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严禁美国公司直接向中国出口28nm相关的设备

描述

6月21日,据业内传闻,美国商务部收紧了审批大权,严禁美国公司直接向中国出口28nm相关的设备。同时,没有获得美国许可,任何使用与该制程相关的公司也禁止从第三方转移相关设备进入中国市场。

据台媒报道,台积电、联华电子在大陆扩大28纳米制程产能的设备,没有获得美国的供应许可。不仅如此,中国台湾的晶圆制造商若想把在台的美国设备转移至大陆工厂,也需要获得美方的许可。虽然美国方面没有明令禁止,但申请的结果却是如此。

如今,全球缺芯、价格上涨的现象出现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主要应用领域,手机、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芯”问题,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封装测试等都出现了短缺,人才短缺的现象是一直存在的。目前缺芯已然蔓延至所有产业,带动了各政府和各产业界对于半导体的投入,“缺芯”现象及其他政治问题使得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进入重大调整期。

而“缺芯”现象在中国尤为严重,除了产能不足造成的芯片短缺外,还存在华为、中芯国际等多个企业受到美国禁令影响,在先进制程上受到阻碍,造成海思芯片无法制造,中芯国际无法取得阿斯麦的EUV光刻机等关键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核心技术被“卡脖子”,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成为重大战略,举国体制下发展半导体已成为共识。

28nm作为成熟制程和先进制程的分界点,是中国短期内实现成熟制程芯片国产替代化要攻克的关键节点。如果未来美国明令禁止向中国出口28nm相关的设备,将大大延长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实现完全自主的周期。因此,必须要加快技术自主可控的步伐,在差距小的成熟制程上掌握自己的话语权,使成熟制程芯片实现国产化替代。倪光南院士表示:“一旦我们28nm芯片实现了完全国产化,很多下游应用行业将都可以实现国产芯片的自给与替代。”

28nm以上制程对缓解汽车领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曾表示,当前,我国各类芯片中MCU控制芯片最为紧缺,国内MCU控制芯片企业最为薄弱。截至目前,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为15%,其中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5%。

如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所言,汽车芯片不像消费类电子要用到7纳米、5纳米,现在14纳米,甚至28多纳米,在汽车行业内用起来根本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对于汽车芯片,国内应该主要解决28nm以上工艺芯片的生产。许海东表示两三年内就可以赶上。

编辑:j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