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聚焦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同时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2021年的上海市政府报告中提出,上海要聚焦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打造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化数字之都,推进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以及治力数字化。

  然而,伴随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老年人难跨越“数字鸿沟”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如今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用不来扫码支付,不会网上预约,不会申请随申码,尤其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需要提前预约进入……对一部分老年人来说,无疑是限制了他们的便利生活,甚至影响了他们出行、就医等“刚需”。

  数字化转型既是科技给人们带来更多生活便利,这一革新又“不让一个人掉队”。1月24日-27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代表们在纷纷建议上海加快数字化发展的同时,也对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如何在客观现状和发展趋势中求得最大共存,帮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甚至更多未知的障碍,让各类公共服务真正实现无障碍的数字化,成为了大家长期关注的话题。

  闵行区华漕镇党委书记吉玉萍认为,要加强以人为本的“数字包容”。她提出要从老年人视角和思考入手,增加研发关注投入,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强化保障性、兜底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更便于老年人操作使用的数字终端产品,打通更顺畅的数据共享渠道,推动更多与老年人相关的事务、服务功能集成,把技术从“一网办”向“一键办”再做升级,真正提升数字化对老年人群体的可及性。

  此外,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目前上海超35%户籍人口为老年人,到2030年,70后也将步入老龄人群。不少老年人退休后,心态会逐渐变得消极,表现在人际交往日益减少,或是各种买买买不停,久而久之的后果就是引发种种身心健康的问题。

  实际上,现代社会的不少老年人退休后的体力和脑力仍处于旺盛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提升老年人,特别是身体尚好且经济上能自立的低龄老人,是需要整个社会来思考的。

  据悉,上海以“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的两网建设为牵引,构建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新方式,针对老人们的服务也在不断增加。例如,上海试点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如果12小时内水表读数低于0.01立方米,街道的“一网统管”平台就会接到报警,并将信息反馈给街道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相关人员第一时间上门查看老人情况。通过智能交互,让老人安心,也让老人的儿女们放心。

  “借助大数据技术,依托‘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为老年人搭建一个专门服务于养老产业的数字化平台,提升为老服务效率。”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提出具体意见。他表示,该平台一方面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及时精准掌握本市老年人动态提供服务,让每个上海市老人的声音都能被听见,另一方面可以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如激发老年教育市场活力,推进全社会数字化,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