可以手动设置诸如ISO、快门速度、白平衡以及输出RAW(.DNG)格式文件等功能。它的整体布局与索尼微单非常相似,如果你此前曾经使用过索尼的微单产品,几乎可以零门槛直接上手,拍摄自己想要得到的画面。

 

新春到来,为什么不拿起索尼Xperia 1 II,记录身边的美景呢?路边高高挂的红灯笼,临街商铺的烟火气,一切生活中的美好,都能通过索尼Xperia 1 II完美保存。而且别忘了,索尼Xperia 1 II是一部“One Sony”的产品,它不但拥有来自索尼影像团队打造的相机系统,也有一块专业的4K HDR屏幕。拍摄的精彩作品,可以在这块4K HDR屏幕上得到最好的呈现。如果你是一位热衷于拍视频的用户,更能利用这块屏幕,收获如同看电影般的体验。

与此前的索尼Xperia 1相同,索尼Xperia 1 II同样采用了21:9比例的屏幕,它在横屏场景下使用特别适合用来看电影,而在竖向使用时也能有效减少手指滑动屏幕的次数,毕竟更长的屏幕,也带来了更多的内容。

 

索尼Xperia 1 II采用一块21:9比例屏幕

索尼手机在行业内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要得益于它内置的诸多黑科技。全新的索尼Xperia 1 II在“One Sony”战略的引导下,进一步提升了影像系统与摄影体验,它已经进化为我们的“掌上微单”,是每个创作爱好者手中的利器。我想,如此强悍的索尼Xperia 1 II,也能得到不少摄影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喜爱。

 

1月20日当日限时优惠——前往索尼官网购买Xperia 1 II,直降800元,且最高可享24期免息分期。仅限一天,优惠不容错过!
       责任编辑:p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