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质与听力辅助能否成为​TWS市场第二突破口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主要是耳戴、手表、手环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分别占据59.17%、23.08%、17.1%,同时,随着微电子技术、5G等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需求的提升,智能穿戴市场在2021年上半年进一步拓展。

2020年耳戴类产品在智能穿戴市场中坐稳“头部”位置,但进入2021年第二季度,耳戴市场细分市场TWS耳机似乎出现了新的“拐点”,业内人士称之为“洗牌”。Canalys的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TWS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全球TWS出货量增长6.4%,创下三年来的最低增速。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在该季度的耳机AirPods出货量下降25.7%,约为1500万只。

那么,面临市场的再一次“拐点”,TWS耳机市场现状如何,新的突破口又是在哪里呢?

内卷的TWS耳机市场

时间回到2019年,苹果发布AirPods Pro,主动降噪(ANC)TWS耳机在市场上快速普及,同年,华为也推出了半开放式TWS耳机——HUAWEI FreeBuds 3,随后华米OV相继推出ANC TWS耳机。除了终端厂商,不少供应链玩家也加入ANC TWS耳机市场,例如高通、络达、炬芯、恒玄等推出TWS蓝牙芯片解决方案。

到了2021年,三年前活跃的TWS耳机市场逐渐理性,倍声声学产品开发经理周凯表示,TWS耳机市场在技术端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当下供应链端的竞争依旧激烈,内卷非常厉害。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所有的厂商都在寻找新的机遇和突破口。

在看TWS耳机的发展趋势之前,我们先了解整个智能穿戴产业的发展。哲灵投资合伙人CIO于亚飞提到,我们要思考TWS耳机、智能手表/手环、智能眼镜等产品的功能形态、定位以及之间它们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到底,才能理解接下来的产业会是怎么样的发展的一个趋势。

细分到TWS耳机市场,我们或许可以从智能手机的发展窥探智能穿戴产品的进化趋势。不难发现,消费类智能穿戴产品量会朝着体积重量更小更轻,长续航、智能化、无线化、无感化等趋势发展。但电池仍占据智能手机约三分之二的空间,在这背后也反映出电池技术的进展相对较慢,对TWS耳机而言,低功耗将随着技术的进步迎来较大的“解放”,这也是进化的核心。

毫无疑问,低功耗对芯片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主控芯片如何在不损伤音质的情况下往低功耗突破。ADI中国事业部工业医疗消费类产品市场经理Sophie曾提到,面对下一代TWS耳机更加强烈的主动降噪需求,上游厂商如何通过提供高性能芯片与算法解决方案,是TWS耳机“下半场”竞争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

在挑战“下半场”之前,多家芯片厂商早已在低功耗技术上发力,紫光展锐推出TWS真无线蓝牙耳机芯片——春藤5882,实现超低功耗,工作时长提升20%;ADI推出新一代低功耗ANC芯片——ADAU1860;TI针对充电盒也提出了低功耗解决方案……在内卷的市场环境下,TWS耳机“出路”又在哪里?

高保真音质&听力辅助结合能否成为第二突破口

来自高通公司的调研数据显示,全球有40%的用户需要情景听力辅助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听力辅助的前提是高保真音质。楼氏电子高级市场开发经理席金苗表示,这将推动结合音乐和听觉辅助功能的TWS耳机的发展,“当然听力辅助不仅仅只针对有听力障碍的人群,在很嘈杂的环境下也是需要听力辅助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功能。”

由此推断,高保真音质与听觉辅助结合或许也会成为TWS耳机市场持续发展的第二突破口。

席金苗认为,真正的高保真音质是区别于市场领导者的有效方式。在技术端,TWS耳机如何实现高保真音质呢?市面上通常用的是采用圈铁混合结构。据了解,是安克旗下品牌Soundcore在2019年推出采用圈铁结构的TWS耳机,降噪、音质性能广受消费者好评,在2020年Q2登上真无线耳机品牌市场份额前十,与苹果、华为、三星、SONY等品牌同台竞争。

TWS耳机在技术提升过程中逐渐与助听器缩短差距,不管是体积、功耗、音频等各个方面都出现融合的趋势。例如苹果Airpods增加了助听模式;在上游供应链,高通与第三方合作,在平台端集成一些助听的算法从而支持更多的应用;楼市正在通过推出低功耗、更小体积的动铁等相关的声学产品助力助音器与TWS耳机融合。

此外,音频厂商Bose推出SoundControl助听器、助听器制造商Sonova收购森海塞尔消费者部,传统音频厂商或者助听器厂商等大品牌开始进入助听/OTC市场,这预示着未来听力辅助与TWS耳机融合将成为一个新的方向。

小结

正如倍声声学产品开发经理周凯提到的,TWS耳机市场进入“下半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在寻找新的突破。从目前的市场来看,高保真音质、低功耗是实现差异化的重要性能,也让品牌拥有溢价的资格和能力。另一方面,听力辅助功能与TW耳机的融合将给未来的市场带来更多可能性。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编辑:jq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