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电网电力监控解决方案的介绍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安科瑞虞佳豪

5月30日17时08分,深圳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2054.32万千瓦,同比增长17.7%,这是深圳电网用电负荷连续第三年突破2000万千瓦,也是历史上首次在5月份超过2000万千瓦,较2022年提前了45天。

据悉,今年以来,随着深圳市经济发展持续稳健向好,尤其是进入5月份,叠加气温升高因素,全社会用电负荷、用电量持续快速攀升。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数据显示,今年截至5月29日,深圳全社会用电量达374.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9%。

其中,生产和消费成为拉动用电增长的重要力量。在生产制造领域,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2.30%,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31%,计算机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38%;在日常消费领域,居民用电量同比增长3.77%,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46%。

近日,受副热带高压和台风“玛娃”外围下沉气流影响,深圳市持续高温,并于29日、30日接连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和高温橙色预警,空调等降温设备用电负荷攀升,使用电量增长明显。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将持续协同发电、电网、需求“三端”发力,通过加强负荷分析预测、优化电网运行方式、统筹优化省区间余缺调剂等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安科瑞电气多年来一直深耕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AcrelEMS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系统可实现企业电网电力监控、能耗统计、负荷预测、照明控制、主要负荷监控、充电桩运营管理、光伏发电监控、储能管理、需求响应等功能,提高企业配电和用电智能化,帮助企业实现用电可靠、安全、节约、有序用电,AcrelEMS可以作为虚拟电厂的子系统,促进虚拟电厂的快速发展。

电网

图1 AcrelEMS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系统

AcrelEMS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系统

① 配电监控

AcrelEMS对企业高低压变配电系统的变压器、断路器、直流屏、母排、无功补偿柜及电缆等配电相关设备的电气参数、运行状态、接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监测企业微电网主要回路的电能质量并进行治理,对故障及时处理并发出告警信息,提高企业供电可靠性。

电网

图2 配电监控

② 光伏发电监控

监测企业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情况,包括逆变器运行数据、光伏发电效率分析、发电量及收益统计以及光伏发电功率控制。

电网

图3 光伏发电监控

③ 储能管理

监测储能系统(EMS)、电池管理系统(BMS)和储能变流器(PCS)运行模式、控制策略,监测电池电流、温度、SOC/SOH,检测直流系统绝缘状况,并根据企业峰谷特点和电价波动以及上级平台指令设置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策略,控制储能系统充放电,实现削峰填谷,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电网

图4 储能系统监控

④ 功率预测

系统基于历史负荷数据,结合天气因素、企业生产计划等,预测企业下个周期的功率需求和光伏发电功率曲线,为企业提前安排能源计划、申报需求响应提供数据支持。

电网

图5 发电功率预测

⑤ 能耗分析

采集企业电、水、燃气等能源消耗,进行分类分项能耗统计,计算单位面积或单位产品的能耗数据以及趋势,对标主要用能设备能效进行能效诊断,计算企业碳排放,为企业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提供数据支持。

电网

图6 能耗分析功能

⑥ 照明控制

智能照明控制功能可以根据企业情况实现定时控制、光照感应控制、场景控制、调光控制等,并结合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并可以根据系统的控制策略实现集中控制,为企业节约照明能耗。

电网

图7 照明控制功能

⑦ 充电桩管理 

监测企业充电桩的运行状态,提供充电桩收费管理和状态监测功能,并根据企业负荷率变化和需求侧管理平台指令调节充电桩功率,有序用电,并响应上级平台的功率需求。

⑧ 需求响应

根据企业负荷波动数据,再结合上级平台的调度指令,决定以何种方式参与电网需求响应,平台可通过给储能系统下发控制策略,调整充发电时间。平台在需求响应时间段调整可控负荷功率,停止给可中断负荷供电,并且可以根据企业可控负荷数据制定需求响应控制策略,实现一键响应。

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系统硬件设备
 

安科瑞具备能源互联网“云-边-端”的产品生态系统,终端设备包括智能网关、高低压配电综合保护和监测产品、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电能质量治理、分项计量、照明控制、新能源充电桩、电气消防类解决方案等,可以为企业微电网能效系统提供一站式服务能力。

电网

电网

电网

电网

结束语

从能源互联网概念提出,到泛在电力物联网兴盛一时,再到虚拟电厂走向火爆,能源领域亟需更进一步的数智化发展。如今,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虚拟电厂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随之企业侧的能源数字化也将迎来新一轮的高潮。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