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芯愁,造IP不愁,俄产RISC-V IP收获6倍营收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周凯扬)作为已经开始风靡全球的架构之一,RISC-V这几年收获的关注不小,尤其是在国家层面。在稳固半导体供应链安全的努力中,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在RISC-V有了不小的投入。国内的RISC-V设计水平可以说已经是数一数二的了,而半导体实力较为欠缺的俄罗斯也凭借着一些本土公司获得了部分成就。
 
俄罗斯在制造上已经受到了最严厉的制裁,但由于RISC-V的开放性,在IP设计上仍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凭借Syntacore、CloudBear等公司,俄罗斯也输出了一些优秀的RISC-V IP,甚至有了可观的业绩表现。
 
在俄罗斯崛起的RISC-V
 
以CloudBear为例,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公司发展至今,已经推出了一系列基于RISC-V架构的IP。包括用于MCU的BM-310、BM610核心,以及BR-350、BR650等嵌入式核心,还有更高性能可运行Linux的BI-651、BI-671等核心。
 
成立没多久,CloudBear就获得了俄罗斯半导体公司Milandr的投资,后者借由其RISC-V IP设计,推出了一众MCU产品。比如主要用于智能电表的K1986BK025,Milandr就在其中用到了CloudBear的BM-310S核心。
 
2022年初,Varton集团投资并获取了CloudBear的部分股份,而Varton集团也是Baikal Electronics和Astra Linux Group的股东之一,前者是俄罗斯的另一大半导体公司,主要以Arm架构的Baikal处理器闻名,而后者则是Linux操作系统Astra的开发商。
 
尽管获得了投资,CloudBear仍将继续独立开发,但很明显这笔投资也给其带来了合作,比如上面提到的Baikal Electronics。前阵子爆出的Baikal-S CPU,除了搭载48个基于Arm Neoverse N1架构的内核外,还集成了一个RISC-V架构协处理器。
 
在获得投资之际,Baikal Electronics的CEO Andrey Evdokimov就提到过,他们将在Baikal-L和Baikal-S2两大处理器系列中用到CloudBear的RISC-V处理器IP设计。其中Baikal-L用于笔记本处理器,而Baikal-S2则是用于云端计算的服务器处理器,并将用到Arm的Neoverse N2架构作为主要计算单元,由RISC-V核心来负责安全部分。
 
自研RISC-V IP带来了近6倍营收
 
根据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CloudBear在2021年的营收只有3500万卢布,而到了2022年其营收增长了540%,达到2.24亿卢布,其利润更是从1150万卢布飙升至1.785亿卢布。从这样的业绩表现就可以看出,RISC-V的存在既拯救了俄罗斯的处理器IP公司,也某种程度上拯救了不少芯片设计公司。
 
据了解,CloudBear在2022年成功完成了几笔大型IP授权交易,均来自近期开发的高性能RISC-V解决方案。很明显其中应该就包括了与Baikal Electronics的合作,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CloudBear的RISC-V IP出口同样没有获得限制,所以仍有海外合作的空间,与其他一线RISC-V IP厂商竞争。
 
更不用说,如今在俄罗斯开发RISC-V芯片还可以获得国家支持,再以上面提到的Baikal Electronics为例。他们为了打造出全新的Baikal处理器,从工业与贸易部门获得了总计94.4亿卢布的补贴。
 
写在最后
 
虽然从上面的案例看来,俄罗斯已经借助RISC-V在高性能处理器IP上迈出了不小的一步,但最终限制芯片性能的还有该IP所用到的工艺。就拿服务器芯片来说,如果不能用到先进工艺,在竞争力上仍然会逊于英特尔、AMD的竞品。就现在俄罗斯的半导体产业而言,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