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串逆变器需要ANPC 3L拓扑吗?它是最佳选择吗?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首先给出标题的答案:未必。

ANPC 3L,英文全称叫Active Neutral Point Clamped Three Level;中文全称叫有源中性点钳位三电平。这个拓扑是在经典的NPC 3L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即在NPC拓扑中的钳位二极管D5和D6上分别并联一个主动开关器件T5和T6,如图1所示。

近期,该拓扑在1500V光伏组串逆变器上引起了较多的关注,个别逆变器厂商已将其产品化。那么,这个拓扑的优势是什么?它是1500V光伏组串逆变器的最佳选择吗?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PWM控制

图1 NPC和ANPC拓扑

ANPC的优势

ANPC拓扑由于在钳位回路上增加了两个主动开关器件T5和T6,使其在零电位的电流通路由NPC拓扑的单一通路变为两条可选择的通路,如图2所示(以电流流出逆变器为例)。

PWM控制

图2 零电位电流通路(电流流出)

正是由于这两条零电位电流通路的存在,使得ANPC的PWM控制方法变得更加灵活。

采用高频/低频(HF/LF)的控制方式,可使得T1/D1,T4/D4,T5/D5,T6/D6工作在开关频率;而T2/D2,T3/D3工作在基波频率。

采用低频/高频(LF/HF)的控制方式,可使得T1/D1,T4/D4,T5/D5,T6/D6工作在基波频率;而T2/D2,T3/D3工作在开关频率。

优势1:器件损耗更加平衡

NPC 3L存在开关器件损耗不平衡的问题。以逆变工况为例(功率因数为1),T1管在电压、电流正半周内一直存在高占空比的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而T2管只存在连续导通损耗,这就导致T1管的损耗比T2管的大。

假设功率模块在设计时各开关器件的热均衡度较好,即T1管和T2管有相同的热阻,那么T1管的结温会明显高于T2管,这也就限制了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和功率的能力。

实际上,当年德国学者Thomas **Brückner****在2000年初提出ANPC拓扑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要解决NPC损耗不平衡的问题 。**上文已经提到,ANPC存在高频/低频(HF/LF)和低频/高频(LF/HF)两种控制方式。以逆变工况为例,高频/低频(HF/LF)控制方式下,T1管的损耗最大,对应的结温也最高(和NPC的情况一致);

而在低频/高频(LF/HF)控制方式下,T1管处于连续导通状态,不存在开关损耗,但T2管存在高占空比的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这样最高的损耗就会转移到T2管上,其结温也最高。

Thomas Brückner当年的思路是通过器件的结温模型实时分析各器件的结温,再经过结温判断逻辑来切换两种控制方法,从而最大程度上平衡各器件的结温,使得逆变器能输出更大的电流和功率。

但这种思路存在控制复杂、软件计算量大的问题,同时ANPC要多使用两个主动开关器件(对应的驱动也多两个),因此,当年ANPC拓扑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兴趣,只有ABB公司在其少部分中压变频产品上将其产品化 。

今天,ANPC拓扑又重出江湖,出现在光伏组串逆变器的应用中。 然而,损耗平衡的优势并不是光伏组串逆变使用ANPC的主要原因。 随着IGBT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芯片也陆续被开发出来,如针对1500V光伏组串逆变器市场,英飞凌基于最新Micro-Pattern Trench (MPT)晶圆设计开发了950V S7、L7芯片 。

这些芯片有着不同的导通和开关特性,能更好地配合ANPC 3L拓扑对不同位置芯片特性的要求,从而可以降低逆变器的损耗、提高效率,这就是光伏组串逆变使用ANPC的主要原因。

优势2:全工况短换流回路

对于NPC拓扑,在零电位时电流流出有一条通路,电流流进是另外一条通路,这就会导致电流换流回路的大小不一致,有短换流回路和长换流回路两种。以逆变工况为例,在正阻态负载情况下(即功率因数为1),换流发生在T1和D5之间,如图3左图所示,为短换流回路。

但对于功率因数不为1的情况下,如光伏逆变器通常会有功率因数0.8(超前和滞后)的要求,这时就会出现一定的无功功率。以电压为正,电流为负为例,换流发生在D1,D2,T3,D6之间,如图3右图所示,形成长换流回路。

PWM控制

图3 NPC拓扑换流回路

而对于ANPC拓扑,在零电位时电流流出有两条通路,电流流进也有两条通路,利用这个电流通路的冗余性, 采用高频/低频(HF/LF)的控制方式,可以把所有的换流都控制为短换流回路。 比如,功率因素为1的情况下,换流发生在T1和D5之间,对应图4左图,为短换流回路。在需要无功功率的情况下,换流发生在D1和T5之间,对应图4右图,同样为短换流回路。

PWM控制

图4 ANPC拓扑换流回路

那么短换流回路有什么好处?

好处1:降低过压风险

在NPC 3L设计时,想必很多工程师都碰到过内管T2/T3过压的烦恼,这正是因为在无功或负阻性(功率因数为-1)负载下NPC拓扑无法避免长换流回路,导致回路寄生电感较大,回路中的开关器件在关断时产生较大的电压尖峰。

当然我们的工程师都已经练就了一身好本领来处理这个过压问题。常规招式就是增大关断电阻,或者采用电压有源钳位;一些非常规招式包括但不限于驱动分级关断,过压吸收电路。但这些招式的背后都会或多或少付出一些负面代价。

好处2:减小开关损耗

相同的芯片在不同的开关回路中其开关特性和损耗是不一样的。 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我们之前的一篇文章《寄生电感对IGBT特性的影响》中已有详细的分析。结论是寄生电感小的回路可以通过优化门极电阻提高开关速度,从而降低开关损耗。

优势3:全功率因素范围内效率更高

对于NPC拓扑,在逆变工况下(功率因数为1),承载电流的开关器件T1/T4(俗称外管)以开关频率工作;而T2/T3(俗称内管)以基波频率工作。这种工况下,为了降低开关器件的损耗,外管可选择低开关损耗的芯片,如前面提到的950V S7芯片;

内管可选择低导通损耗的芯片,如950V L7芯片。但在整流工况下(功率因数为-1),这个情况就会发生变化,T1/T4管只存在开关动作,但不承载电流;而承载电流的T2/T3管以开关频率在工作,应该选择低开关损耗的S7芯片。这种矛盾就会导致NPC拓扑T2/T3管无法采用一种芯片来满足不同工况下高效的要求。

但对于ANPC拓扑,无论是逆变还是整流工况,都可以采用高频/低频(HF/LF)的控制方式,将外管器件(包括T5/T6)控制在开关频率工作,而将内管控制在基波频率工作。 因此各开关器件可以选择一种固定特性的芯片:外管选低开关损耗的S7芯片;内管选为低导通损耗的L7芯片,来保持整个功率因素范围内的高效运行。

当然,对于ANPC拓扑,也可以采用低频/高频(LF/HF)的控制方式,将外管控制在基波频率工作,而将内管控制在开关频率工作。这种控制方式下,所有的换流回路都是长换流。因此比较适合功率相对较小,而开关频率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内管可采用SiC MOSFET**。**

ANPC是光伏组串逆变器的最佳选择吗?

前面我们从拓扑角度讲了ANPC的三个主要优势。那么这些优势都能体现在光伏组串逆变器的应用中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光伏组串逆变器的一些应用要求:

要求1:高效发电

将光伏电池板转化的电能高效输入电网是光伏逆变器最主要的任务。这里的关键词是高效和发电,翻译成对逆变器的需求就是低损耗和逆变工况。前面已经提到,逆变工况可以粗略认为是功率因素为1的工况。在这种单一工况下,NPC拓扑也没有长换流回路,同时芯片特性也可根据单一的逆变工况进行优化,所以ANPC能做到的,NPC也能做到。

要求2:功率因数可调范围

光伏逆变器通常对功率因素有0.8超前~0.8滞后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NPC的长换流回路就无法避免。长换流回路发生在图5区域1和区域3,即电压和电流反向的区域。但在这两个区域内,电流的最大值只有额定电流的60%,因此NPC长换流回来带来的过压风险大、开关损耗高的劣势也会得到弱化,只能说略差于ANPC拓扑。

PWM控制

图5 功率因素0.8时电压、电流相位关系

要求3:低电压穿越能力

低电压穿越(LVRT)是对接入公共电网光伏逆变器的强制要求,要求在电网发生短时电压跌落故障时逆变器不能脱网,同时具备满发额定电流的无功来支撑电网电压的快速恢复,其电压、电流幅值及相位关系如图6所示。

PWM控制

图6 低电压穿越时电压、电流相位关系

从图6中可以看出低电压穿越情况下存在两个恶劣的工况:

恶劣工况1: 在区域1和区域3中电压、电流反向,同时最大电流发生在电压最低时(对应调制度为0)。对应到拓扑上,即:

对于NPC拓扑而言,存在长换流回路,而且内管T2/T3需要关断额定电流,这就存在器件过压的风险。同时,一个调制周期内器件导通的时间发生了变化,T2/T3需要长时间导通和开关额定电流,这就导致内管损耗很大,结温很高,测试中需重点关注。

对于ANPC拓扑而言,高频/低频(HF/LF)控制方式下,不存在长换流回路,也就不要过多考虑器件过压风险。但由于一个调制周期内器件导通的时间发生了变化,T5/T6管需要长时间导通和开关额定电流,其损耗和结温都很高。因此光伏应用中ANPC拓扑不能对T5/T6管的芯片电流降额。

恶劣工况2: 在区域2和区域4中电压、电流同向,同时最大电流发生在电压最低时(对应调制度为0)。对应到拓扑上,即:

对于NPC和ANPC都会存在钳位二极管D5/D6管在一个调制周期内需要长时间导通和开关(反向恢复)额定电流,其损耗和结温都很高,在测试中也应该予以关注。

要求4:夜间SVG功能

为了充分利用光伏逆变器的硬件电路,现在一些厂家也提供逆变器的一项辅助功能,在夜间逆变器不发电的时候,将其当作无功补偿装置SVG使用,其对应的电压、电流幅值及相位关系如图7所示,图中假定最大无功电流为额定电流的60%。

PWM控制

图7 SVG工况下电压、电流相位关系

对于NPC和ANPC拓扑,上面LVRT中提到的问题同样会存在SVG运行工况中,只不过SVG工况中调制电压为正常电网电压(调制度接近1),同时作为辅助功能,一般不需要额定电流满发无功,所以其面临的恶劣工况不会高于LVRT。

但是SVG是一个连续运行的工况,从损耗或效率角度,NPC会差于ANPC拓扑,原因在于NPC优化了逆变工况下的芯片特性,就无法同时优化无功负载下的特性。

以上是从功能和性能方面对NPC和ANPC两种拓扑做了对比分析。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成本

相比于NPC,ANPC拓扑要多使用两个主动开关器件,同时多出两路驱动和控制电路,其硬件成本会高于NPC拓扑。

可靠性

同样,开关器件数量越多,面临的失效点也会增多。可靠性上ANPC应该略差。

芯片电流能力

在相同的模块封装中,放置芯片的DBC的面积是一定的。ANPC拓扑多出两个主动开关器件的同时,也会多出4个门极驱动辅助端子,这些都会占用DBC的面积,因此相同封装下,ANPC芯片电流能力会低于NPC。

控制复杂性

ANPC有6个主动开关器件,相对于NPC多出2个,其控制的复杂性也会增加,同时在短路保护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

综上,对光伏组串逆变器应用中NPC和ANPC拓扑的优劣势对比如下:

PWM控制

最后,回到这篇文章的标题:光伏组串逆变器需要ANPC拓扑吗?答案是未必。因为无论从实用性还是性价比,NPC拓扑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