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和Microchip等品牌MCU微控制器的分类及特点

描述

 

ST的MCU可以分为8位的STM8、32位的STM32和SPC5。

1.STM8

STM8主要针对C51市场,为低性能8位MCU。主要分为三类: 

STM8S:主流MCU

STM8L:超低功耗MCU

STM8AF、STM8AL:汽车级MCU

 

2.STM32 MCU

STM32 MCU包含4类:

高性能MCU:STM32F2、F4、F7、H7

主流MCU:STM32F0、F1、F3、G0、G4

低功耗MCU:STM32L0、L1、L4、L5

无线MCU新成员:STM32WB35/30

双核、多协议STM32WB无线微控制器,支持蓝牙 LE、Zigbee和Thread连接

STM32WB是基于64 MHz主频、ArmCortex‐M4内核(应用处理器)和32 MHz主频、Arm Cortex-M0+内核(网络处理器)的双核无线微控制器,支持Bluetooth LE 5.0和IEEE 802.15.4无线标准(比如ZigBee和Thread)。

 

超低功耗蓝牙

蓝牙低功耗射频收发器采用蓝牙技术联盟认可的Bluetooth 5.0无线协议栈和配置文件,符合Mesh配置文件要求的V1.0蓝牙技术联盟版本,以及适用于任何蓝牙低功耗或专有解决方案(包括Zephyr或Arm Cordio协议栈)的HCI。

IEEE 802.15.4标准、Zigbee、Thread

通用IEEE 802.15.4 MAC层确保STM32WB可以运行专有协议或通用协议栈,包括Zigbee PRO 2017和OpenThread低功耗Mesh网络协议,为设计人员提供更多物联网连接选项。根据设备尺寸和OTA功能,提供不同的认证方案,以灵活优化开发平台并实现产品应用的更大自由度。

STM32WB MCU可在并发模式下运行支持802.15.4无线协议、Zigbee和OpenThread的蓝牙LE 5.0,以便在安装和配置期间更方便地管理设备。此功能大大提高了这项技术的易用性和整体用户体验。

主要特性

STM32WB MCU基于两个完全独立内核的创新型架构,一方面针对无线通信相关的软件代码的实时执行进行了优化,另一方面在资源利用和电源管理表现得更为灵活,实现了更低的BOM成本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STM32WB MCU系列采用与STM32L4超低功耗微控制器相同的开发技术,提供相同的数字和模拟外设,适用于需要延长电池寿命和复杂功能的应用。

STM32WBx5无线微控制器支持多种封装和不同的内存大小可选,以实现用户产品不同性能需求的灵活性,并满足不同产品性能级别的复杂性。

STM32WBx0超值系列侧重于基本的常规应用,为开发人员提供功能优化且经济划算的解决方案。

系统外设
STM32WBx5系列支持多种通信功能,包括实用的无晶振USB 2.0 FS接口、音频支持、LCD驱动、触摸感应、多达72个GPIO、用于优化功耗的集成SMPS和多种低功耗模式以最大限度地延长电池寿命。

STM32WBx0 超值系列面向入门级解决方案,提供基本的外设集(相对降低了芯片工作温度范围)。

该产品系列令STM32生态系统更为丰富、完整,从产品定义到原型设计阶段,再到最终平台确定的各个环节,都为设计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灵活性。

NXP恩智浦

 

恩智浦半导体(NXP)创立于2006年,先前由飞利浦于50多年前所创立。总部位于荷兰。2015年,恩智浦收购飞思卡尔。

不久前,推出S32K3微控制器(MCU)系列,这是其S32K产品线的最新成员。S32K1系列于2017年发布,标志着解决软件在汽车开发中的核心作用的重要转折点。新的S32K3系列专为汽车电子,电池管理和新兴区域控制器而设计,其增强的套件涵盖了安全性,功能安全性和低级驱动程序,从而继续简化了软件开发。

S32K3系列可提供512KB -8MB闪存的扩展性,最多具有3个ArmCortexM7内核。此外,这是恩智浦首款提供突破性的MaxQFP封装的NXP MCU,与标准QFP相比,其占地面积可减少多达55%。S32K3结合了可扩展的硬件和易于使用的软件,旨在加速下一代车辆功能的创新。

恩智浦在8位、16位和32位平台上拥有广泛的MCU产品组合,具有领先的低功耗、模拟、控制和通信IP功能。

 

一,NXP的处理器可以分为5类:

Arm处理器

Arm微控制器

Power Architecture

其他处理器和MCU

传统MCU/MPU

常见的典型处理器如下:

1.Arm处理器

基于ARM的产品组合提供了极高的集成度、广泛的软件和硬件支持以及全面的性能。Arm处理器 分为2类:

 

2.通用微控制器 

恩智浦的Arm微控制器比较多,官方将其划分为4类:

微控制器

汽车微控制器

无线连接微控制器 

较早型号的微控制器

恩智浦将Kinetis的优点和LPC技术结合在一起,通用MCU基于Cortex-M内核,主要包含4类:

LPC800系列:超值型、入门级、8位替代产品;

K32 L系列:超低功耗、针对低功耗应用进行了优化;

LPC5500系列:主流效率、通过嵌入式内存平衡集成、性能和成本;

i.MX RT跨界处理器:性能和集成、超高性能和内存可扩展性;

 

3、i.MX应用处理器

i.MX应用处理器基于32和64位Arm技术,多核解决方案,适用于多媒体和显示应用,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可扩展、安全可靠等特点。

包含5个系列:

i.MX RT系列

i.MX 8系列

i.MX 7系列

i.MX 6系列

i.MX28系列

 

4、i.MX RT系列跨界MCU

i.MX RT系列跨界MCU算是这里的主角,前不久,恩智浦推出了Cortex-M7 + M4内核的MCU(i.MX RT1170),主频高达1GHz,打破MCU低频的传统。

i.MX RT系列跨界MCU又分为多个系列: 

单片机

Microchip微芯

 

美国微芯科技公司,成立于1989年,于2016年收购了爱特梅尔(Atmel)。

微芯的微处理器主要分为4类:

8位 MCU

16位MCU和DSC

32位MCU

32位MPU

 

1、8位微控制器

微芯的8位微控制器主要包含两大家族:PIC和AVR。

特点: 

MCU开发的最简单切入点

专为实时控制应用而设计

完全兼容的设备系列成员

2、16位MCU和DSC

PIC24单片机非常适合那些性能或存储能力超过8位MCU的应用。

分两类:PIC24 MCUs and dsPIC DSCs。包含:PIC24、dsPIC30、dsPIC33等。

特点:

MCU具有DSP性能的简单性

精确的电机控制和无传感器的磁场定向控制

具有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高效数字电源转换

针对关键安全应用的强大功能安全性

3、32位MCU

微芯32位的微控制器具有更高的性能。

 

特点:

低功耗,高性能MCU,可运行多线程应用程序

适用于HMI应用程序的基于硬件的触摸和图形功能

安全功能包括安全启动,安全固件升级,硬件隔离,密钥保护等

高度集成的连接性:CAN-FD / CAN,高速USB,以太网

广泛的产品组合提供可扩展性,可以轻松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有三个不同性能,多种系列:

单片机

产品亮点:灵活的节能技术,在功耗和性能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

活动和睡眠模式下的超低功耗

睡眠唤醒时间短

SleepWalking外设和处理系统

低泄漏处理技术

低功耗工具:Power Debugger和Data Visualizer

Renesas瑞萨电子

 

Renesas(瑞萨电子)于2003年4月1日,由日本的日立制作所半导体部门和三菱电机半导体部门合并成立。总公司:日本东京都。

瑞萨电子的MCU可分8位、16位、32位及64位MCU

 

1、RL78系列8/16位超低功耗MCU

最大工作频率:20-32MHz

应用范围:一般用途、传感器、电机控制、液晶显示器、低功耗蓝牙、Sub-GHz无线通讯、安全。

 

2.RX系列32位高功率效率MCU

最大工作频率:32-240MHz

应用范围:一般用途、电机控制、安全、电容式触控、电池供电、LCD控制、工业网络、云连接。

 

3.采用 Arm Cortex-M 内核的 RA 系列 32 位 MCU

最大工作频率:48-200MHz

应用范围:电机控制、LCD控制、网络、电容式触控、安全。

单片机

最新RX家族:32位高功效MCU

RX产品家族包含四个产品系列:具有最佳性能和最强功能的旗舰产品RX700系列;标准RX600系列;完美兼具高效率和高性能的RX200系列;和具有极低性能的入门级RX100系列

嵌入式系统的复杂架构

对增加价值和系统复杂性的需求要求更高的微控制器(MCU)性能。同时,还需要节能和更长的电池寿命,因此也要求更低的功耗。RX内核将继续发展,以满足这些需求。

 

单片机

继承前辈优势的新一代CPU

RX内核结合了H8S,H8SX,M16C和R32C系列的CISC架构的优势以及SuperH系列的RISC架构的敏捷性。

 

强大的安全性

RX单片机预见了物联网(IoT)时代,具有内置的加密功能,可保护设备免受病毒的窃听,进入和执行。还提供具有内置Trusted Secure IP的产品,这些产品提供了更强大的密钥管理以实现更高的安全性。

原文标题:热搜MCU微控制器:ST、NXP、Microchip、Renesas的分类及特点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易库易】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