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阻抗控制实现规律

描述

  从力与运动的角度,阻抗控制实现规律可以总结如下:

  1. 力与位移关系:阻抗控制通过建立力与位移之间的关系来实现控制。

  这种关系可以使用弹簧-阻尼系统来描述,其中弹簧表示机器人的刚度,阻尼表示机器人的阻尼特性。根据该关系,当外部施加力对机器人产生作用时,机器人的位移会相应改变。

  2. 阻抗参数调节:阻抗控制通过调节阻抗参数来控制机器人对外部力的响应。

  阻抗参数包括刚度、阻尼和质量等,通过调节这些参数的值,可以实现对外部力的不同响应特性。例如,增加刚度可以使机器人对外部力更加刚性地响应,而增加阻尼可以使机器人对外部力的消散更快。

  3. 力控制模式:阻抗控制可以实现力控制模式。在力控制模式下,机器人会根据外部施加的力来调整自身的位移,以实现对外部力的精确控制。这种控制模式广泛应用于力导引、物体抓握和与人类操作者的协作等任务中。

  4. 运动控制模式:除了力控制模式,阻抗控制还可以实现运动控制模式。在运动控制模式下,机器人会根据期望的位移来调整自身的力响应,以实现对运动的控制。

  这种控制模式在需要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或位置时非常有用。

  5. 力与位移反馈:阻抗控制通常使用力与位移的反馈信息来实现控制。

  通过实时测量外部施加的力和机器人的位移,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阻抗参数和控制策略来计算出合适的控制指令,以调整机器人的力响应和位移。

  总体而言,阻抗控制通过建立力与位移之间的关系,调节阻抗参数以及使用力与位移反馈来实现对外部力和运动的控制。这种控制方法在机器人操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实现精准的力控制和与环境的交互,为实现柔性、精准和协作性的机器人操作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