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蓝牙发力,射频前端未来可期

RF/无线

1773人已加入

描述

继 2020 年 Covid-19 大流行导致的下滑之后,手机市场在 2021 年复苏。但是,由于芯片供应短缺,尚未达到 Covid-19 之前的水平。2022年,全球宏观经济下行和俄乌战争等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市场低迷、通胀高企,智能手机行业受到严重冲击,这种低迷导致消费者在购买新手机时犹豫不决,从而促使原始设备制造商进入库存调整阶段。此外,中国的零新冠政策进一步动摇了智能手机制造业。

尽管存在这些具有挑战性的条件,但 5G 手机产量在 2022 年达到了与 4G 手机产量持平的水平,尽管增长率明显低于行业预期。5G 的炒作已经烟消云散;然而,随着 OEM 和 MNO 进一步推动这项技术的部署,我们预计智能手机市场将进一步渗透。

毫米波

射频前端行业的艰难时期

由于 Covid-19 后的复苏和 5G 普及,RF 前端市场在 2021 年跃升至 190亿 美元以上。但由于 5G 普及率低于预期导致智能手机市场下滑,2022 财年收盘持平。因此,材料清单增长引擎一直处于低速档。根据预计,到 2028 年智能手机的温和增长以及 5G 普及的潜力有限,我们预测射频前端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中等个位数,我们预计到 2028 年将达到269亿美元。同时,市场机会巨大,5G技术新特性将不断推动射频前端技术创新。从中长期来看,正在取得进展,并且正在进行投资以为下一波增长浪潮做准备。

毫米波

射频前端生态系统的竞争日益激烈

2021 年,高通以其端到端方法引领市场,其次是 Broadcom 的定制 PA 模块产品。Skyworks 和 Qorvo 的公司概况相似,拥有广泛的 RF 产品组合,服务于所有细分市场,尽管 Skyworks 更容易受到中国日益激烈的竞争的影响。Murata 的收入很低,因为对其过滤器的竞争日益激烈,它正在重组其模块产品组合。2022年,传统企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的冲击。除 Broadcom 外,RFFE 相关领域公司的收入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中国射频前端生态系统不断壮大,以无晶圆厂为主的新兴企业占据了本土市场的大部分份额。Maxscend、Vanchip 和 Smarter Micro 是最相关的例子,尽管 Maxscend 最近投资升级到 fablite 商业模式。此外,还有一长串雄心勃勃并通过科创板公开发行获得金融资本的公司。然而,并非所有举措都会成功,我们预计整合将在中期发生。

总而言之,中国 RF 前端厂商占据的市场份额有限,因为 OEM 仍然依赖领先厂商的优质产品,但中国最大的公司正在追赶领先者。

毫米波

Yole:中国射频厂商快速崛起

据Yole的数据显示,进入5G时代,射频需求正在迅速飙升,而中国企业正在这个过程中快速崛起?Yole Développement (Yole)方面指出,5G 正在推动射频设备的内容空前增加,因为我们必须对以前的无线电标准进行支持。因此,我们必须将数百个射频组件安装到手持式设备中。这不但出现在旗舰手机上,中端和入门级手机也爆发了巨大需求。

毫米波

此外,毫米波的推进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Yole继续指出,在射频前端层面,5G 手机比 4G 手机相对更复杂。为此Yole 的射频团队估计,与 4G 版本相比,5G 手机中的射频含量高出 5 至 8 美元,而毫米波版本则多出 10 美元。因此,射频前端市场正在蓬勃发展。Yole在报告中表示,到 2021 年底,整个射频前端市场应该会达到 170 亿美元,高于 2020 日历年的 140 亿美元。但自此之后,RF 前端市场的增长应该会放缓。当 5G 成为主流且竞争进一步加剧时,ASP 的侵蚀将更加强烈。 

毫米波

分析师预计 2019 年(5G 推出之年)和 2026 年之间,射频产业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8.3%,从而推动射频前端市场规模在2026年达到 210 亿美元。

毫米波

报告强调,5G 的引入增加了手机以及 RF 内容的复杂性。在保持可接受的外形尺寸的同时使用分立元件构建 5G 手机是一项挑战,需要推动更多的集成。  

毫米波

“射频前端市场领导者都拥有适应多种市场需求的灵活模块产品。除此之外,有些还为旗舰产品定制了模块” ,Yole 方面表示。 他们进一步指出,包括Skyworks、村田、高通、Qorvo 和博通在内的多家厂商占据了射频前端市场 85% 的份额,其中高通的增长最为强劲。

据介绍,在 2019 年底,高通的市场份额小于其他供应商。这种变化在 2020 年发生在三星等 OEM 厂商身上。这就使得高通的份额在年初几乎翻了一番。然而,随着苹果手机的发布,情况在 2019 年底发生了变化。因为iPhone 系列在其设计中并没有集成很多高通的组件。而苹果的目标也是在未来完全避免使用高通。

毫米波

报告显示,来自中国的各种公司正在涌现,并在射频前端领域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这些企业中的大多数最初都是从事具有独立 LNA 或开关的离散业务,这使他们能够积累专业知识并与 OEM 建立信任。 这些中国无晶圆厂公司的下一步是将集成模块推向市场。过去两年内,这在中国获得了更多投资的支持。Yole表示,可能并非所有的中国射频公司都会成功,但我们可以期待未来几年会有更多的合作和整合。 

按照Yole的说法,阻止成功的一个主要困难将是获得晶圆产能。射频元件本身并不短缺,更像是行业内的紧缺。这推动了只有大公司才能负担得起的长期供应协议。 

WiFi、蓝牙发力,射频前端未来可期

“虽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 5G 上,但 Wi-Fi、蓝牙和超宽带等其他连接标准也在不断发展展。” Yole射频设备与技术部技术和市场分析师 Mohammed Tmimi 博士断言。

他补充说:“我们在重复的 COVID-19 封锁期间学到的一件事是宽带互联网对于生存至关重要,正如观察到的数据流量因流媒体和视频通话而达到峰值一样。” 

这是由于每台设备的数据消耗增加以及每名用户连接的设备数量增加。提供移动自由的无线标准(例如 Wi-Fi、蓝牙和超宽带技术)显著增强了这种增长。尽管 Wi-Fi 的演变不如蜂窝标准那么引人注目,但在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过程中,Wi-Fi 与 5G 一样重要。

毫米波

除此以外,他们同时指出,路由器和网状系统等消费场所设备设备也将受益于最新的创新。 据Yole电源和无线事业部高级技术市场分析师Malaquin说:“预估消费网状系统将更快地渗透市场,从 2021 年的 1500 万台出货量增长到 2026 年的 5600 万台。同时,消费路由器的数量将保持同比稳定,但 RF BoM 将进一步随着 4x4 MIMO、Wi-Fi 6E 和未来 Wi-Fi 7 6GHz 频段的更高渗透率而增加”。然而,Wi-Fi 并不是唯一看到重大发展的标准。

蓝牙标准也在针对特定用例进行优化;例如,低功耗蓝牙音频 (BLE Audio) 对服务于真正的无线立体声耳机市场变得至关重要。新的 BLE 音频提供了一种新的高质量编解码器(LC3 编解码器),可提供良好的功耗/音频质量折衷;这是通过多流功能完成的,该功能可以同时传输到多个音频接收器设备。这一新功能出现在可听设备市场的关键时刻,TWS 耳塞和无线耳机的销量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从 2021 年的 3.87 亿台出货量增加到 2026 年预计每年出货量超过 9 亿台,其中苹果引领这个市场。

凭借其高度精确的定位和定位能力,超宽带技术也从 COVID-19 的形势中受益。随着它在消费者市场上获得合同追踪的吸引力,非接触式访问控制用例(如非接触式开门)正在扩大。这种由苹果发起,随后由三星、小米等扩展的技术拉动,也被宝马、大众等公司引入汽车行业。它最终可以取代钥匙。

为此Yole方面表示,2026 年,全球 RFFE 市场规模将达到 43 亿美元,2021-2026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10%。 

便携式消费者: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连接的 RFFE 设备在 2021 年的市场估值将超过 20 亿美元。

毫米波

据 Yole 所说,有两个因素将导致所分析的连接性 RFFE 设备市场显着增长。第一个是特定设备的数量增长,例如嵌入 2.4GHz SAW 滤波器的可穿戴设备,第二个是为 2x2 和 4x4 MIMO 设备增加新的 RF 链,以及 6GHz 频段的 RF 链。6GHz 链的数量将因设备而异,而 4 个 6GHz 射频链在网状 Wi-Fi 设备的回程中越来越受欢迎。

Yole 的分析师估计,所其分析产品的 RFFE 市场将从 2021 年的 27 亿美元增长到 2026 年的 43 亿美元,2021 年至 2026 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0%,当中还不包括芯片组的市场价值。其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占据了大部分份额。

Yole 的 RF 团队估计,Wi-Fi/BT/UWB 将负责 2021 年价值 20 亿美元的 RFFE 市场,而到 2026 年,这个连接性 RFFE 市场将增长至 30 亿美元,2021 年至 2026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8.4% ,这一增长是由智能手机中 UWB、Wi-Fi 6E 和 2x2 MIMO 的快速实施推动的,其将转化为更高的连接性 RF BoM。

毫米波

从技术角度看,Yole表示,为提升2x2 MIMO 上行链路和三频操作(2.4、5、6 GHz)的效果,PA 将推动连接市场的更多容量和价值。 而开关和 LNA 组件市场也将受到 2x2 MIMO 操作以及双频操作的推动。 单片 PA/LNA/开关平台的出现将使这种架构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更具吸引力。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