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调整率和电压源内阻简析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当使用直流电源,如发动机、电池或如图1所示的电源时,对于连接到电源上的恰当电阻负载,最初我认为都能得到所需要的电压。

换句话说,不管所连接的是何种用途的负载,如果电池标为1.5V 或者可调电源被设定为20V,我认为电源都能提供所期望的电压。

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例如,如果我们用实验室直流电源给1kΩ负载供电,在电阻上很容易得到 20V的电压。

但是,如果换成100Ω电阻,并且没有改动电源上的控制部分,可能发现电压降至19.14V,换成68Ω电阻时,降至18.72V。

由此发现,我们所用的负载会影响电源两端的电压。事实上,这个例子指出,在设置电源的输出电压之前,一定要将负载(或电路)连到电源上。

负载电流

图 1

电压随着负载变化而变化的原因在于,每个现实中的电源都有内阻,它与理想电压源串联,如图1(b)所示。

内阻值大小与电源类型有关,并且总是存在的。现在,新生产的电源对负载的影响虽然越来越不敏感,但这个内阻或负载对电压的影响依然存在。

使用图2有助于解释负载电阻影响电源电压的原因。由于电源有内阻,如果使1kΩ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0V,那么内部理想电源的电压需设为 20.1V,如图2(a) 所示内阻将产生0.1V的电压。依据负载和欧姆定律可以确定电路电流,即I L =V L /R L =20V/1kΩ=20mA,电流相对较小。

负载电流

图2:负载变化对电源两端电压的影响

在图2中,电源的所有设置保持不变,只是用100Ω负载替代1kΩ负载,电流变为IL=E/RT=20.1V/105Ω=191.43mA,输出电压为VL=ILR=19.14V,下降了0.86V。在图2(c)中。负载改为68Ω,电流大幅度增加到275.34mA,而电压仅为18.72V,比期望值少了1.28V。因此说,电源输出电流越大,两端电压下降就越多。

如果电流在0-275.34mA之间变化,我们得到如图3所示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有趣的是,随着电流需求的增加,电压是一条持续下降的直线。特别注意的是,在空载情况下,电流为0,输出电压等于内部理想电源电压20.1V。

负载电流

图3:图2中电源输出电压VL和电流IL的关系

这条直线的斜率定义为电源的内阻,即:

负载电流

(1)

对图3来说,内阻是:

负载电流

(2)

对于任何类型的电源,它的输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都是特别重要的,如图4(a)所示。注意,空载(NL)情况下输出电压最大,如图4(b)所示。满负载(FL,指电源可以持续提供的最大电流)时,输出电压小于空载电压,如图4(c)所示

负载电流

图4:电压源的空载和满载特性

为了比较,图5画出了理想电压源和它的特性曲线。注意,由于理想电压源不含内阻,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表明输出电压与负载无关,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当比较图5和图4(a)的曲线,发现坡度越陡,电源电压对负载的变化越敏感。事实上也可以这样说,电压源内阻越大,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加,电压下降就越多。

负载电流

图5:理想电压源和它的外特性

为了帮助我们能够预计电源的输出电压,定义一参数,称为电压调整率(缩写为VR在说明书上经常称为负载调整率)。按图4(a)中的符号,写成公式就是:

负载电流

(3)

对于上面所提到的电源,空载时电压为20.1V,满载时电压为 18.72V,电流为275.34mA,电压调整率为:

负载电流

(4)

这个数值较高,说明该电源对负载非常敏感。大多数商用电源的调整率小于1%,而0.01%的电源是很典型的。

例.

a.已知图6所示的特性曲线,确定电源的电压调整率。

b.确定电源的内阻。

c.画出电源等效电路。

负载电流

图6

解:

a.解答如下

负载电流

b.解答如下

负载电流

c.等效电路如图7所示

负载电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