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pad2功能中文介绍

3G行业新闻

13人已加入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为喜欢苹果apple产品的ipad2做详细的功能介绍,还是中文的哦。总结一下:cpu快4倍,显卡强9倍。更轻(601g),更薄(8.8mm)前后双摄像头,3轴陀螺仪等。从硬件的角度,iPad 2也带来了巨大的提升。总体而言,它配备了苹果A5双核处理器,运行速度和图像处理能力显著提升。而且,它还具备了前后双摄像头,并增加了三轴陀螺仪等配置。通过表格,我们能更为直观地看到。

iPad2
先来看看iPad2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 cpu快4倍,显卡强9倍。——简单的说,更快了。
2. 更轻(601g),更薄(8.8mm),屏幕不变,电池一样耐用。
3. 前后双摄像头,3轴陀螺仪,改进的喇叭,带来更多应用体验。
3. 基础wifi外可适配WCDMA及CDMA2000网络,联通及电信可引入。
4. 起始价格(499da0)不变,黑白两色,3种容量,3种网络搭配,一共18种配置可选。
对,硬件上没有任何出奇!没有Retina视网膜屏幕,没有4G网络。软件上没有特殊的进化,只是将现有平台的应用做了移植整合。
以iPad2发布为标志,苹果再次将所有竞争对手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Ipad硬件介绍

首先,硬件配置与对手处于同一水平上,性价比具备优势,更在上市时间上占据先机。
以搭载NVIDIA的Tegra 2双核处理器,使用3.0蜂巢系统的moto xoom为典型的android平台将不再具备明显的硬件优势。并且xoom预计上市时间是3月底,而iPad2在三月中旬就可到达第一批消费者手中。
更需要注意的是:一贯以来由于品牌、风格和杰出的用户体验,苹果产品长期以来存在明显的价格溢价,但此次在平板领域苹果反而能在平板领域提供最具备性价比的产品。对手的价格战将不再是针对苹果的有力武器。目前,摩托罗拉Xoom的裸机售价高达799美元,而低配版iPad的售价仅为499美元,最高配置的也不过829美元。差距十分明显。
通过分析,这种反常现象的原因有三个:首先,苹果动用巨额现金储备预购零部件和生产能力,在触摸板和显示屏上具备价格优势;其次,约有33%的iPad通过苹果专卖店和网站销售,苹果无需向渠道分销商支付佣金;最后,iPad使用的处理器由苹果自行设计,这种垂直整合使每台iPad的成本降低了10美元。
另外,我们不得不想象下当闪存产量不足时,因为苹果预先的现金采购,会不会再出现09年各个硬件厂商无法采购到足量的闪存的现象?当然,如果苹果不再出现iphone4因为屏幕产量限制出货量的问题。而从iPad2自身的配置上,并没有发现明显可造成瓶颈的新硬件。在设计上,应该也避免了出现以上状况的可能性。jobs宣布2010年iPad销量超过1500万台,而分析可知,iPad占据了2010年平板销量的78%.根据预测,2011年,iPad出货量可超过3000万台。由此可断言,未来的一年iPad将继续占据平板电脑出货的主流,总量上,将继续维持70%的占有率。
而在中国市场上,这种性价比的差距,更将有决定性的作用。作为相关的竞争对手,如果不能在此问题上有好的解决方案,必然会在中国的中高端市场遭遇滑铁卢。
其次,继续其软件及平台整合的显著优势。

添加的双摄像头及3轴陀螺仪与iphone4的基本硬件配置拉平,应用的开发上有了显著的继承,更多好玩的游戏及应用可加入iPad的行列。新加入的facetime视频通话功能在大屏幕iPad上的体验无疑是更好的!而以Mac os上特色的iMovie及GargeBand引入,给媒体及艺术爱好者更多的发挥空间。
App store内iPad相关的应用继续远大于android market上的相关应用。而因为付费及用户量的差别,开发者显然在ios的相关应用上,更投入精力。所以体验与稳定性上,iPad的使用体验必然要强于android平台的各种平板。
更因为目前android平台的开放性,厂商追求硬件的差异化,更给软件的适配带来巨大的困难。而各个厂商投入力量的有限,也限制平台稳定性的提升。开放性是技术极客追求的,而华丽稳定可信赖,才是多数消费者真正在意的东西。
针对中国市场,虽然目前追求苹果及鼓吹其使用体验的都不是苹果商店模式的直接使用者,但多数一般使用者,依然给苹果商店带来的巨大的消费及利润。可以想象,以正常渠道购买苹果设备,并正常使用的消费者,拥有一张可在苹果商店消费的双币种信用卡是多么平常的事情?所以,从趋势上说,如果在苹果产量可保证的前提下,iPad必然继续保持国内主流高端平板电脑的占有量。
平板热潮将至,你的泳衣准备好了么?
从去年4月苹果发布iPad开始,google已经有专门为平板定制的android 3.0系统,并已经有搭载其系统的moto xoom推出,而黑莓公司的PlayBook也有搭载专用系统的平板实机流出,HP公司于近期也推出搭载web os的Touch pad.

而从最新的德国cebit大展上看,平板也是绝对的主角!而从对1月份已经结束的巴塞罗那CES大展的参展平板厂商的分析看来。已经推出平板的厂商更是来自不同的领域,既有联想、华硕、戴尔这些传统的电脑制造商,也有黑莓、三星、摩托罗拉这些手机厂商,还有夏普、优派、AOC等显示器制造商。此外,家电、数码、硬件等行业的知名品牌也大量涌入。光是在本届CES上展出平板电脑的企业,就在50家以上。注意,这还不包括那些山寨品牌。
从分析可见平板电脑具有以下趋势:
趋势一:10英寸和7英寸将成主流
趋势二:多数平板预装Android系统
趋势三:多数平板电脑都支持3G上网
趋势四:32GB的固态硬盘将成为主流

而从今天iPad2的发布上看,其完全符合市场的潮流趋势,并且如上所言,iPad2达到了硬件配置,做工与价格的最佳平衡。所以对未来一段时间(一年左右)平板市场的预测上看,苹果的iPad2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占据主导并为主流。
从电脑发展的潮流上看,虽然我们不能说jobs发明了平板,因为盖茨早就带来了table pc。但苹果的操作及体验是全新的,jobs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并给出了产品示范。这不简单是前两年上网本的风潮,不只是对主流pc的功能精简,而是带来了一种新的操作方式及全新的使用体验。历史上看,我们发现笔记本电脑能完成台式pc的大多数工作,而更便携,价格也合理的时候,台式pc的销量就开始锐减;当我们发现笔记本的性能超出了我们多数任务的要求,而更小更便携的更便宜的上网本一样能完成同样的事务的时候,笔记本电脑的销量就开始锐减了;而现在,平板电脑提供了更小更便携的硬件,完成我们需要的多数功能,且提供了更好的体验,甚至因为其特性,提供了更多的功能,此时,人们会做出何种抉择?
无疑平板电脑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电脑,需要人的需要,不需要的人依旧不需要。但其已经开始了一种新的硬件模式,并对传统意义上的个人电脑市场带来冲击。而针对真正需要平板电脑的用户,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iPad依旧是最具性价比的终端产品。

iPad
苹果iPad并不是平板电脑,总体定位应该是一种介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娱乐和上网终端,iPad拥有不错的用户体验,其定位却令很多人迷惑 iPad的定位是什么。
苹果iPad的定位介于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产品,只有四个按键,与iPhone布局一样,可以实现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功能。在iPad发布之初,我曾经对这款产品的用途产生了一些怀疑,甚至搞不清楚iPad的明确定位,随着实际使用iPad的这段时间,我渐渐明白了这款产品的实际定位和用途,下面就是我对苹果iPad功用的全面解析。
iPad的参数细节:厚度为1.27厘米,重量为0.681千克。采用9.7英寸IPS显示屏,支持802.11n WIFI、2.1+EDR的蓝牙协议。机身使用1GHz CPU,有16GB、32GB、64GB的存储容量可选择。最长10小时的待机时间,并且电池是可以更换的。
 

使用体验:易用性,触摸屏
苹果iPad的一大特点就是好看且易用,对电脑不熟悉的用户都可以轻松上手,对于老人和儿童来说这点很利于iPad的普及。长时间的待机性能、触摸屏都加大了iPad的易用性,就使用时间而言,通常iPad可以使用8个小时的时间,比大多数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时间都要长,触摸屏的操作非常直观而乐趣横生,使用鼠标和键盘的用户也很容易使用。

电子阅读器
苹果iPad支持标准的EPUB格式的电子书,其中最为常用的阅读器包括苹果自己的iBooks和Stanza,iBooks的阅读界面极佳,支持苹果的网络书店,不过书店目前大多数书籍都是英文的,中文书籍较少,因此只能依靠同步本地电脑的EPUB格式的电子书文件到iPad里,同步的方法和同步MP3音乐文件类似,在“编辑”-“偏好设置”中,选择显示“书籍”,然后选“文件”-“将文件添加到资料库”,把本地电脑的EPUB文件添加,同步iPad的时候选择同步书籍即可。
Stanza是免费的电子书EPUB阅读器,这个阅读器的功能非常强大,最重要的一点是支持很多在线书库,用户可以直接浏览很多在线书库而无需同步本地文件,比较知名的在线书库包括“书仓”和“掌上书苑”。
用iPad看电子书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iPad太重了,长时间拿在手里会很累,纸质的书籍和Kindle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轻。iPad的重量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iPad最为电子阅读器的优势,长时间用iPad看书必须要有个支架才好。
游戏性
在iPad的应用商店里,最热门软件中,有大量的游戏应用,可见游戏是除了电子书外iPad的又一个重要功能,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iPad的娱乐取向。
iPad上的游戏大多以休闲游戏为主,其他类的游戏也有,但操作体验并不高,例如FPS(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操作体验最好的应该是PC平台,而动作冒险类游戏则是家用游戏机的天下,以触摸操作为主的休闲游戏则在iPad上有良好的体验。
虽然iPad上拥有很多有趣的游戏,但是能够媲美家用游戏机或PC等游戏平台的大作却很少,例如《生化危机》、《最终幻想》这样的游戏大作,而且 iPad也没有足够的机能去运行这些游戏,另外,iPad的存储空间也是限制大型游戏的一个软肋,很多用户购买的16G的iPad,最大只有16G的存储空间,这对于目前动辄数G的大型游戏来说实在太小了。
苹果iPad在最初的时候,就被定位为介于上网本和智能手机之间的娱乐终端,它的确能提供相当不错的娱乐体验,但是目前还不具备挑战家用游戏机和电脑游戏的能力。
 

电子相框
电子相框是一种通过小型液晶显示数码照片的一款电子产品,iPad内置了电子相框的功能,可以显示iPad内部的数码照片,如果只是从显示效果看,iPad显示照片的清晰度远远高于普通的电子相框,但由于iPad不支持SD卡和USB卡,无法播放外部的数码相片,因此在使用的方便性上略显不如。
 

视频播放
由于苹果与Adobe在Flash格式上存在争议,因此当前iPad只支持HTML5格式,导致用户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访问国内网站上的Flash格式视频内容,同时默认的Youtube无法直接访问,目前支持iPad视频格式的国内网站还不多,片子也很少,用户只好将本地电脑的MP4格式的视频传入 iPad进行播放。iPad播放的分辨率为1024×768大小。

音乐播放
苹果iPad内置iPod应用,可以用来播放音乐,播放界面类似iTunes,音乐可以将本地的MP3通过iTunes同步到iPad中。但是显然,iPad体积太大了,把其当作MP3播放器显然并不合适,这方面iPhone和iPod以较小的体积而胜出。

上网
苹果iPad内置了Safari浏览器,对于通常的网页来说浏览效果比iPhone要好的多,其1024×768的显示分辨率可以在无缩放的情况下浏览大部分网页,不过目前iPad还不支持Firefox和Chrome浏览器,用户的选择就只有Safari,由于其不支持扩展插件,不支持Flash,因此对于某些网页显示会出现异常,由于不支持ActiveX,iPad对于国内的网银或支付宝等网站都无法正常访问。

商务办公
iPad应用中,还有很多是针对商务办公的应用,不过客观的将,针对移动办公业务,iPad对于笔记本电脑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封闭的系统缺少开放的平台和软件,不支持USB、SD外设,没有视频输出接口,外部接口少之又少,但这一些都不如虚拟键盘对办公使用的影响。
例如我在iPad上安装iSSH连接远程主机,结果发现虚拟键盘几乎覆盖了整个屏幕,远程终端上的文字只能看到几行,简直和通过手机上SSH一个效果,使用其他桌面终端产品,效果也是类似。
Office用户只能使用苹果自己的办公产品,其导出到电脑有可能会和微软Office产生兼容性问题,在文字录入方面,虚拟键盘显然不如实体键盘录入方便,并且占据了大量屏幕空间。
对于中文用户来说,输入法也成为iPad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中文iPad用户只能使用苹果内置的拼音输入法,而不能像电脑用户那样使用一些好用的第三方输入法(谷歌输入法、搜狗输入法等),也无法使用五笔等非拼音输入法,苹果自己的拼音输入法,大多数用过的中文用户可能都不会觉得好用,这使得在 iPad上输入大量文字很变成一个异常痛苦的任务。
对于办公用户来说,iPad键盘是硬伤。

总结
苹果iPad并不是平板电脑,总体定位应该是一种介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娱乐和上网终端,iPad拥有不错的用户体验,其定位却令很多人迷惑 iPad的定位是什么,如果仅仅是游戏,iPad不如Wii和PS3,如果是上网,那么不如上网本(如不支持Flash,不支持Firefox、 Chrome、IE),如果是电子书阅读,重量有些重,如果是办公,缺少物理键盘和开放的平台和软件。但是如果同时支持上述功能,价格也只有三千多元,那的确是一个不错的综合娱乐终端产品。

iPad阴影下的平板电脑
Android3.0版本的上市适用,能够让平板电脑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产品形态。
“要么就不用平板电脑,要用都用iPad。”回顾近一年来乘坐飞机的旅途经历,深圳一家平板电脑厂商负责人大为感慨对记者说。
过去一年,细心的乘客不难发现,使用平板电脑打发无聊的航空旅途的乘客变得越来越多,而且几乎清一色的使用同一款产品——苹果公司的iPad。
这是令平板电脑业界既兴奋,又尴尬的现实——“iPad的热销培育了平板电脑的用户群,但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垄断了这个市场。”爱国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兼CEO曲敬东这样形容。
来自CNZZ数据中心的一项调研显示,截至2011年2月,苹果iPad在平板电脑市场占有率约98.89%——“比美国微软公司的视窗系列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在国内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占有率还要高。”CNZZ数据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如此评述。
而多位受访的业界人士分析,由于对平板电脑形态,在统计口径上存在一定差异,如果算上非品牌类产品,“iPad占有率约在90%左右”。但这也足以证明iPad对这个新兴电子消费品市场的垄断。
与此相关的产业效应是,苹果凭借规模优势,快速地垄断了部分上游供应链资源。在供应链成本的门槛下,两极分化已然显现。而在苹果之外的挑战者,还面临Android这一原本应用于手机的操作系统,带来兼容性和稳定性的困扰。
但在现实的另一面,这又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市场。本报记者从产业链多方了解到,2010年中国市场平板电脑出货量约在150万台上下,业界普遍预计今年市场整体销量有望突破500万台。
“平板电脑市场成倍数的增长率,是传统PC和手机难以企及的。”一国内PC厂商市场部人士认为,平板电脑市场远未爆发。
苹果仅是引爆了这个市场。而对于更多生活在苹果阴影下的产业竞逐者,现在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

iPad的影子
苹果显然不希望平板电脑市场格局生变,相反它希望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市场垄断优势。
北京时间3月4日,苹果公司突然宣布将iPad一代降价1100元RMB。“苹果一般是采用推出新的版本来刺激销售,很少采用大幅度降价的策略。”北京三里屯苹果专卖店一销售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在曲敬东看来,苹果iPad罕见的大幅度降价,是清理库存之举。
“此时降价尽可能地缓解iPad一代的库存压力,同时对竞争对手产品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为iPad2的发售做市场铺垫。”iSuppli中国区研究总监王阳认为,苹果的这种一箭双雕之举,将令对手十分难受。
以爱国者N系列平板电脑为例,此前平均约3000元左右的定价,相比较苹果iPad行货产品有着近千元的价格优势。“价格优势是爱国者应对iPad的重要竞争力之一。”曲敬东告诉记者。
但随着此次iPad降价,在中国市场热销的WiFi 16G版售价仅为2888元。“同样的价格,让消费者决定是买iPad,还是买其他平板电脑?这对于任何一个类iPad平板厂商,都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考验。”王阳分析。
事实上,同样面临考验的还有外资品牌。去年12月在中国上市的三星Galaxy Tab P1000,一度被誉为最有可能跟iPad抗衡的产品。根据三星公司提供的数据, GALAXY Tab P1000上市短短4个月,销量即突破200万台。
但据Galaxy Tab P1000在中国的独家包销商爱施德一内部人士透露:“春节旺季一过,就面临iPad降价,这对三星影响不小。”
据悉,Galaxy Tab P1000已经从上市之初6999元的售价,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下调到5000元左右。“受iPad调价的影响,Galaxy Tab P1000的价格还将进一步下调。”前述爱施德人士透露。
在曲敬东看来,平板电脑是由苹果iPad开始定义的一个产品门类,而保持价格优势一直是国产平板电脑产品对抗iPad的竞争力之一。
“目前的产业现状是,除了iPad其他厂商的量都很小。”深圳一家平板厂商负责人估测,2010年在中国平板电脑市场上,类iPad类平板产品出货量不到50万台。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从平板电脑市场热炒至今,山寨市场对于平板电脑始终处于观望状态——这有别于山寨市场当年对手机和上网本的狂热。
“连做山寨的都对平板电脑没兴趣,可见这个市场的爆发尚未到来。”前述深圳平板厂商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短缺的屏资源
事实上,在对消费类电子产品最为敏感的深圳山寨市场,并非没有平板电脑的“试水者”,但大多铩羽而归。
“苹果对上游供应链的控制,令其他的平板厂商十分难熬。”深圳一平板电脑厂商负责人告诉记者。
曲敬东则认为,由于平板电脑是一款由苹果iPad定义的产品,因此电容触摸屏,几乎成了平板电脑产品的标配。
据悉,目前苹果掌握着全球60%以上的电容式触摸屏产能——iPad的触摸屏主要由***厂商宸鸿和胜华两家企业生产,它们的产品大部分被苹果包了下来。
“事实上,部分大陆厂商也能提供电容式触摸屏产品。”前述深圳平板厂商负责人告诉记者。但生产一个适用于平板电脑的高性能的触摸屏,其工艺要求非常高,往往还需要厂商和触摸屏生产厂合作开发,事实上真正能生产高性能的电容式触摸屏厂商并不多。
“事实上,电容触摸屏市场一直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iSuppli中国区研究总监王阳认为,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爆发和平板电脑的热销,对电容触摸屏的需求,短期内难以缓解。
深圳平板电脑厂商创智成科技总经理徐建平则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平板电脑的电容式触摸屏主要来源于***厂商,而***厂商目前产能有限,这进一步推高了电容触摸屏价格。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电容式触摸屏价格就没有下调过,而且供货紧张。”徐建平告诉记者,对于相当一部分平板电脑厂商,屏资源短缺是其面临的最大瓶颈。
曲敬东亦对记者表示,由于苹果有着庞大的采购量,往往能够以相对优惠的价格,规模化的采购上游屏资源。这对其他竞争对手,造成缺货和成本的双重挤压。
不止于此,除了触摸屏之外,苹果还大量买断关键的零部件,例如图形处理器、随机存储器(RAM)、Nand-flash内存等——这些都是生产高性能平板电脑产品不可或缺的供应链。
“你会看到这样一个平板电脑市场现状。”前述深圳平板厂商人士直言,一方面三星、摩托罗拉这样的产品价格高企;另一面,比iPad有着价格优势的平板产品,在产品性能上差距太大。

Android的困境
上游供应链的瓶颈,显然还不是困扰平板电脑产业链全部阻力。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除了苹果iPad采取独立的操作系统配置外,绝大部分的平板电脑产品采用Android——这款原本为手机平台设计的移动操作系统, 有的采用2.1版本,有的采用2.2。
“Android的本质是一款针对手机平台设计的操作系统,当它用于平板电脑平台之上,或多或少会存在适配上的差异。”壹人壹本副总裁方礼勇这样告诉记者。
譬如,基于Android平台的平板电脑,在多任务显示上,反应不够流畅。“Android的设计是专门针对手机的,手机的多任务处理不会有平板电脑那样频繁。因此,将它运用至平板电脑时,会存在一定的不适应。”一国内平板电脑厂商负责人透露。
正因为如此,专门针对Android平板电脑构架的芯片解决方案,在市场上也实属有限。本报记者了解到,高通、飞思卡尔、英飞凌、TI等国际通信芯片大厂虽然都有涉足,但出货量并不大。
Android平板电脑芯片方案供应商瑞芯微市场总监陈锋告诉记者:“系统的稳定性,是目前Android平台平板电脑最大的一个考验。”
曲敬东也对记者表示,在爱国者平板电脑的研发过程中,基于Android系统的稳定性,也是研发最重要的一项投入,“只有一些大的厂商,稳定性问题才会解决得很好”。
而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市面上为数不少的中小品牌Android平板电脑,在系统稳定性上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基于Android的平板电脑远没有手机产品那样的成熟。”前述深圳平板厂商人士直言。
不止于此,Android操作系统不断频繁的版本升级,这个困扰手机平台的难题,也同样影响着平板电脑的开发者。
“相对于Android手机仅面临系统版本升级的困境,Android平板电脑还面临手机应用软件与平板的不兼容问题。”前述平板厂商人士分析。
尽管作为开放的系统平台,目前Android已经吸引了超过10万个应用软件,但绝大部分是针对手机平台设计。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同样一款游戏应用,在手机上操控和在平板电脑上操控,体验完全不一样。”前述平板厂商人士透露,甚至部分针对手机设计的软件应用在平板电脑平台上,完全跑不动。
这让Android平台的平板电脑厂商,不得不耗费更多的成本,去做应用软件的二次开发和适配工作。“我们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团队来负责应用软件商城的工作。”方礼勇告诉记者,该团队主要是与第三方开发者合作,对Android平板电脑平台做一些优化和适配工作。
即便如此,面对Android数以十万以上的海量应用,真正能够稳定应用在Android平板平台上的实属有限。一个可供参考的细节是,壹人壹本的应用商城大约只有700个应用,而爱国者自己的应用平台也仅有1000个左右的应用。

静待Android 3.0
“事实上,在Android 3.0版本正式适用之前,市场上并没有真正成熟的基于Android平台的平板电脑产品。”某家国内品牌平板电脑厂商负责人直言不讳。
该观点或许过于武断,但可窥看目前的产业困局。静待Android 3.0成为这个行业的整体期守,当然苹果公司除外。
今年2月3日,谷歌正式发布了专用于平板电脑的Android 3.0 Honeycomb系统——这是首个基于Android的平板电脑专用操作系统。
为数不少的业内人士认为,在Android 3.0之前,Android平板只是简单的“手机放大版”。 Android 3.0则是谷歌针对平板的大屏幕而做的全新设计,在界面、桌面客户端等细节均做了大量改进。
这些改进让Android 3.0在多任务处理、提醒等方面的使用体验更好。“Android 3.0版本的上市适用,能够让平板电脑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产品形态。”陈锋表示。
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Android 3.0的推出,网页版Android Market正式发布——这让谷歌的应用软件市场走出手机的小屏幕,在平板电脑上也能显示。平板电脑将有自己的应用软件市场,而不用饱受“嫁接”手机应用软件带来的困扰。
“我们一直在关注和跟踪Android 3.0系统的情况。”方礼勇告诉记者,一旦Android 3.0系统成熟,硬件适配合理,壹人壹本肯定会推出相应的产品。
更为期待的则是为数众多的中小型平板电脑厂商,甚至山寨厂商。“Android 3.0一旦稳定成型,我们肯定会第一时间尝试。”前述深圳平板电脑厂商人士直言,如果Android 3.0的硬件适配在一个合理的成本范围内,肯定将有大量的厂商会批量上市。
与此同时,上游屏资源的短缺现状,也出现改善的迹象。本报记者从多家与***电容式触摸屏厂商有着合作的平板厂商了解到,随着平板电脑产量的增加,上游厂商已经开始不同程度的扩产。
“屏资源紧张的情况,有望在下半年得到缓解,价格也有望下降。”徐建平告诉记者,届时将有更多的厂商参与到平板电脑产业,苹果或将面临压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白痴老师 2011-10-24
0 回复 举报
技术交流、我要发言 收起回复
啊啊啊啊啊啊啊 2011-10-16
1 回复 举报
怎么没具体介绍啊啊啊 收起回复
全部评论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