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耦的基本原理和TLP521的简单应用

描述

1、基本原理:

1.1、光耦亦称光电隔离器或光电耦合器,它是以光为媒介来传输电信号的元器件,光耦的主要构件是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当输入端有电信号,发光二极管发出光线,光敏器件接收光线后会产生光电流,从输出端流出,实现了“电-光-电“的控制。

2、优点:

2.1、 信号单向传输,输入端与输出端实现了电器隔离,且隔离耐压高。 2.2、抗干扰能力强,无触点,使用寿命长,传输效率高。

3、TLP521的简单应用:

3.1、输入端接入3.3V电压 100Hz 的脉冲方波,流过限流电阻R1后输入TLP251光耦的输入端,这时发光二极管会和方波一样的周期性导通、截止;输出端从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光耦输出是反相的。这里Multisim14.0仿真的输入端电压是3.3V;输出端上拉一个电阻接5V电压;在实际应用中,输入和输出是两个不同的电源,如下图所示:

发光二极管

4、光耦的参数和电路选型:

4.1、在光耦的选型中,要重点关注输入端的正向工作电压Vf(Forward Voltage);正向工作电流If(Forward Current);反向电压Vr(Reverse Voltage );反向电流Ir(Reverse Current );输出端的电流,电阻;以及很重要的参数:电流传输比。我们这里仿真以TLP521-1为例,输入端电平为3.3V,输出端电平为5V,查看TLP521-1参数如下:

4.2、输入电流

发光二极管

4.3、电流传输比

发光二极管

4.4、正向工作电压

发光二极管

4.5、先看输入端,输入电流If值在0-25mA,输入压降 在10mA时为1.0V-1.3V,这时候光耦能工作在较理想的状态,由此可算出输入电阻取值:

Ri = (3.3-1.15)/10mA = 215Ω

再次,看电流传输比,即4.3图中的50%-600%,它表征的是输出端电流/输入端电流;先计算出输出端可能达到的电路,当输入端电路为10mA时,看参数表的电流传输比最小为50%,故输出端最小有10mA*50%=5mA的电流,所以需要输出端的电阻最小取值为:

Ro= (5V/5mA) = 1KΩ

注:当电阻越大,导通时电阻的压降越大,越容易进入饱和区,如下图所示

发光二极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