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对农作物种植作用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也逐步走向科学化、数字化,其中农业物联网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农业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结晶,在水肥灌溉控制、温室大棚管理、土壤墒情监测、气象环境监测等方面,都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应用,是发展智慧农业的基础。

所谓的土壤墒情,指的是土壤的干湿程度,含水量高低。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成长。而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监测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土壤含水量,针对土壤墒情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在线获取土壤PH值、土壤电导率等数值,连续监测土壤墒情的变化趋势,了解农作物的需水情况,掌握土壤状况,实时为农作物进行水资源的分配和调整。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解决方案,利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湿度采集器、土壤PH值传感器、土壤电导率传感器等物联网感知设备,实时将数据上传到管理云平台上,实时显示各个传感器的采集数据和曲线图,支持设置采集间隔时间,最高可一分钟采集一次。云平台自动记录采集数据并存储,存储频率与监测频率一致。

云平台可提供安卓/IOS手机、电脑、平板等云平台,随时随地查看土壤墒情变化曲线图,将记录中数据下载并导出,存储为EXCE表格文件,可与打印机相连。系统依托计算机网络环境,建立集墒情信息管理、历史查询、远程报警等功能为一体的决策支持系统,真正实现了农业物联网的发展。

组成系统的硬件设备,采用IP68防护等级的防雨设计,直接插入到土壤中即可运行,实时获取土壤实况。对农业信息的整合、信息化发展,实现农业信息一体化的发展愿景,发挥了重要作用。

使用意义

一、土壤物理特性及含水量要素

土壤含水量是墒情和旱情监测的主要指标,通过系统监测数据可知,土壤水分常数是土壤水分特性的重要指标,主要有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凋萎含水量及作物不同生长期适宜的含水量。

二、浅层地下水变化要素

浅层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及地下水埋深是影响土壤墒情变化的重要要素之一。浅层地下水,地质结构中位于第一透水层中、第一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由大气降水、地表径流透水形成,埋藏浅,更新较快,水质较差,水质与水量均受降水和径流影响,典型代表为井水(非机井)。而对土壤水分含量的检测,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取浅层地下水变化。

三、气象要素

由于空气的流动,很多气象要素(能量、水汽等)也随空气与风速而一起流动。所以墒情监测站点除收集气象资料外,还应收集当地气象部门的未来天气趋势的预报,以了解墒情监测区域的未来天气变化,更重要的是需要配备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四、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及墒情要素

要想作物长得好,那么就要使用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掌握土壤墒情的状况,观测土壤含水量的同时记录作物的播种日期,作物生长发育期,观察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记录代表地块的作物的水分状况。当土壤含水量小于适宜土壤含水量时为缺水(脱墒)、土壤含水量小于凋萎含水量时为受旱。且收集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脱墒和受旱的临界含水量资料,记录脱墒和受旱开始的日期,受旱的天数,代表区域干旱程度及干旱的分布情况。

利用农业物联网传感器,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以抗旱减灾为目标,以实时墒情、农情、水利工程蓄水引水情况等信息为数据源,科学地制定抗旱调度方案,为正确指挥抗旱救灾提供决策支持,减轻灾害损失。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