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志愿者“ 给乡村学生的一封信 ”

描述

在技术变革和时代变迁中,通过志愿服务回馈社会一直是 IBM 不变的蓝色基因,也是每一位 IBM 人拓展自我、践行“科技向善”的途径。

今年以来,公司开展了一系列倡议与行动,鼓励每一位员工积极投身志愿者服务。例如,在“I Pledge”的倡议中,员工被鼓励投入至少一小时参与社区志愿活动,随地、随手传递科技的温暖。IBM 志愿者可以借  IBM SkillsBuild 公益学习平台 ,选择“听、说、读、写“ 中的一种方式将知识与技能分享给学生及老师,这其中包括了用“给乡村学生的一封信“ 分享自己求学经历、学习经验等这一创意形式。

我们也希望借国际志愿者日来临的机会,与各位读者分享这些彰显 IBM 志愿者心系社区、关爱弱势群体的信件。这是我们分批呈现这些信件系列的第二篇。

写信人:刘荷辉

刘荷辉于 2006 年加入 IBM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部,于 2009 年任专利组合(PPM)副经理至今。其专注于专利事务,如发明挖掘和审核、专利申请撰写等相关工作。在加入 IBM 之前,他曾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审查员。刘荷辉拥有理学博士学位、专利代理人和律师资格。

在 IBM 工作期间,刘荷辉积极参与了 IBM 主导的 IBMer kids 夏令营、历界AI启蒙季、“Reading STEM for kids”、“Walk for Green”、“One letter”等志愿项目。并于 2022 年获得 IBM CEO 颁发的全球“IBM 杰出志愿者”等荣誉。

混合云

以下是刘荷辉给乡村学生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刚为大家上完 IBM AI 启蒙季课程第一节课的刘荷辉老师。你们的开朗热情感染了我们每一位志愿者,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你们的成长环境和我经历的非常相似,借此机会特别想和你们分享一下自己成长的一些小故事。

我父母是地处湘赣边界的一个偏僻农村的农民,我有两个哥哥。父母非常勤劳和节俭,日子虽然过得很艰难,但是他们仍然会想方设法确保我们哥仨能够填饱肚子,不至于太过饥饿。记得我在七岁之前都是吃红薯饭,说是饭,其实红薯占绝大多数,而且有时很多是放了很久、腐烂发黑后又重新晒干的红薯干,一碗红薯饭很难看见白色。我妈后来告诉我,最困难的时候,家里没有买盐的钱;只好收集家里一些破烂,在大中午顶着烈日送到废品收购点卖掉,凑点买盐钱。之所以中午去,是因为可以避免碰到太多的熟人,免得自己尴尬。直到 1982 年湖南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我才第一次吃到真正的白米饭。第一次吃白米饭,我就吃了近六碗!然后整个下午就一直呆坐在家里的石头门槛上,动弹不得,直到现在我都没有打破这个记录。

那时南方的冬天非常冷,雪有时竟能下到齐小孩膝盖深。我记得比较清楚的是,我二哥经常没有合适的衣服穿,冬天有时也没有合脚的鞋穿,有时就穿着用稻草裹着基本没有鞋帮的鞋去放牛。二哥为此责怪我妈不公平,轻慢他。我妈后来的解释是因为二哥个子长得太快,没那么多钱及时给他买新鞋。事实上,二哥是我们兄弟仨中长得最高的。每到冬天,我的手就会生冻疮,然后冻疮会溃烂,形成很深的坑,里面有时会充满鱼冻似的液体。另外手还会有其它很深的裂纹。现在手上还有以前冻伤留下的疤痕。

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我们兄弟三人很小就开始干家务事和农活。那时,我早上会和哥哥一起去放牛、割猪草,然后哥哥背猪草,我牵牛回家。吃完早饭后,我再去离家近1公里远的小学去上学。放学后,我又要一边放牛,一边和我哥一起割鱼草,割满一筐草才赶在天黑前回家。割鱼草刀非常锋利,小时候动作不麻利,难免有时会割到手,鲜血直流,不过那时候身体好,也不用消炎药,如果伤口太深就用点草木灰,十天半个月就自愈了。

吃完晚饭后,在煤油灯下把当天老师布置的功课做完(到后来村村通电,就改用电灯)。比较幸运的是,那时候布置的作业也不多,所以我整个小学生活过得轻松快活。小时候我无论是做家务或者学习,都非常自觉。现在我回家还发现有乡亲仍然用我作为榜样来教育小孩,我的相片居然也挂到了镇上的家风馆,以激励后辈学子。

虽然现在想起来,觉得那时的日子非常艰难,但是我那时是非常快乐的,并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我母亲识字不多,只上了一阵子夜校,识得一百来字,基本属于文盲。我爸上过半年私塾,据说因为每天上厕所次数过多(每天只能喝米少水多的稀饭,有时还喝点凉水充充饥,也没办法不多上厕所),经常被老师训斥;后来因为战乱,又加上家中无力再供他继续念书,也就辍学了。但我爸通过后天努力还是认识了很多的字,后来我少年离家就读,父亲也经常写信勉励我。我父母对教育的重要性有近乎宗教式的认可,对我上学是千方百计地支持。我在做功课的时候,他们绝对不会叫我去做家务。我想也正是爸妈的这种支持,使得我能坚持一直上学直到获得博士学位。

上了小学识字之后,我就比较热爱阅读。我爸有两个弟弟,他们后来都当上了工人。那个时候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区别非常大。两位叔叔给孩子买了较多的书,我就经常向我叔家借书看,现在还记得他们家里用来装书的木箱的模样。看过的书中,印象最深的是金庸全集、鲁迅全集,还有一本袖珍版的艺术百科全书,翻了很多遍。后来在北京的旧书地摊上居然找到同样的艺术百科全书,我当即如获至宝似地买了下来。那时基本上是逮着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但很多书是看不懂的,比如小时候看鲁迅的《狂人日记》,就觉得很恐怖,完全不理解文中深意。总体回忆起来,那时觉得读书是无比快乐的事情。

在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考虑自己以后从事什么职业谋生的问题。一方面是父母时不时像老和尚念经似地提及,不希望我以后还是像他们一样“修地球”—做农民。另外因为我两个叔都是工人,很小就开始有初步的印象:做农民很苦,做个工人能“吃国家粮”,生活要比农民优裕很多。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堂兄妹他们会有相对多点的零食,我叔叔回来的时候会送我们一些。我现在还记得喝过一种酸酸甜甜的饮料,据说是用一种茶菌类泡的水,当时觉得是世上最好喝的饮料。长大后有特意找过这种东西,遗憾的是再也没有找到过。还有我小时候一直身材非常矮小(初二时才 1.28 米),课堂上永远是坐第一排,因此觉得自己不是干农活的料。这些事情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我很小就认为自己必须读书出去,自己的生活才可能好一些。这个想法一直缠绕着自己,贯穿自己的整个小学和中学生活,而且越到后面越强烈。一切想得很简单:克服出身带来的困境,以己之力,改变自己将来的生活。

当时我上的小学是村里的小学,竞争不是很激烈,所以我很轻松地就名列前茅。我后来就读的中学是县立二中,离家 30 余里,必须寄宿。每个月底,就在周六(那个时候只有星期日是休息日)放学后约几个同学一块步行回家,基本上到家就天黑了;第二天下午,我们又要带好下个月的生活费,背上下个月要吃的米(约 40 斤,有时是由我哥顺道送到学校)步行回学校(后来我大哥送了我一辆自行车,才帮我解脱了这个困境)。

虽然县立二中只是在一个镇上而已,但由于优秀生源广阔,我这个村小学“状元”到了县立二中成绩就不突出了,入校考试成绩排到了班上四十多名(当时班上也就五十人左右)。这让我非常担心,担心后就得采取措施:我就早上起得非常早,晚上十点熄灯后就到路灯下去看书。那时是非常专注,我心中只有两个字—“学习”,以至于非常不注意洗澡等这些个人卫生的问题,记得坐我附近的女同学似乎对此很有意见。到初一上学期期末,我就成为了全年级的第一名,后来整个初中基本上都是名列前茅。

在初中第一次体育测试中,我跑一千五百米,竟然没有能跑完全程。这件事情对我刺激很大,所以我后来就非常注意体育锻炼,经常踢足球、跑步。我一直是班上非常好的足球队员,司前锋或者后卫;到了大学,也是班上足球队的主力,也入选了系足球队。中学附近有个非常大的池塘,我经常和同学去游泳。通过这些方法,身体锻炼得比较好,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我也不是 “读死书”的人。整个初中过程是比较顺利的,最后在初中升高中的全县统考中,据老师讲,我考到了全县第五名。但我填志愿时还是填了县立二中,并没有进城读县立一中。

高中时候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刻苦学习,成绩也还是一如既往的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希望通过学习考试跳出“农门”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有时候在学习上逼迫自己太紧,弄得身体很疲惫,精神也特别紧张。我记得后来高考三天,一个晚上都没有睡着,考完最后一科,整个人就像虚脱了似的。然后在焦急难熬中等待高考成绩揭晓。后来大哥和大嫂特意跑到城里教育局去看我的成绩,回来告诉我总分,结果非常好。我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也算是实现了自己小时候立下的目标。

由于信息闭塞,在上大学正式报到第一天前,我都以为从今往后就是国家资助我上大学,并且负担我的生活费用。等到了学校才发现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大学还得自己缴纳学费,生活费还得自己来筹集,而且我报的大学居然要五年才能毕业。当时我大哥送我去报到,他原计划在中科大多呆几天,想在大学校园里感受一下气氛,略微弥补一下自己的人生遗憾;但为了省钱和因为一些入学未办妥的手续,他于当天下午就匆匆离开了学校。那时,我望着大哥背影远去,眼泪落了下来,这一幕真是永生难忘!

五年的大学生活基本上就是靠我两个哥和我的父母经济资助,另外自己也做了一些勤工俭学,并且申请了国家贫困生扶助金贷款,自己也比较节俭,在学习上没有丝毫的放松,努力刻苦度过了大学五年。自己的目标也改变成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将来谋份报酬较好、体面的工作。大学毕业时我拿到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和企业管理专业的两个学士学位。后来因为成绩优异,免试保送了中国科学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也因为这个原因,国家还免掉了我25%的扶助金贷款。到北京后在研究所通过五年的艰苦攻读,最终顺利毕业,拿到了“郭永怀”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获得了博士学位。

回头来看,我觉得自己的经历和其他通过读书出来的农家子弟类似,应该是有普遍性的。如果对自己前面的经历作个总结,我觉得农家子弟首先要有正当的目标,正当的目标可以是希望自己过上体面的生活,也可以是为国家或者家乡做大牺牲、做大贡献等,正当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包容性很大的东西。

第二,是有为自己设定的正当目标努力的毅力。我觉得毅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是一个人不会被困难击倒的根本。其实仔细回顾一下,自己并非智力上乘之人。在中学时候就有好几位同学非常真诚地告诉我说:并不觉得我这个人特别聪明,只是非常有毅力。在做研究生的时候,我师妹也非常坦率地告诉我说:不觉得我是一个高智商的人,就佩服我做研究课题时的韧劲。作为农家子弟,困苦出身也许是一种动力和财富,而绝不会是一个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或者对社会作出有益贡献的永久障碍。现在我已经为人父,我给自己的孩子起的名字是“毅夫”,出自《论语》中的“士不可不宏毅,任重而道远”,就是希望他长大后能做一个有毅力的人。

第三,我觉得做人要正直。我父亲从小就给我讲,“正直的人,从长远来讲,是最终能持久的人”,这一点我在前面的学习和后面的工作中体会是很深的。因此我给自己孩子的乳名取为“堂堂”,就是希望他以后能够“堂堂正正做人”。

第四,我觉得学习、做事要认真。在学习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善于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组织资源解决它。必要时向老师、同学(工作时向领导、同事)寻求帮助。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因为这极有可能成为你进步的契机。

第五,我觉得要学会快乐。快乐是一个很简单、同时也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它又和一个人的天性密切相关。但无论如何,一个人必须学会快乐,否则一生都会过得很不如意,毕竟你不快乐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你只是虚度了它。要学会快乐,首先要乐观,看事情要多看积极面。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难以学到,对一个天性悲观的人,尤为困难。我是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地提醒自己克服悲观情绪,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情。乐观情绪往往能在人最困难的时候起到支撑作用的。其次要掌握一些让自己快乐的方法,比如如果自己取得了好成绩,可以简单地犒劳一下自己,例如吃点好吃的,让自己稍微休息一下等办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发现,要有真正的快乐,就要对自己和对他人有怜悯之心。懂得如何去照顾自己,爱自己,爱家人和你周围的人。最后能够推而广之,去爱其他人,并为之能够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否则,没有爱心的快乐,永远是一种非常短暂的快乐。我们现在愿意去做一些帮助大家的事情,其实也是这种爱心的一种具体体现。我的经历,虽然外人看来或者我自己现在回头看时,觉得那种日子是非常的艰苦,但当时我并没有觉得有多苦。尤其是我小学和初中时候,反而觉得很快乐。

如果我这么辛苦跳出农门就是想和别人一起来喝喝咖啡,聊一些不着边际的天,我觉得以前没有必要这么努力。这个社会在稳步前进,那些有才能的人、踏实肯干的人,只要你努力,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因此我们对这个社会要有乐观的精神。同时我觉得人要有爱心,通过帮助别人来放大自己的快乐。如果仅仅是局限在与人比较,总想着自己吃这么多的苦就要做人上人,自己不如别人就难受,就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相信这种人会四处碰壁,最终郁郁寡欢,苦恼一生。所以我觉得学会爱自己、爱别人是很重要的事情,尽管很难,但必须学会。我也希望自己努力去做。

以前我教会我孩子的第一汉字就是“爱”,希望他长大后明白我的良苦用心(当然这也导致了他一个后遗症,有一段时间他看什么字都以为是“爱”字)。我给孩子写了四句话“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快快乐乐生活,做最好的自己!”这里我也送给同学们,作为共勉!也许最终我们拼尽全力,只不过是完成了一位普通人的生活,但如果活得坦坦荡荡,无愧于天地,再普通的生活,也是值得好好过的。

我们接下来的一系列课,也是希望能够打开同学们通往外部世界之门。也许同学们一堂课下来,并不能完全听懂,但这没有关系,只要你们努力去了解那些新鲜的事物,保持自己的好奇心、饥饿感,知道还有一个比自己所处的、所看到的现实世界更大、更精彩的世界,知道有很多人正为建设这个更大、更精彩的世界而努力,甚至也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终有一天会融入这样的一个世界,改善这个世界,那么这些课程就达到了最初目的,同学们也就有了真正的收获!

祝:

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写信人:李京泽

志愿者李京泽在 IBM 担任 Process Delivery Specialist,目前从事对日采购订单管理业务。工作之余,他投身数码科技自媒体已达 8 年之久。他获得了平面设计师、高级绿化规划师资格,并曾获全国大学生创新服务大赛辽宁赛区二等奖。

混合云

以下是李京泽给乡村学生们的一封信:

拜见

我不知道收到这封信的小朋友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

我们素未蒙面,但可以通过这封信来跟你们诉说我的故事。

我于 97 年出生,可能年龄也没有比你们大出多少。我出生在一个城乡结合部的乡镇,儿时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一直跟妈妈在一起生活。我对父亲的印象说不上深刻。

母亲带着年幼的我租着25平米的小平房,年幼时我体弱多病,看着身边的同龄人都有爸爸妈妈陪着,自己的眼里都是羡慕的目光。家境贫寒加上生活环境的影响,例如生活中只有妈妈一个人,我的性格渐渐的内敛,不喜张扬,这给我的学生时代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外加在学生生涯中遭受过来自同学、老师的校园暴力,我的性格逐渐沉闷下去。后来离开了家乡去上高中,先后换了 3 所高中才终于安稳下来,性格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在学生期间,没有任何一个人支持我,身边的老师、同学甚至于父母都不看好我,对于我的未来怀着鄙夷的态度。

——读到这里,可爱的你可能还不知道我是哥哥,还是姐姐。在这里跟你讲一下,我是一个男孩子。

后来考上大学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我拿到了助学金并前往日本求学,恰恰是这段经历成为了我摆脱困境与迷茫的一剂良方。

我从学校走到社会,看到了生活中真正的艰辛,也让我思考了更多的问题,在此期间我爱上了科技,也成为了一名网络博主。事实上我一直都很喜欢数码产品。我在学习中掌握了一些硬件产品和网络计算机的原理,也从一个没有语言逻辑性的抑郁儿童变得话语更具逻辑性了。

通过我的这些特质和个人努力,一月之间我就成为体量百万级别的网红,似乎这一切都要朝着美好方向进行下去了。

然而...

2018 年的 12月 28日我的所有美好愿望都成为泡影。

这一晚我眼看着父母、舅舅出了车祸,就在我们视频通话的过程中。

那一刻,我差一点就眼睁睁的失去了四位亲人。

我不得不中断了我的学生生涯,肄业回国。

回国后我选择了大连这座城市,谈不上多热爱,只是觉得不可以离父母太远。

由于城市产业结构的问题,我没有从事互联网行业,而是从事了咨询行业(BPO)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 IBM 同行业的公司。当时的工作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原来流程和项目可以做到如此细分。

后来我有机会来到了 IBM。我对公司的认识还要从其 Thinkpad  和 AS400 产品开始说起。我当时便认为,一家百年的企业能存活至今,靠的不一定是高超的运营,也跟人文主义关怀有很大关系。

我很庆幸加入了 IBM 这个大家庭。

我可以用我的经历告诉你的是,我们生而为人,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选择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父母,什么样的身边人。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保持初心,一颗对未知事物保持探索欲望的心。

至于在未来,学业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都不会影响我们的心智,这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对事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才是人生存在的美好意义。

我不太认同“躺平”的逻辑,快节奏的生活也不是我要追求的目标。对人和事物的探索是我走出困境之唯一办法。

我希望读到这封信的小朋友可以对自然、人文多一些了解,当你面对问题可以独立思考的时候,这才是助力你未来发展的取胜之道。

我也希望你读过我的信后对生活更有信心。比起说的话,我更愿见到读信的你在现实生活中行动起来。对于我,你是我人生旅程中沿途的风景。而我也希望成为你人生浩瀚星河中点缀的一点星光。

关于 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 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红帽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