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R正在进入行业的价格战?

描述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随着技术进步、入局玩家的增多,国内AMR产品价格正在逐年下降,以负载1吨为界限划分的话,1吨以下的AMR产品均价由2018年的23.5万降至2020年的17.5万,1吨以上的AMR产品均价由2018年的38.6万降至2020年的30万左右,AMR产品价格年均降幅在10%~15%区间。(注:以上价格都为均价)

而鉴于预期价格会下降,一些更成熟的供应商正努力让车辆平台实现标准化,以便用同一底盘为各种车辆和有效载荷提供服务。这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让他们更有效地增加产量,同时也让他们在降价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

产品正在迈入同质化

当这类提供标准化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的时候,同质化就开始出现。

其实从2020年开始,市面上较为常见的主打工业场景的AMR企业其产品就开始渐趋同质化,从最基本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到潜伏式AMR、滚筒对接AMR、叉车AGV,大家的产品形态渐趋雷同,技术差距也越来越小。

斯坦德机器人合伙人王茂林表示:“将AMR的产品力以10分为满分来计算的话,现阶段8~9分的产品同质化严重,9分以上的产品还没有出现同质化竞争,而某些行业/市场对产品的要求很高,至少9分起步,例如半导体行业、海外市场等,这些都是没有出现同质化竞争的。”

优艾智合CEO张朝辉表示:“我觉得工业场景的产品同质化竞争已经出现,优艾智合将会在软件和场景两个关键词上下功夫,在一些具体场景上,优艾智合已经属于细分行业领先,接下来是守住阵地,然后攻陷别人的阵地。”

隆博科技CEO佘元博认为:“产品正在迈向同质化不假,但这不能代表行业迈入同质化竞争。现阶段,技术同质化确实比较严重,接下来是产品同质化,但要落到应用场景一定是有差异的,有的主打叉车类AMR场景,有的主打仓储订单拣选场景,有的主打工厂料车搬运场景等等,至于服务类的场景就更多了,然后再落实到各自主打的客户行业那就比场景更丰富了。场景的同质化还没开始,直接的客户竞争就更远了。”

“不仅如此,AMR技术、产品、场景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差异化点可以挖掘。”佘元博讲到。

卡位战与价格战同行

产品渐趋同质化之后必定会面临着价格的下降,那么这种产品价格的下行是不是就是行业价格战的开始呢?

优艾智合市场总监关健表示:“价格战现在已经有出现的苗头了,不过这种价格博弈主要集中在基础搬运的车型上,未来几年内会有一批找不准价值点的企业遇到经营瓶颈。但优艾智合很不希望在这个行业还没有几家上市公司走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杀价格了。换言之,价值天花板不捅破的话,价格战对行业内所有玩家都是损伤。”

王茂林认为:“现阶段,AMR过线企业已经开始跑马圈地,在自身的优势行业进入卡位战。至于价格战,个别行业会出现,但是整体行业还未出现,而且个别行业的价格战也不可持续。”

“降价幅度一两万的话,太小,谈不上价格战,而如果降的幅度特别大,甚至低于成本的话,那么这个产品它一定是不可持续的,首先是商业模式不可持续,其次就是它这个产品根本就不可能为客户真正去解决问题,进而创造价值。即使低价中标,最后还是没有交付客户,损人不利己,所以说价格的合理有序下降是符合商业逻辑的,而现阶段在工业行业打价格战是自取死路。”王茂林讲到。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彰缘认为,产业链的逐渐成熟促使AMR成本的逐年降低,同时,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将更多反映在价格上,未来3年将会是AMR厂商关键的“卡位期”,价格下行或将是长期行为,众多竞争要素中,价格因素的主导作用更多反映在战略客户上,短期内AMR领域全面爆发价格战的概率较小。

战略决策,回归场景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破局之道会是在哪里呢?是用技术拉高市场准入门槛,还是往下沉,用方案开拓市场?

作为一款科技属性极高的产品,AMR的发展离不来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的进步,而随着上游核心零部件进入技术瓶颈,很多人将目光转到了AI、5G、工业互联网等新兴的全产业技术。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国际副总经理王勇强调:“在移动机器人融合5G落地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只要有四点,分别是目前5G网络的信号覆盖区域有限、本地组网异常繁琐、移动机器人控制本身不支持5G技和5G的成本问题。”

迦智科技CEO陈首先也表示:“现有条件下部署5G的成本是显然高于工业WIFI的,这对成本敏感的大部分制造业厂商来说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其次目前可以看到的5G建设趋势是,基础设施铺得开,终端设备还比较少。”

至于AI就更远了,单看这段时间各大AI独角兽折戟IPO,就能看出来,所谓的AI现阶段更多是空中楼阁,不堪大用。

所以大家都将目光放在了不同的细分领域,进入2021年,AMR行业分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大的行业划分如3C精密电子、锂电、鞋服、光伏、汽配,再精细的如3C精密电子里的SMT、晶圆、封测等等,大家都在努力找准自身的优势行业,进行差异化竞争。

总之,AMR这个行业快速的从天使和A轮冲进了B轮,技术亮点已经很难作为企业的成长动力,企业更需要的是价值场景。目前还没有找到规模化落地场景的玩家可能会遇到很大挑战。

随着技术本身能带来的越来越少,技术的商业转化逐渐成为核心。换句话说,找不到真正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技术,即便很先进,也会遇到生存问题。

编辑:j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