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120Hz刷新率真的重要吗?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自从前年一加7Pro 发布之后,一个新的手机参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那就是手机刷新率。 以往,手机屏幕的刷新率都是 60Hz,所以没有什么好比拼的,所以大家关注屏幕的重点都集中在 OLED 和 LCD 屏幕身上,但随着智能手机发展的趋势来看,好像越来越多的手机选择了 OLED 屏幕。

 

于是,一加7Pro 又“引进”了高刷新率的这个概念,一时间又将市场上包括苹果、三星在内的所有 60Hz 刷新率手机按在了地上摩擦。 从 60Hz 到 90Hz 的体验,用当时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使用了 90Hz 的屏幕体验之后,再也回不去 60Hz 了。 这种说法夸张吗?现在刷新率已经达到了 120Hz、144Hz,刷新率是不是越高越好呢? 首先咱要了解一下刷新率到底是什么意思?咆哥先举一个非常易懂的例子,且看下面这幅动图。

 

小时候经常玩这种画在小本本上的翻页漫画,如果你快速翻阅本子的话,每页固定的图画就能连续起来,如同是动画一般展现在你的眼前。但如果翻阅的速度太慢的话,就得不到这种动画效果,相反,如果翻阅越快,那效果就越是自然、流畅。 如果把手机刷新率比喻成翻页动画,那么 10Hz 可能就是普通的翻页速度;60Hz 就是超级快速的翻页速度,快到人眼几乎分不清是不是在翻书;而 90Hz 以上就是超级、超级、超级快的翻页速度,人眼已经完全分辨不清这翻页的事情,就等同是在看视频动画。

 

实际上手机刷新率有着它自己的定义,即指屏幕上的图像从上到下重复扫描的次数,刷新率越高,所显示的图像(画面)稳定性就越好。 60Hz 的意思就是一秒钟手机屏幕可以重复扫描 60 次。

一个动作如果只刷新 5Hz 的话,就有点像 VCD 机卡碟了一般,一帧一帧往前进;如果将这个动作用 60Hz 或者 90Hz 来做的话,那么这个动作看起来就极为顺畅了。 从 60Hz 到 90Hz 的刷新率,体现在手机体验上面,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滑动屏幕时的过度效果,60Hz以下刷新率的屏幕只要仔细观察屏幕由上而下的滑动效果,可能会出现些微的拖影效果;60Hz本身可能没有明显拖影效果,但是再看90Hz的滑动效果,你又可以发现后者要比前者更加顺畅、自然一些。

 

总而言之,刷新率越高,实际使用中主要体现在画面流畅度、视觉效果、动画过渡、触控反馈以及滑屏手感上面。 说实话,从 60Hz 刷新率到 90Hz 刷新率,用户的综合体验还是有所加强的,但人眼所及之处都是有个界限的,90Hz 有没有达到人眼分辨的极限呢?120Hz、144Hz 的存在还有意义吗? 有人说,目前电脑显示器的刷新率已经做到了 360Hz,是不是从侧面证明了 144Hz 刷新率存在的价值意义呢? 实际理论上,人眼的识别连贯图像的速度是24帧/s,超过这个帧数的刷新率,人眼观看的时候就不会形成卡顿的感觉,但是想要看到更高的流畅度画面,人眼可以接受更高的帧数。

 

有研究表明,飞行员的平均人眼帧数为 220Hz,而普通人的敏感度较低,少部分人超过 60Hz 左右比较难察觉其中变化了,尤其是超过 90Hz,能够分辨出差异的人少之又少。 但这也不能光靠理论去说明,还是需要得到实验验证的。 外媒 NCIX 曾对此进行了一项实验,安排实验员同时参与使用 240Hz、144Hz 两种屏幕,左边是 240Hz 刷新率屏幕,右边是 144Hz 刷新率屏幕。

 

NCIX Tech Tips 测试 在未告知参加者屏幕属性的前提下,四分之三的人觉得两个屏幕都很流畅,但是分不清到底哪一个更加流畅;还有四分之一的人不到一分钟就分辨出了左边 240Hz 刷新率的屏幕更加流畅。 由此可见,这个人眼分辨刷新率的极限,也是因人而异的。 然后 NCIX 得出了一下结论:人眼确实可以分辨出 144Hz 与 240Hz 的区别。但是从 144Hz 升级到 240Hz 的感受,没有 60Hz 升级到 144Hz 那么明显。

 

所以在文章的最后,咆哥只能给出你们一个非常诚恳的建议,90Hz 其实已经非常满足我们普通人类了,没有必要追求 120Hz 以上刷新率的屏幕,除非你非常人,能像飞行员那样分辨出 220Hz 刷新率,144Hz 刷新率手机只适合那些肉眼高手了。 再者说了,屏幕刷新率越高,对处理器、显卡的要求也会更高,反过来理解就是,高刷新率的屏幕给核心硬件带来的负担也会更大一些,如果人眼分辨不出高刷新率的效果,等于是带来一些副作用,不是么?

原文标题:iPhone13 升级高刷,但 120Hz 真的重要么?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哎咆科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