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CMMI标准的组织如何有效地采用ASPICE

描述

  作者:Vaibhav Anand,Shilpa Banerjee

  基于丰富的汽车经验的精心设计的流程造就了可靠、符合客户要求并符合所需标准的产品。作为流程标准,CMMI 和 ASPICE 都确保您的组织能够建立一个流程模型,从而能够开发高质量的汽车软件。

  然而,ASPICE是一个专门为汽车软件开发而设计的过程,因此增强了CMMI的优势。此外,ASPICE还与大多数汽车组织现在采用的ISO 26262标准共享一些工件。

  尽管ASPICE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只有在汽车软件的主导地位大幅增加之后,它才获得了整个行业的认可。主要从事汽车嵌入式解决方案的组织也开始了解其重要性和相关性。许多早期符合CMMI 2.0或3.0标准的组织开始过渡到ASPICE。虽然这两个CMMI都提供了有关如何开发可靠软件的通用指南,但ASPICE深入研究得更深入一些。此外,CMMI合规性展示了整个组织的成熟度和能力,但ASPICE是特定于项目的。为建立一个项目的 ASPICE 合规性而执行的活动不能重用于另一个项目。下一节将更详细地讨论CMMI和ASPICE之间的差异。

  ASPICE与CMMI有何不同?

  如前所述,ASPICE对于符合CMMI标准的汽车组织来说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为了启动这一进展,利益相关者必须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差异,以便他们做出明智的决定。

  ASPICE 3.1CMMI 2.0

  ASPICE更关注与V模型开发相关的实践。软件开发、系统工程、项目管理、质量保证和配置管理属于 ASPICE 的职权范围。

  CMMI更详细地阐述了项目管理(PMC,PP)和组织层面的实践。但是,工程过程的详细说明较少。

  重点介绍软件、硬件、机械部件如何互联(插件)、各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等。无法针对 CMMI 2.0 映射系统工程实践

  在过程领域方面,一长串工件/工作产品,如质量保证计划、软件需求分析中的验证标准、系统需求分析等,在ASPICE中是强制性的。对于CMMI 2.0,与ASPICE相比,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工作产品,系统集成测试等不是强制性的。

  对于任何符合ASPICE的项目,专用的QA资源都是强制性的,差距评估也是如此。这两个方面对于 CMMI 2.0 来说都不是强制性的

  尽管CMMI和ASPICE之间存在这些差异,但仍有一些重叠必须利用,以使向APSICE的过渡更顺畅,更快。

  从 CMMI 2.0 和 ASPICE 3.1 迁移的业务案例

  CMMI 2.0 Level 3 或 Level 5 成熟组织在 ASPICE 3.1 方面仍可能存在差距。因此,应该有一个商业案例来为符合CMMI的组织采用ASPICE。要问的问题是,它是否会使组织受益,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真的需要,我们是否有来自客户或项目类型的此类需求?在当今的汽车生态系统中,无论是欧洲、亚洲还是美国市场,ASPICE 已成为标准的业务需求,并可能成为交易的破坏者。

  指定在ASPICE中要实现的目标能力水平非常重要,因为行动计划,差距分析,纠正和改进措施取决于它。ASPICE L3 就是要拥有完善的 QMS(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支持在项目中部署符合 ASPICE 标准的制度化程序、指南和模板。组织可以以能力级别 2 为目标,作为第一步,然后以 CL3 为目标。此外,如果团队有信心,直接瞄准 CL3 也没有坏处。通俗地说,ASPICE 3.1中的CL2是项目管理,验证,配置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组合。在CL3,必须遵守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程序、指南和模板。此外,必须评估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资产、工件和能力,以便它可以对所有适用的项目发号施令——需要做什么,怎么做。

  执行差距分析 - CMMI 到 ASPICE

  一旦确定了这种需求,建议在组织级别进行深入的差距分析,即过程定义,过程改进和指南,以在项目中实施过程,然后在项目级别,如何在项目范围内使用和实施组织定义的实践。

  差距分析基本上评估可用的设计质量管理体系、资源、政策、手册、指南、模板、实施的实践和工作产品。纠正过程和改进措施由关键利益相关者(首席评估员、共同评估员、组织的高级管理层、质量主管、质量团队)根据优先事项、责任和活动顺序决定,这些活动应有效和高效地缩小差距。

  ASPICE最初是由欧盟资助的一个项目,是作为CMMI的对应物创建的(多年来不断发展,采用多个ISO标准)。因此,人们可以观察到两个框架的术语、概念和实践之间的某种直接和间接映射。类似的概念,如CMMI 2.0中每个“实践领域”中的“意图”,可以映射到ASPICE 3.1中为每个流程标识的“过程目的”。CMMI 2.0中的“示例或示例活动和工作产品”对应于ASPICE中的“输出工作产品和工作产品特征”。在这两个框架中都可以找到非常相似的做法,即两个框架都从软件需求中寻找上游可追溯性。这两个框架都要求评估设计和相关决策,以确定纠正过程。此纠正课程基于阻碍实现目标或指标的根本原因。

  为了在CMMI 2.0(甚至1.3)中通过各种适用流程实现ASPICE 3.1能力水平,几乎所有流程都需要改进,人力资源也需要培训。培训必须涵盖ASPICE的结构,概念和原则。此外,需要修复、审查和批准已确定的差距。必须确保ASPICE评估或差距修复的结果对组织的CMMI评级没有影响。在弥补差距时,应牢记两个框架方面,并应建立中间立场,以避免冗余和不必要的努力和资源。

  从CMMI迁移到ASPICE的可能方法

  一个渴望采用ASPICE的CMMI合规组织,通常首先通过CMMI驱动的流程展示ASPICE合规实践。它必须统一流程和实践,两全其美应纳入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任何过程改进都必须从CMMI和ASPICE的眼睛中可视化。当然,组织将面临许多特定的挑战,必须通过专门的方法和程序来缓解这些挑战。

  完成广泛的映射和隔离后,组织可以在从CMMI过渡到ASPICE时达成基本的经验规则。例如,QA在ASPICE合规项目中的参与程度大大高于CMMI项目。对于符合ASPICE的项目,实现可追溯性和一致性的粒度所需的精力和时间更高。此外,ASPICE项目团队和质量团队所需的培训和指导量在本质上是相当广泛的。这些指针无疑有助于更好地规划和执行项目,这直接帮助我们更快地实现所有相关流程的预期能力水平。

  审核编辑:郭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