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介电常数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介电常数是我们作为射频工程师经常碰到的参数,所以今天就来聊一聊它。

如果一种材料能储存能量,就可以被称之为介电质。而介电常数是介电质材料的一个参数。

比如说,电容可以存储电荷,而当电容平板中间填充有介质时,存储的电荷会更多。介电常数越大,储存的电荷就越多。

一般微带电路,比如天线,其尺寸与波长相关。PCB的介电常数越高,其对应的波长就越短,所以当要设计小型化天线时,首先想到的就是采用高介电常数的材料。

这里强调一下,介电常数其实是一个复数。实部,是衡量介质材料存储来自外部电场的能量的能力;虚部称为损耗因子,是衡量材料对外部电场的耗散。

pcb

将虚部与实部的比值定义为损耗角正切。

pcb

一般器件手册上,给的介电常数的值,其实是指他的实部。但是不要忘了,损耗角正切其实是在表征介电常数的虚部。

pcb

那介电常数是不是不变的呢?

答案是NO。

从上面截取的PCB板材手册就可以看出,在给出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值的时候,右侧都有对应的测试条件,分别是频率/温度。

所以喽,材料的介电常数不是个恒量,会受频率和环境的影响。

而且,从手册上可以看出,厂商推荐的设计值和测量值不一样。

什么是设计值?就是你用HFSS等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仿真时,材料的介电常数的设置值。不过,这种设计值,目前也只在rogers公司的手册上会看到。专业的就是不一样。

Rogers的一篇文档上是这样说的:

These are Dk values that can be used reliably and accurately within commercial computer-aided-engineering (CAE) software tools. The Design Dk values are measured by yet other measurement techniques, the differential phase length method.

意思就是,你仿真的时候,可以放心大胆的用。

除了频率和温度,铜的表面粗糙度也会对介电常数产生影响。

pcb

介质材料中存在多种极化效应,包括离子导电、偶极极化、原子极化和电子极化。这些都会对介质的介电常数产生影响。

当原子互相结合成为分子时,在最外层的电子便会由一原子移至另一原子或成为彼此共享的电子。电子的这种重新排列可能会导致电荷分布不平衡,从而产生永久偶极矩。在没有电场时,这些的方向是随机的,不存在极化。但当外部加有电场, 电场 E 将在电偶极子上施加扭矩 T,使偶极子旋转与电场对齐,从而导致定向极化发生。如果场改变方向,扭矩也会改变。

这种取向变化时产生的摩擦会产生介电损耗;在微波频段,这种极化方式会导致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均发生变化。

pcb

比如,水就是极易发生取向极化的物质。

微波炉之所以能加热食物,就是因为食物中有水,电磁场穿过水,使水分子发生取向极化;电磁场方向变化时,水分子取向变化时的摩擦产生热量,使食物变热。

对于真正均匀的介质,例如真空,介电常数是一致。

但是大多数PCB材料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Dk值。当外加电场时,这些材料中会有不同的极化特性。 所以很难真正定义高频 PCB 材料的 Dk 行为,进行高频电路设计时,只能将其数据表中 Dk 值视为近似值以作为参考。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