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哥推出首个RISC-V AI平台,玄铁产品线走向AI化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周凯扬)随着RISC-V中国峰会圆满落幕,各大RISC-V公司也都基本将新品端了出来,也公开了不少新情报。其中不乏国内优秀的RISC-V IP厂商,比如平头哥就发布了首个RISC-V AI平台,同时给玄铁这一RISC-V处理器产品线带来了全新的升级。
 
玄铁内核全面升级
 
峰会上,平头哥表示AI正在成为RISC-V的新机遇,玄铁处理器产品线也将针对AI迎来全新升级。比如C920首次加入了Vector 1.0,C907将实现Matrix扩展,后者执行GEMM计算相较Vector方案可提速15倍。与之同时更新的还有自研一站式AI部署套件HHB,平头哥表示该套件在典型神经网络上的性能比第三方工具平均提升88%,而且还增加了对运行Transformer、Tensorflow、Pytorch等170多个主流框架AI模型的支持。
 
其实早在成立后不久,平头哥就展现了他们对RISC-V AI开发的重视。比如去年,在MLPerf Tiny Inference v0.7榜单上,平头哥就凭借C906成功登顶。MLPerf Tiny Inference是由MLCommon开发的一套推理性能榜单,专门用于测量训练神经网络在极低功耗设备上处理新数据的效率,同时也提供了可选的功耗测试。
 
主要测试项目包括关键词检测、视觉唤醒、图像识别和异常检测等,均为与麦克风和摄像头常见的视觉与音频AI应用。玄铁C906作为一个64位的高性能处理器,采用了5到8级流水线的设计,同时配备了128位的向量运算单元。且彼时的玄铁C906是按照矢量扩展v0.7.1规范设计的,如今矢量扩展已经推出了1.0正式版。
 
首个RISC-V AI平台
 
早在2019年,平头哥就推出了“无剑”这个一站式芯片设计平台,供芯片设计企业“铸剑”。无剑设计平台中,除了玄铁处理器这个基于RISC-V架构的大脑,还有GPU、视频编解码、IP、音频编解码、NNU等部分。只不过当时的RISC-V处理器并非AI计算的主力,主要负责一些通用计算和控制工作。这之后,平头哥又推出了无剑600 SoC平台,基于该平台打造出了曳影1520这一多模态AI处理器SoC原型。
 
可随着Vector矢量和Matrix矩阵扩展的加入,越来越多的RISC-V处理器有了更高的AI算力,比如上面提到的C920、C907,以及之前的C910和C906等。正是基于这些处理器加上自研的一站式AI部署套件HHB,平头哥在峰会上正式发布了首个面向多媒体AI增强场景的RISC-V全栈软硬件平台,专注于多媒体的AI处理,比如检测、分类、跟踪和超分等。
 
写在最后
 
从硬件布局到软件开发,平头哥经过这么多年的耕耘,打造出了一个专用的RISC-V AI平台,虽然这并非GPT之类的复杂AI计算场景,但却与平头哥的诸多生态合作伙伴定位一致。未来除了基于玄铁芯片的安卓项目外,这类AI多媒体处理也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等应用中去,甚至也能在云端为多媒体处理加速。纵观目前RISC-V开发社区的不少开发板,也普遍是基于玄铁内核的芯片打造,相信随着这些更新的推出,也会有更多面向AI应用的开发板面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