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修复技术之解决电池热失控的方案是什么

今日头条

1100人已加入

描述

解决电池热失控的出路.热失控的条件之一是电池内部温升高导致析气电压下降,使充电电流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池内部温升.如果控制充电电流不增加,破坏了热失控的循环条件,电池就会逐步形成热平衡,所以也不会进入热失控.

如果充电电流在某一值时不下降或者时间很长,就说明电池将进入热失控.如果在恒压充电以后,对某数值的充电电流时间进行限制,达到一定时间以后自动下降,就可以在保证充入电量的前提下,自动降低充电电流,一直到进入浮充电的电流值.这样充电时间随稍微长些,但不会出现电流上升,也不会出现充电不中止.

一般的解决方式

――降低恒压值.

例如把普通36V电池的恒压值由44V降到43V.

――提高充电转入浮充电压的电流值.由200mA提高到300mA甚至400mA.

然而,一些进入热失控状态的电池,恒压充电时电流降至600mA~1A就不再下降,有一些甚至上升.2002年夏季,有些胶体电池热失控失效高达10%!

在环境温度低于10℃以下,又出现低温欠充电现象,引起电池容量下降.

特殊的解决方式——“伪恒压充电”

―采用带有负脉冲的充电.

在电化学中,对于极板来说,充电是放热反应,放电是吸热反应.足够的负脉冲可以降低极板温度.如果放电脉冲是充电脉冲最大电流的1.5~2倍,恒流充电期间电池的温度上升就小,恒压充电期间,放电脉冲电流不能减少,反而需要保持,这样电池温升就相对于没有负脉冲的温升更小.这样减少进入热失控的条件.

由于恒流充电期间的负脉冲具有“去极化”作用,达到恒压充电以前充入电量就多一些,或者可以减少补足充电时间,或者在相同的充电时间以内可以降低进入恒压充电时间的电压.——采用dV/dt和精密温度控制的“伪恒压充电”电压.

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