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虹科PCAN-PCI卡实现CT医疗设备的数据采集与装置控制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基于虹科PCAN-PCI卡实现CT医疗设备的数据采集与装置控制 

传统CT医疗设备各控制部件之间的信息交换均采用电缆直接连接的方法,在简单系统中,这种直接连接电缆的方法无可厚非,但随着CT诊断设备的快速发展,现代医疗行业日益增长的数据采集与控制需求,这样的简单布线已不再能使当下CT设备有良好的的抗干扰能力与电器性能等。

CAN总线技术在医学上的历史始于许多年前,将CAN卡应用于CT系统,不仅能够简化现场布线,节约材料,还能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节约成本的同时,也能使医务人员在远端安全区域内操作CT机,减少X射线的辐射。

挑战

CT医疗设备所面临的挑战

对于诊断 CT 设备,由于设备工作现场 X 线辐射的存在,操作人员除完成必要的摆位工作外,必须尽可能在远端安全区域内实现对现场数据的采集和设备的控制,以避免受到放射性伤害。正因为具有这一特殊应用要求,PC 机与控制对象间有一定的距离。

在传统控制条件下,如果要求计算机对扫描装置的 30 路开关量信号进行控制,计算机内嵌入式板卡必须与控制单元通过 30 芯以上的电缆进行连接,进而对扫描装置进行控制。这样一来,现场的信号线过多,会导致安装繁琐,调试不方便,且传统的控制系统中采用 RS232 通讯模式,接口使用非平衡发送器和接收器,两个传输方向只有一个信号地,所以电器性能不佳,抗干扰能力差。

方案

基于虹科PCAN卡的CT医疗设备系统

采用CAN总线控制连接,只需要计算机通过虹科PCAN-PCI卡出来的两根信号线 (CAN+,CAN-) 与扫描装置连接进行通讯。这样,与原系统对照,在与扫描装置通讯控制中即可节省 30 根线。同理,分布控制单元越多,成本越节约。我们采用具有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通讯模式,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收发器具有高的灵敏度,传输信号距离远,也提高了系统抗干扰能力。

CAN

图:系统结构框图

虹科PCAN-PCI卡的关键特性

关键特性

①PCAN-PCI卡可将具有PCI插槽的PC集成到CAN网络中。

②该卡有单通道或两通道版本。

③采用光解耦版本,在PC和CAN端之间可确保高达500V的电流隔离。

④提供了CAN监视器Windows PCAN-View和编程接口PCAN-Basic。

⑤扩展的工作温度范围从-40到85°C

总结

通过虹科PCAN-PCI卡实现实时CT医疗设备的数据采集与装置控制,不仅可以简化布线,节约成本,也可以满足系统电器性能,提高抗干扰能力,在远距离的情况下,使医护人员少受X射线辐射同时精准采集数据、控制设备。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厂商采用PCAN接口

编辑:j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