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隆科技汽车轻量化结构件技术升级之路

描述

轻量化是汽车行业的潮流,保隆科技轻量化结构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展开了持续的技术攻坚战与自主创新,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市场领先地位。

工艺创新,突破技术瓶颈         

2021年,在市场环境急剧下行、整体行业面临着严峻考验的背景下,保隆科技汽车结构件业务克服诸多困难,逆势而上,创造发货总量新高!面对成绩,我们选择继续攀登,并同步提出“提质增效计划”,继续坚持产品快速迭代,同时从细节之处入手,以精益的思想设计,提升硬件资源利用率,控制整体成本。

2022年结构件产品突破了一个个技术瓶颈。我们在优化工艺设计、优化模具设计、提升材料利用率、控制中间工序零件质量、优化工装、检具设计、优化检测方式、建立持续优化设计标准等方面不断深挖,着手汇总现有的攻关类难题,针对全年80%问题点进行改善。

首先在弯管工艺中,极易出现束管夹松动后前移,导致弯管产品首、末端长度尺寸超差,后工序成型开裂、起皱等不良。此类问题属于弯管工艺的顽疾,始终无法对症下药彻底解决。在一次技术分享大会上,在一场头脑风暴中,我们找到了答案。原来问题的核心在于弯管模具结构设计,改变设计后,彻底消除了弯管过程中的松动现象,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弯管过程稳定性,也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

其次在预成型工艺之中,生产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崩坏破裂,往往损坏之后停机维修使时间长,维修成本巨大,影响生产交付,同时造成极大的浪费。模具工程师在现场反复观察,并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预成型合模时产品的变化。最终,对现有的预成型模具提出来多个方案进行验证。在数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情况下,优化预成型模具结构设计,提高模具强度,解决了现有预成型模具老大难的问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优化后的模具也经受时间的考验,得到了生产人员的肯定。

最后在成型工艺中,成型模具维修成本居高不下,周期也让人头疼不已。面对这个技术难题,我们组建了技术攻关小组,将现有的此类模具梳理分类,并针对问题进行分解,现场观察模具的生产加工状态,每一次加工完成,工程师都现场观察分析状态……在数百次的观察、统计与分析之后,终以守得云开见月明!我们尝试着从优化结构、改用材料等方面着手,终于成功解决了维修工时长、成本高的问题,既提升了备件的使用寿命,也降低了备件加工费用,更换备件费用仅为原先的10%。在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模具的维修成本,从源头降低了浪费。

技术攻坚,实现产线自动化         

2022年,结构件车间迎来自动化生产的春风。在生产过程中,因产品单件重量达15KG,员工承受着高强度作业,生产自动化势在必行。以YL102专线为例,人员的实际效率只有标准效率的65%左右。当公司开展自动化改造时,YL102线的现有产品工艺成了实现自动道路上的一座大山。产品的初始设计需要二次成型之后方可切割,才能最大程度保证了产品质量。而从现场实际生产出发,二次成型无法实现设备连续生产。原有的一切仿佛都是合理的,反而是自动化改造是错误的。

没有问题则其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跳出舒适圈,技术小组立刻分解YL102专线推行中遇到的问题,率先大胆提出合并成型工艺方案,将二次成型合并压缩成一次成型完成,从而使得实际生产过程中实现流线化自动化生产。

2022年4月,在自动化评审大会上,这一方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然而,方案落实的难度巨大:内高压成型的核心技术一直都由国外垄断,没有可以借鉴的案例。技术专项小组解剖分析了二副成型模具,经过CAE分析和现场实际验证,改造优化成型模具型腔,不断调增设备压力值。为了得到最真实的数据,工程师们一件一件地尝试,模具工程师冒着酷热高温在现场校验。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有些同事信心动摇了,怀疑一开始这个方向有问题的。有人质疑,形变量如此之大,一次成型无法确保产品质量,二次成型更加妥当。这就完全否定了之前的努力,让大家陷入了迷茫,到底可行不可行?

“搞技术的就要去创造技术!”技术人员分析现有的数据,先解决80%的问题点,再解决20%的问题点,分层逐步深入,将问题逐个突破,一口气吃不下那就细嚼慢咽。大家再次打起精神迎难而上,经过长时间的验证分析,通过优化改善模具,最终将二次成型合并成为一次成型,为自动化道路扫清了障碍。历经2个月改善,迎来丰收时刻。当机械手臂灵活顺畅地流线生产时,大家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YL102线UPPH提升了200%,线体CPI符合90%以上,SMED时间下降40%。产品成本下降30%,实际产出提升30%。

研发管理,技术知识体系         

研发创新,离不开技术知识积累。如果没有体系,多年积累的丰厚知识的利用率将会很低。据此,我们开始建立技术知识体系。开展材料、工艺、模具、检具等专业知识学习、分享,将分散知识体系化,全面提升开发质量,控制开发风险。

技术开发体系 = 标准+α

在体系文件中,存在数十条设计规范文件,文件无类别,多数情况之下设计人员应用程度不高。通过实际的经验以及设计标准化的方向,集思广益,建设技术开发体系,对现有的规范类文件细分为三大主模块、七个设计标准模块,将设计文件细致化。并安排内部技术分享与课题研究,每月定期进行头脑风暴,从而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相关技术,避免设计上走弯路。

细化技术管理—项目开发文件管理

技术文件属于公司机密,但在日常的标准文件归类上,往往出现很多版本,客户审核资料类型也是五花八门。针对以往的各类文件开发资料不规范、过程不完整、文件格式不统一等问题,技术部率先梳理。文件整理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问题只是一把锁,关键是找到合适的钥匙。首先制定了目标,对文件内容、上传时间、文件格式、文件命名等详细规定,有计划进行调整更新不符合文件。项目开发资料完成后方可闭环,从程序上杜绝文件资料残缺不全现象。最后统一文件格式,类似的不同项目具有完全相同的文件树。从根源上规范规整项目开发资料,实现开发阶段的标准化,从而在提升了整体设计水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