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旗下星链正式进入海事卫星网络服务市场

军用/航空电子

366人已加入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周凯扬)近日,SpaceX下的星链(Starlink)毫无征兆地发布了名为Maritime的海事网络服务,也象征着星链正式进入海事卫星网络服务市场。作为马斯克旗下的企业,就如同特斯拉一样,SpaceX的野心也是整个市场。但从之前的星链卫星部署来看,虽然低轨的覆盖面积已经冠绝群雄了,但且不说陆地服务区域只占了一半不到,占比全球面积71%的海洋更是一点都没有覆盖。

海洋地区的网络一般已经被几大海事卫星服务供应商把握在手中,比如Inmarsat、Iridium等,而星链Maritime的出现意味着商船、海上油井以及游艇,都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享受到优质的卫星网络服务了。

5000美元一月的“网费”,1万美元的“安装费”虽说星链陆地服务的价格不算高,但在卫星部署的费用和硬件换代下,月费已经从原来的99美元提高到了110美元,硬件费用也从499美元升至549美元。但这些与海事卫星网络的价格相比,也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使用Maritime的用户需要缴纳一次性1万美元硬件费,用于两台高性能的终端,此外还要缴纳5000美元的月订阅费。

这在星链目前提供的服务中可以说是最贵的一档了,哪怕商业版的星链订阅费也只要500美元每月,但在提供的性能上也是顶级的。Maritime提供的带宽下载速度最高可达350Mbps,上传速度可达40Mb/s。相对下载上传速度最多只有25Mb/s,却要价10万美元每月的传统VAST卫星网络系统来说,星链的价格确实可以说是“相对低廉”了,更不用说普通的海事卫星网络往往还达不到这个速度。

 

第二代星链接收器 / SpaceX

另一点就是延迟,这一点SpaceX自己也成了受益者,星链靠接连发射卫星来完成海事网络组网,同样也能方便自己的回收业务。就拿上周日进行的发射来说,这是SpaceX今年的第29次发射,猎鹰九号二级火箭搭载了46颗星链卫星成功发射后,顺利降落在了海上回收平台。SpaceX拥有10艘海上船只设备,用于火箭和卫星的成功回收。

实现这些船只、平台与总部之间的实时高质量通信,可以说是精确降落火箭不可或缺的硬性条件,Maritime将通信延迟降低至50ms,这样远在发射与降落指挥中心的操作员,可以毫无差错地控制一级火箭的回收。而在传统的VSAT卫星通信系统下,延迟高至1到2秒,而这一两秒就决定了火箭是否能够完好地降落。

星链卫星背后的生意星链背后的逻辑其实和一些互联网公司产品很像,他们靠卖硬件并不赚钱,甚至还会倒贴。但随着各大卫星服务厂商和国家纷纷开始部署类似业务,像星链接收器这类的硬件未来或许会更加普及,厂商们可以从头几个月的订阅费中将成本赚回来,在利用后续的订阅费完成盈利。

同样,地面终端的硬件供应商也可以从中受益,星链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典例。星链地面终端的主要受益者还是意法半导体,这点从网上的各种拆解视频中也可以看出,接收器巨大的PCB板上遍布着各种芯片元器件,包括意法半导体的GPS和射频前端芯片,网上更是爆料SpaceX与意法半导体签下了24亿美元的大单。再者就是路由器、天线和线材了,新版本的星链套件中特地附带了专有接口的连接线,因为其无线路由器并没有以太网接口,所以用户基本已经被捆绑在这一硬件生态上了。如果你想使用有线网络的话,还得花25美元在官方商店购买一个以太网转接器,但你必须得是订阅用户才能购买,等于说又被绑定在了其软件生态上,这种商业模式确实毫无死角。

此外,现在星链已经不再只是提供个人与固定位置的卫星网络服务了,单单今年就接连推出了商用版、可迁移位置的RV版以及海事版Maritime,可以想象下一步就是马斯克曾经提到过的车载版了。不过虽然星链已经在往这方面推进,但车载的情况明显更为复杂,至少就目前的接收器设计来说,无论在车身上哪个位置装配这个庞大的接收器都不合规定,除非有朝一日SpaceX进一步改善其天线设计,做到更高的集成度,届时说不定星链的接收器可以作为特斯拉的可选配件,至于作为其他车厂的后装配件,现在看来还是想想就好。

原文标题:星链终于开始抢海事卫星的生意了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电子发烧友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审核编辑:彭静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