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高端显示趋势——Micro LED

LEDs

362人已加入

描述

Micro LED技术是未来高端显示领域的重要趋势,虽然面临LCD和OLED等主流技术的竞争,但在投影显示和大屏、超大屏方面具有优势。三星已经在探索性研究中取得了进展,并计划在未来全面部署Micro LED技术。中国在显示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就,但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显示强国,仍需在源头创新技术方面加强研究。

平板显示技术经历了四个时代,从第一代开始发展到现在的LCD和OLED主流技术,包括折叠屏和全面屏。MicroLED和MiniLED是G2和G3时代的关键技术,正在研究中。

1.平板显示技术经历了四个时代。第一代技术最早由欧美发明和生产,后来被日本和韩国超越。第二代技术以LCD为主导,第三代技术则是OLED。现在已经出现了折叠屏和全面屏等新技术。

2.第一代平板显示技术最早由欧美发明和生产,后来被日本和韩国超越。英国首先生产,然后德国、美国等国家也开始生产。但是,日本和韩国的技术更加先进,最终超越了欧美。

3.第二代平板显示技术以LCD为主导。LCD是一种液晶显示技术,具有低功耗、高分辨率等优点。现在,LCD已经成为主流技术,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等领域。

4.第三代平板显示技术是OLED。OLED是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具有高对比度、快速响应等优点。OLED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包括手机、电视等领域。

5.折叠屏是一种新技术,可以将手机或平板电脑折叠成更小的尺寸。折叠屏技术的核心是柔性显示技术,可以实现屏幕的弯曲和折叠。目前,折叠屏已经应用于一些手机和平板电脑上。

6.全面屏是一种新技术,可以实现屏幕的边框几乎消失,从而实现更大的显示面积。全面屏技术的核心是屏幕的切割和拼接技术,可以实现屏幕的无缝拼接。目前,全面屏已经应用于一些手机和电视上。

7.Micro LED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亮度和更低的功耗。Micro LED的核心是微小的LED芯片,可以实现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目前,Micro LED正在研究中,有望成为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

8.Mini LED是一种新型的背光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亮度和更低的功耗。Mini LED的核心是微小的LED芯片,可以实现更细腻的色彩和更高的对比度。目前,Mini LED正在研究中,有望成为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

Micro LED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包括芯片和显示端,需要克服许多问题。虽然不是全新技术,但产业化的爬坡周期较短。巨量转移技术还不成熟,驱动芯片外延拼接和模组技术也需要关注。Micro LED面临LCD和OLED的竞争压力,但在超越常规显示方面可能有用途。

1.Micro LED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科技部在十三五和十四五部署了相关计划,广东省也有“璀璨计划”进行MicroLED舞台装备的研发。

2.Micro LED需要衬底玻璃、驱动、巨量转移等特征,分为芯片和显示端。衬底外延是核心知识,显示端有驱动3D、4G的触控交互、微系统、图像处理模组等问题需要克服。

3.Micro LED的巨量转移技术是连接芯片和显示端的关键,包括健合、检测和修复。检测技术非常困难,需要进一步研究。

4.Micro LED不是全新技术,是从传统LED到Mini LED再到Micro LED,只是尺寸进入微米量级。发光原理和材料没有变化,但器件小修小补和功率装备有些差异。

5.Micro LED的产业化爬坡周期较短,不像OLED需要十年时间。巨量转移技术还不成熟,驱动芯片外延拼接和模组技术也需要关注。

6.Micro LED面临LCD和OLED的竞争压力,尤其在手机显示器和电视机领域。在超越常规显示方面可能有用途,但OLED是最大的竞争对手,LCD在异型、透明方面困难。

7.Micro LED的技术成熟度不高,巨量转移技术和驱动芯片外延拼接是基础技术,模组技术需要重点关注。

8.Micro LED在超越常规显示方面可能有用途,如AR、腕表等。LCD和OLED是竞争对手,但Micro LED的产业化爬坡周期较短。

Micro LED在投影显示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特别是在低温、高温、AR和超大屏等方面。然而,Micro LED仍面临技术路线、驱动和应用IC等问题。元宇宙可能是Micro LED发展的契机,但需要满足高要求

1.Micro LED在建设、航天航空等领域应用量可能较少,但在低温、高温等方面具有潜力。MicroLED的应用场景需要进一步拓展。

2.Micro LED与LCD和OLED竞争,但在绿色领域等新开拓领域中有机会。LCD在笔记本电脑领域找到了应用场景,Micro LED也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应用场景。

3.技术进步需要独特产品,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LCD在笔记本电脑领域找到了应用场景,Micro LED也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应用场景。

4.Micro LED在车载、超大屏、透明屏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但在集成传感器等多种功能方面可能面临困难。

5.Micro LED在AR方面具有优势,可以做到比LCD和OLED更细。

6.Micro LED在车载领域具有应用潜力,但需要解决高低温问题。

7.Micro LED在元宇宙中具有应用潜力,但需要满足高要求,如分辨率、光效、响应速度、健康等方面。

MicroLED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亮度、发光效率、功耗等问题。未来MicroLED将进入亚微米时代,需要解决驱动和转移等技术难题。纳米发光显示可以通过自组装等方式实现超大屏幕,但仍需克服诸多问题。

1.Micro LED的优点往往是预期,如高亮度、高发光效率、低功耗等,但目前实际情况并非如此。MicroLED的整机功耗大,容易发热,且空气温度高会导致效率急剧下降。

2.Micro LED未来将进入亚微米时代,以满足AR、MR、XR等应用的需求。要实现2K以上的现实容量,分辨率必须达到8K、16K甚至32K。然而,进入亚微米后驱动和转移等技术难题将愈加严峻。

3.3D显示需要高分辨率,目前科技部的项目要求16K的屏幕,甚至可能需要32K的屏幕。但驱动和转移等技术难题仍需克服,否则无法实现3D显示。

4.只要屏幕尺寸在1英寸以下,无论是2K还是32K,基本上都会进入亚微米时代。AR等应用目前很少有2K的屏幕,因为屏幕尺寸较大,而小尺寸的屏幕则需要进入亚微米。

5.进入亚微米后,驱动和转移等技术难题将愈加严峻。驱动不再是电位驱动,而是电传驱动,需要克服微小尺寸带来的重大改变。

6.纳米发光显示可以通过自组装等方式实现超大屏幕,不需要巨量转移。三星等公司已经开始使用纳米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

7.纳米发光显示仍需克服许多问题,如喷墨打印、蒸镀、曝光等技术难题。此外,纳米发光显示需要解决电机连接等问题。

8.Micro LED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未来仍有许多发展机遇。进入亚微米时代后,驱动和转移等技术难题将愈加严峻,但纳米发光显示等新技术也将为Micro LED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期间,科技部探索性研究了LED项目,由三安光电牵头。现在LED的均匀性和效率都有很大提高,但红光效率仍需改进。Micro LED在十四五期间全面部署,其中芯片和显示是主要项目。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领先于国外,发布了22条指南,其中Micro LED显示方面有4条,还有两个纳米发光显示的项目。工艺水平也有很大进步,已经做出了10寸和31寸的样品,规格符合2030的规格。

1.科技部在十三五期间对LED作为探索性研究列了一个项目,由三安光电来牵头。现在LED的均匀性和效率都有很大提高,但红光效率仍需改进。考虑到特殊原因,可能要小电流密度进入。

2.通过特殊的衬边的结构,可以把效率从6点几提高到8点几。脉宽调制也可以提高效率,没有什么小电路密度的问题。红光效率还差很多,需要进一步提高,可能到百分之十五会好一些。

3.单个凸点都要到4微米,所以就算后面健合尺寸再小,用这种方式来健合都不行。除非材料跟工艺要彻底的进行变化,然后做出很好的样机。这个项目还没有结束,因为探索性项目近两年做完,今年要进行结束。

4.十四五期间,Micro LED全面部署,其中芯片和显示是主要项目。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领先于国外,发布了22条指南,其中Micro LED显示方面有4条,还有两个纳米发光显示的项目。我们也怕说全面部署的话后面还有什么项目可以做。

5.今年指南发布了22条,到底立项几个不知道,其中Micro LED显示方面有4条,包括AR的,投影的,柔性的,还有个项目比较小,是驱动的研究。

6.除了Micro LED,还有两个纳米发光显示的项目。其中一个是比较小的项目,可以做一些研究。外延精益性、波长精益性、波长到0.24μm,这个是0.529μm,0.142μm,都已经进一步的提高。发光效率也提高了4%左右。

7.其他的工艺水平也有很大进步,已经做出了10寸和31寸的样品,规格符合2030的规格。

8.LED和Micro LED的研究仍在进行中,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领先于国外,发布了22条指南,其中Micro LED显示方面有4条,还有两个纳米发光显示的项目。工艺水平也有很大进步,已经做出了10寸和31寸的样品,规格符合2030的规格。

广东省规划了五台设备来支持Micro LED的检测、修复、晶圆机、转移和面板机。国家规划支持材料产业国产化率提高,但装备仍被日本和韩国控制。中国的显示产业将处于核心位置,未来能引领发展。Micro LED有机会实现这个目标,因为市场和资金都有保障。

1.广东省规划了五台设备来支持Micro LED的整个流程,包括检测、修复、晶圆机、转移和面板机。这五套装备将有助于提高Micro LED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2.国家在过去的五年规划中主要支持材料产业的国产化率提高。现在,核心产业的国产化率已经大幅提升。LCD的一半材料可以国产化,OLED的接近1/4以上可以国产化。但是装备仍被日本和韩国控制。

3.中国的显示产业将处于核心位置。LCD的产量已经是全球第一,OLED的产能也是全球第一。未来,中国的显示产业将引领发展,从国际领先水平到源头创新技术。

4.在十五期间,中国提出了显示强国的规划。这个规划包括CRT和LCD的控制价格和进入千家万户。现在,中国的显示产业已经处于非常高的位置。

5.制造业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未来五年或十年,制造业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制造业,就没有饭碗。

6.Micro LED有机会实现中国的显示产业处于核心位置的目标。现在,市场和资金都有保障。投资Micro LED是中等资产的投入,一条生产线总比OLED、LCD一条产线要低很多。

7.国家在过去的五年规划中主要支持材料产业的国产化率提高。现在,核心产业的国产化率已经大幅提升。LCD的一半材料可以国产化,OLED的接近1/4以上可以国产化。但是装备仍被日本和韩国控制。

8.中国的显示产业将引领发展,从国际领先水平到源头创新技术。未来,中国的显示产业将处于核心位置。Micro LED有机会实现这个目标,因为市场和资金都有保障。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